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細節漏洞讓《懸崖之上》成為張藝謀平均水準之下的電影

2023-03-05     小新娛樂趣聞

原標題:五大細節漏洞讓《懸崖之上》成為張藝謀平均水準之下的電影

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作為中國內地三大導演里的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張藝謀的作品永遠最有質量,但也很少給人驚喜。

或許是人們總是習慣性地對張藝謀期望過高,又或者是老謀子有自己的想法,不願跟市場妥協,反正他只拍他想拍的,愛不愛看,交給觀眾來說。所以張藝謀才能炮製出類似於《三槍》、《滿城盡帶黃金甲》還有《長城》這種大爛片出來。

《英雄》之後人們就發現張藝謀喜歡運用大規模群演拍攝大場面的戲,08年奧運會之後,國師將自己把我大場面的表演的特長發揮到了極致,從而完成了自己歷史性的使命。

但似乎也正是由於歷史性的使命完成了,所以從此國師再也拍不出給人們驚喜的電影了,反而來來去去要麼是走鄉土風《一秒鐘》要麼是走奧運風《長城》,這次老謀子入手了之前沒有入手過的民國諜戰片,總體來說,這部片子總體來說在張藝謀的平均水準之下,比起五一檔的其他影片足夠好看,但比起張藝謀的其他電影卻不夠精彩。而部分情節邏輯上的漏洞硬傷,也讓電影失色不少。

1、劉浩存飾演的小蘭,她落單時在火車旁反殺警察時開槍,只隔了兩排火車的偽滿政府軍警為何聽不到;

2、朱亞文,一個受過嚴密訓練的執行人員,在明知偽滿特務隨時可能潛伏的火車車廂里,東張西望,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有鬼一樣;

3、張譯飾演的主角,一個受過嚴密訓練、誓死執行任務、舍小家為大家的秘密行動人員,為什麼冒著被暴露且可能導致烏特拉行動破產的風險,躲開軍警的中途下車看失散多年的孩子,而不是等徹底甩開軍警,再找個機會去看,而且上一秒還一打七團滅對面小分隊帥得掉渣,下一秒卻被一個平淡無奇的女特務給「KO」,有點唐突。

4、張譯按照周乙的指示,上了白車後,在明知自己身受重傷,無法逃脫後,為什麼不選擇身亡,而是甘願被偽滿軍警二次抓捕,在致幻劑的作用下說出了暴露烏特拉行動街頭地點的細節,雖然知道是編劇故意安排的,但是卻羅顯牽強;

5、在前半段被渲染地濃墨重彩的張譯和烏特拉行動,從敘事中段開始割裂,轉變為營救「二隊」的行動,張譯在劇作結尾打醬油一樣被槍斃了,烏特拉行動的營救過程也被直接略過,並不能給觀眾一個完整的交代;而且除了張譯之外,另外在蘇聯受過特殊訓練的人在跟一幫日偽特務較量時並沒有體現什麼過人之處;

6、在前半段被渲染地濃墨重彩的張譯和烏特拉行動,從敘事中段開始割裂,轉變為營救「二隊」的行動,張譯在劇作結尾打醬油一樣被槍斃了,烏特拉行動的營救過程也被最大程度省略,前面大部分時間一直司馬臉疑神疑鬼的倪大紅,結尾最後部分智商突然掉線,在明知殺錯老金,局裡還有真臥底,且臥底級別不低(倪大紅飾演的高局長,在此之前已經把嫌疑人鎖定為老金和周乙二選一)的情況下,居然任由周乙幫助小蘭完成烏特拉行動,任由周乙把叛變的人殺掉,而自己輕描淡寫來了一句,臥底,等他以後自己跳出來;

這不是陳獨秀同志光環護身,就只能理解為諷刺偽滿軍警官僚系統腐敗,懶政瀆職,草草殺人給上級交差後,就任由敵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為所欲為。或者,比較Trouble一點的觀眾可以直接理解為這是編劇在偷懶,草草收場,為了將故事結束。

通篇下來,只有前30分鐘足夠緊湊,精彩,讓人能夠集中精神去跟進劇情。但是從張譯被捕開始,就變成了國產諜戰連續劇里爛俗的節奏了,劇情極其庸俗,無力,甚至是讓人懷疑這後半部分的編劇跟前半部分的不是同一個人。

同類題材的電影我們隔壁的國外並沒有少拍,像《暗殺》、《密探》、《柏林》都是上乘之作,節奏的把控和劇情的交代也更穩一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4aa7dbd7b89c577a8e843dd84088c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