2022年,雙碳、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數字化將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改變中國車市。作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建議,延續新能源汽車補貼一至兩年,簡化前期補貼領取手續;完善法規,加速智能駕駛發展;加快推動汽車晶片產業鏈發展,推動產業發展。與此同時,他還建議,充分發揮生態林價值,以林業碳匯助力鄉村振興。
曾慶洪
延續新能源汽車補貼一至兩年
據統計,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攀升到13.4%,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曾慶洪提出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建議。一是延續國家補貼一至兩年、簡化前期補貼領取手續、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二是建議國家層面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進行一定調整,以達到「提振消費、鼓勵建設」的目的;三是儘快完善其他激勵政策,以確保新能源汽車補貼完全停止後市場有效、持續發展,完成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十四五」規劃目標。
同時,為滿足消費者的綠色出行需求,廣汽集團還在加大力度促進節能車的普及。其中,廣汽傳祺將在混動領域全面發力,推動混動新車的落地。
明確「機器駕駛人」的定義
我國智能汽車產業發展迅猛,但智能駕駛相關法律法規目前仍存在較大空白,智能駕駛汽車上路缺乏法律依據;智能駕駛汽車交通事故的責任主體與傳統汽車有別,無法簡單套用法律上的「過錯責任」與「無過錯」原則,且因果關係難以確定。
有鑒於此,曾慶洪提出了關於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條和第76條的議案。一是建議增加並明確「機器駕駛人」的定義,有助於釐清交通事故的責任主體,也為未來我國智能駕駛汽車上路的合法性做好前瞻性的立法鋪墊;二是建議增加「智能駕駛汽車應當安裝關鍵數據存儲黑匣子或關鍵數據云端備份」的強制性規定,以確定交通事故發生時控制車輛的責任主體是駕駛人還是智能駕駛系統;三是在現行交通事故歸責的基礎上,增加由系統控制智能駕駛汽車時認定交通事故的有關法律規定,明確智能系統責任由生產者承擔。
以林業碳匯助力鄉村振興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我國在核心技術,產業鏈構建等方面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基礎。林業碳匯是世界公認的有效「碳吸收」手段,能夠在改善生態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
為此,曾慶洪提出充分發揮生態林價值,以林業碳匯助力鄉村振興。建議加快推進林業碳匯的落地,完善碳交易機制,打通全產業鏈銜接;同時加強配套政策支持,建立綠色收益分享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參與積極性。
建立汽車晶片應急儲備機制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缺芯」導致的全球汽車減產超1000萬輛。
為此,曾慶洪建議要加快推動我國汽車晶片產業鏈的發展,並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要保供穩供,建立晶片及重要原材料應急儲備機制;二是要穩定市場,加強執法監督力度;三是強化政策引導、加快汽車晶片整體產業鏈布局;四是強化節點攻關;五是強化應用牽引,加大支持力度和人才引進力度。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周偉力
圖/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鳳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51bd2a5336f88fd5c7c65ae5f047d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