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印圖窮匕見,恆大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

2023-08-20     讀史

原標題:許家印圖窮匕見,恆大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

點擊關注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強!

8月18日,恆大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瞬間炸開鍋,很多人對許老闆的這個操作感到不忿——你一個中國企業,害了一大群「六個錢包」買了爛尾樓不解決,卻跑到美國申請破產保護,你啥意思啊!

不忿歸不忿,人家許老闆的操作還真沒問題,他只是把一些人不願承認的事實公開化而已——不管你承不承認,恆大早已不是一個中國企業。它只是一個通過海外架構控制國內資產的海外公司。這樣搞的公司,在國內有N多。

這樣搞的好處,對外公開說的,就是為了方便上市。老闆們不願多說的是,可以輕鬆轉移資產——由於我國不額外徵收資本利得稅,用海外架構控制國內資產,就可以輕鬆將資產轉移到海外。

恆大同樣,海外公司是在蓋曼群島註冊的,許家印家族是大股東。國內掙人民幣,國外分美元,這麼多年來,許家印一直是這樣操作的。有統計指出,通過這種模式,他轉移到海外的資產超過100億美元!對的,是美元。這個數據和福布斯富豪榜的統計,以及恆大曆年來分紅統計差不多。

之所以說「恆大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的消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強」,主要就是因為,恆大之爛,早已天下盡知,有關部門也早已做好了一定的防範措施,許家印想不擦乾淨屁股就一走了之,是不可能的了。

一句話,到底怎麼辦,還得是國內的有關部門說了算。所以說,傷害性不大。

但侮辱性很強。畢竟,雖然恆大早已是海外架構的外企,但在很多國人眼裡,它就是中國的企業,許老闆還有很多榮譽加身,現在非要把這一層薄膜捅開,向全世界展示——恆大不是一個中國企業。

這對於中國以及中國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響亮的一記耳光——一個外國企業,掙走數不清的美元,卻留下2.5萬億的債務和幾十萬套的爛尾樓,讓中國有關部門和中國老百姓埋單!

你說這氣不氣人?是不是侮辱人到極點了?

還有,許家印這樣做,一下子將恆大的事情捅向全世界,把原本屬於國內可以解決的問題,向全世界公開「直播」,這從某種程度是一種綁架。

尤其,中國和美國現在斗的正歡,美國在想著辦法搞中國,許家印這樣做,有直接遞刀子的嫌疑。

許家印這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還是在垂死掙扎?我覺得,他是在垂死掙扎。

可以說,從法律上講,恆大欠的2.5萬億債務,早已和許家印家族無關。相反,許家印家族控制的海外公司,還是恆大公司的最大債權人,有權利向恆大公司追償「欠款」。

但是,你公司架構設計的好,設計的妙,卻並不代表在其他方面沒有問題。我們知道,前面那些被政府接管的「欠債大戶」企業,AB也好,安邦也好,負責人不僅吐出了錢,還都進去了。

許家印家族通過分紅模式在海外獲得100多億美元的資產,在國內卻留下幾十萬套的爛尾樓,還有天量的建築款、材料款,許老闆不把吃下去的吐出來,我想是沒人敢放他走的。

或許他早已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和老婆離婚了。這個消息,還是大家從恆大汽車的一則公報中才發現的,他老婆丁玉梅,已成為「第三方」。

眾所周知,港交所對上市公司的稱謂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如果兩人還是夫妻的話,必須要被定義為「關聯人士」,而非「第三方」。

這就說明,許老闆跟丁女士已經法律上脫離夫妻關係了。

這有什麼好處呢?最顯而易見的,老婆可以分走一半財產。到時候,許老闆就可以說:「你看,屬於我的資產,全部吐出來了。外人的,我就沒辦法做主了。」實際上呢,家族剩餘資產,依舊夠幾輩子吃的。

這種美事,很多上市公司大老闆都用過,比如疫苗大王杜偉民,以及「下周回國」賈躍亭。許老闆不知道啥時候和丁女士離婚的,如果是臨時抱佛腳才離的,這錢也會被追回來吧?

這可都是血汗錢啊!一個恆大,搞死了多少建築公司?搞慘了多少「六個錢包」?

這要是讓他潤出去,真是天理難容!就算你今天把事情捅到了美國,也救不了你!問題不解決,誰敢放你,全國人民的眼睛都盯著呢!

氣話歸氣話,最後,還不得不說的是,在恆大破產這場權力風暴中,那些本應該保護普通百姓的力量,真的似乎黯然失色很多。

那些拿出「六個錢包」趕上恆大爛尾樓,卻還不得不被銀行逼著還款的購房者啊,我見過好幾個,真是慘!

不信可以點下面這個視頻看看,短短15秒,秒秒顫人心啊: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實際上,我們有關部門可以做的事,是有很多的,最簡單是:在內地,預售制度被推諉為爛尾樓的罪魁禍首,可是,為什麼期房銷售的起源地香港卻很少見爛尾樓?

    不能說我們不知道香港真正的預售制度,只不過到了內地就打折扣,就變味了而已。

    真正的預售制度,銀行一定起著關鍵的作用:根據建設進度,支付監管帳戶的款項;在拿到房子之前,買樓的人是不用還月供的。也就說,房子到手後,才開始給銀行還錢。

    這樣一來,即便出現爛尾,購房者最多也只是損失一部分首付款。同時,銀行會主動與開發商聯繫處置,如果開發商沒有了進一步開發的能力,銀行有權力找新的開發商續上。

    你看看,在整個過程中,購房者是最弱勢的,卻被保護的最好。

    然而在內地呢?監管帳戶為啥成了擺設?房子爛尾了,憑啥還要購房者繼續付房貸?

    最強勢的銀行,本該承擔最大的責任,可現在卻一點不承擔責任!

    所以,許老闆們要處置,那些違規違法的銀行管理者、貪腐弄權的有關官員,也必須要處置!

    今日推薦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2c56cc89347a56a66f4e329157c9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