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區工作計劃發布!拆遷200萬方!迪盪袍江合併!

2023-02-24   住在紹興官號

原標題:越城區工作計劃發布!拆遷200萬方!迪盪袍江合併!

《2023年越城區政府工作報告》已發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力保促銷費、促生產,在拆遷、高架橋上抬、新區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指示與要求。

1.越城全年計劃拆遷200萬方

全力完成拆遷徵收200萬平方米以上,努力實現籌措指標6000畝、做地管地10000畝、出地供地10000畝的「611」目標,有力保障規劃藍圖落地。

去年底,越城區房征辦發布2023年工作計劃,當時官方發布的越城區2023年計劃拆遷體量是120萬方。

而現在,越城區今年拆遷體量再增80萬方,達200萬方,可見越城政府今年大拆大建的決心

根據柯橋區在土地出讓推介會上介紹,今年柯橋的拆遷體量,約100萬方

根據最新領導留言板回復,我們對主城目前已明確的,計劃2023年拆遷區域進行了整理:(人工統計,如果出現錯漏,歡迎留言告知)

柯橋2023年拆遷重點在錢清。

而越城今年的拆遷重點,主要在東湖皋埠周邊,以及鏡湖的東浦。

2.迪盪併入兩湖

重點在「大兩湖」科技城20平方公里範圍內,提前實施紹芯實驗室、國際人才社區、數字檔案產業園等一批先導項目,打造杭州灣科創高地。

大兩湖片區,其實是今年年初才提出的新規劃,但推進速度奇快。

2月15日上午,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越城區委書記徐軍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大兩湖規劃

大兩湖片區 自製區位圖 僅供參考

劃重點:迪盪將併入兩湖,成立大兩湖片區!

為什麼不是袍江的兩湖併入迪盪,而是迪盪併入兩湖?

目前迪盪核心區歷經十餘年發展,已日趨飽和。

且迪盪面臨一個尷尬局面——皋埠有最炙手可熱的集成電路,金融總部已確定遷至鏡湖,袍江和濱海有以比亞迪為首的新能源,但身為CBD的迪盪,卻沒有拿得出手的「拳頭產業」

袍江規劃有自己的集成電路小鎮,是越城區下階段建設重點。早在2020年,袍江的規上工業生產總值,就近千億(信息來源馬山、斗門街道年度工作總結),碾壓迪盪約18.23億。

不得不承認,袍江的產業力量,已經比迪盪更強勢。

大兩湖片區 僅供參考

這也印證一句話——未來城市的戰爭,是產業的戰爭,誰能在新產業賽道上搶得先機,誰就能彎道超車。誰有產業,誰才有話語權。

3.紹興向北「大障礙」得到解決

落地城市快速路二期、軌道交通二期等規劃,加快104國道東蒿線、杭甬高速抬升等重大工程,推進越東路北延、大禹路西延等「快接高」項目,努力實現城區範圍內15分鐘上高架、15分鐘到高速、15分鐘進地鐵。

提一個重點:杭甬高速抬升。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滬杭甬高速的杭州段,在2020年就啟動抬升,且去年杭州市區段已經完工了。

杭州杭甬高速抬升 圖源網絡

滬杭甬高速的抬升,對杭州城市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城東新城和艮北新城順勢融合,整個大城東的割裂感也消失了

這也使得杭州城東,曾廣受詬病斷頭路問題,得到一定程度解決。

滬杭甬高速抬升,當時還引發了部分杭州專家討論:在高架下方進行二次開發,建設商業街。

這種先進規劃日本早有實踐。日本中目黑高架橋下空間,當年就將長期閒置的東急橫線和日比谷線下約700米長的狹窄空地,進行改造,開起了一條商業街。

當時這條高架橋下面的商業街,彙集了日本最美書店「蔦屋書店」、餐廳、咖啡廳、服飾店等,非常值得借鑑。

中目黑高架橋下空間 圖源網絡

抬升後的杭甬高速,完全有條件做到和日本一樣。

因為這條高速其實就在新規劃的「馬海片區」邊上,邊上就是馬海未來社區。

馬海片區的全面動建,某種意義上,也倒推杭甬高速抬升工程的進度加快。

而根據規劃,杭甬高速抬升段本就要建設,同時面向高速司機+城市居民的開放式服務區也規劃了大量商業用地,完全有條件實現在高架橋下面建商業街,實現發展「橋下經濟」

馬海片區規劃圖 圖源網絡

紹興向北是時代大勢,但如何解決大紹興北面,高速線路多、雜造成的斷頭路多等發展屏障,實現城區整體發展,這需要規劃有一定前瞻性,也要看紹興政府的智慧。

杭甬高速抬升,會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