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輝風波」後 傳音還有問題要回答

2024-09-18     北京商報

9月18日,傳音控股公告稱,財務負責人肖永輝已經解除留置。此前,公司於9月7日披露稱,公司財務負責人肖永輝被實施留置。相比「高管風波」,市場更在意傳音的增長能否持續,在業內觀點看來,發展中國家市場給傳音帶來足夠的空間,但對於產品的升級以及成本、規模間的平衡,傳音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肖永輝正常履職」

9月18日,記者就肖永輝相關消息,聯繫傳音控股採訪,對方公司表示:我司財務負責人肖永輝先生已被解除留置措施。目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情況正常,肖永輝先生已經能正常履職。

至於肖永輝此前為何被留置,傳音控股方面沒有給出答案,此前僅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機制,其他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均正常履職,肖永輝一事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肖永輝在傳音已工作十年之久,自2014年1月至今,其一直擔任公司財務負責人。在進入傳音之前,肖永輝曾在江西慶江化工廠、寧波波導股份有限公司任職,2023年,肖永輝在傳音領取稅前薪酬為385.56萬元。

不難看出,波導出身的肖永輝是傳音「老將」,畢竟傳音脫胎于波導手機。本世紀初,國內還是功能機的天下,波導手機曾一度超過摩托羅拉、諾基亞成為銷冠,2003年銷量突破1000萬部。2006年,傳音控股CEO竺兆江看準了非洲市場潛力,離開波導,自組公司向海外進軍,此後至今不斷發展壯大。

對於體量龐大的傳音而言,「高管風波」很難影響到公司經營。今年上半年,傳音控股實現營業收入345.58億元,同比增長38.07%;歸母凈利潤為28.52億元,同比增長35.7%。

從市占率來看,2024年上半年,傳音在非洲智能機市場占有率超過 40%,排名第一。在南亞市場,曾經在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均為第一,印度方面競爭比較激烈,但傳音也名列第七。

海外市場利與弊

蒸蒸日上的傳音手機讓市場寄予厚望,審視傳音手機時,實現增長已不足夠,投資者更關注公司的增長速率。

從最新數據看,傳音控股的勢頭略有減弱,二季度增收不增利,實現營業收入約171.15億元,同比增長約8.6%,歸母凈利潤約12.26億元,同比減少約22.3%。2024年上半年,公司總體銷售毛利率為21.53%,同比下滑12.28%。

公司的現金流也成為市場擔憂之處,在投資者活動中,傳音控股被問到「半年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金額為何為負」?公司方面表示,主要因為銷售款和採購款收支存在錯位,銷售端以預收款為主,而採購端有一定帳期,上半年到期的採購款較大,付款同比增長較多。

在產品策略上,傳音似乎也和同行「逆向而行」。尤其當各個品牌都在努力實現高端化,傳音能否長期依賴平價產品,成為人們的疑問。

對此,傳音控股向市場表示,公司也在積極拓展非洲以外消費水平更高的市場,平均零售價格有所提高。而且產品定價也會因原材料漲價有所提升,公司儘量在規模和利潤上取得平衡,尋求健康可持續發展,而不是一味追求規模。

成本問題對傳音而言十分重要,因為公司的生產模式是產能在國內、產品在海外,運輸成本不容小覷,傳音也積極在海外建設工廠,但還是離不開國內完善的供應鏈,海外只是一些配套工作,而且因為物料運輸、貨物清關等原因,海外工廠運營效率相對較低。

對於傳音控股未來的發展,業內專家態度謹慎而樂觀。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稱,實際上,現在傳音已經走出功能機時代,智能機成為重點,面對遊戲、AI、摺疊屏等發展方向,傳音也一直緊跟,沒有掉隊。只不過與「華米榮OV」相比,傳音手機性價比處於劣勢,難以參與國內市場鏖戰。未來其經營策略,還是依託國內的完善產能,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完成手機的更新換代。

北京商報記者陶鳳王柱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4dd6adb10e34c5cbc036f2ea86e7ef1.html














「法巴」魅影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