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發展最強音——延安重點項目建設綜述

2023-07-12     延安發布

原標題:奏響發展最強音——延安重點項目建設綜述

發展是第一要務,項目是第一支撐。

盛夏七月,延安大地熱浪滾滾,項目建設熱火朝天。

行走在聖地延安,一幅幹勁「滿格」的生動圖景躍然眼前,拔節生長。

塔吊搖臂來迴旋轉、廠房裡機器轟鳴、建設者揮舞汗水……連日來,記者在全市各重點項目建設現場、生產車間看到,處處都是頑強拼搏、真抓實幹的幹勁和拼勁,迸發出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開展「三個年」活動,樹牢大抓項目、大抓服務、大抓效能鮮明導向,落實周『解扣』制度,推動實現重點項目「多庫聯通」,充分發揮市級領導包抓重點項目和「項目專員」工作機制,全面提升項目管理工作水平,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成效持續顯現。

截至6月底,共謀劃項目704個,總投資5003.4億元;儲備項目133個,總投資1068.6億元;2023年開工項目215個,總投資1499億元;預計年底建成投產項目200個,總投資820億元。年度謀劃儲備項目投資和規模達到新開工項目的3.89倍和4.05倍。24個省級重點項目開復工率95.8%、投資完成率63.1%。344個市級重點項目開復工328個,開復工率95.4%,完成投資608.7億元,投資完成率59.3%,同比分別提高5.4個、5.5個百分點。社會資本項目、產業項目、製造業項目投資同比增長26.7%、27%、230.1%。

經濟航船行穩致遠,重大項目既是「穩定器」,更是「推進器」。

6月27日,作為陝北—湖北特高壓輸電線路的重要電源支撐點,陝煤集團首次自建的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的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隨著2號機組168小時滿負荷試運的一次成功,至此,陝西黃陵發電有限公司2×660MW電廠項目實現了「雙機雙投」。

陝西黃陵發電有限公司2×660MW電廠項目總投資49.227億元,投產後年發電量約72億度,年產值約22億元。項目採用國內先進的雙機一塔施工工藝,使用兩台2×660兆瓦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在採空區上,建設高達210米混凝結構建築,填補了國內在採空區上進行電廠工程建設的空白。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延安將產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一系列項目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搶抓高質量發展新機遇。

在黃陵年產40萬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忙碌地進行施工作業,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進度。

黃陵縣作為我市煤炭盛產區,年產原煤3000多萬噸,每年產生的煤矸石大約260萬噸左右,如果煤矸石棄置不用,不僅占用大量土地,煤矸石中的硫化物逸出或浸出還會污染大氣、農田和水體,矸石山甚至還會自燃發生火災。煤矸石的處理一直以來都是煤礦的「老大難」,今年年初,由黃陵循環生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承建的黃陵年產40萬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為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提供了一條破解之道。

作為全國最大的煤矸石制陶粒項目,項目總投資6億元,占地面積126畝,採用世界領先工藝和技術裝備。黃陵縣重大項目推進中心主任黨東亮說:「項目全部試驗成功後,不僅可以創造出較高的經濟價值,還可節約大量的土地,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綠色』雙贏。同時,還將把黃陵全縣的煤矸石全部消滅掉,將為黃陵縣、延安市乃至全國煤矸石綜合利用提供產業化技術保障和示範效應。」

中核紀元之光碳化矽材料生產項目位於安塞區沿河灣鎮,占地15.6畝,主要建設年產碳化矽襯底5萬片生產線。

中核匯能陝西公司執行董事鄧南平說,目前,項目主體廠房正在加快建設,預計8月底建成投產。

碳化矽是一種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具有禁帶寬度大、臨界磁場高、電子飽和遷移速率較高、熱導率極高等性質,其產業鏈環節大致分為襯底、外延片、設計、製造及模塊。其中,襯底環節的價值量最高,占碳化矽器件成本超過40%。

鄧南平說:「這個項目的產品主要用于軍工、航天、新能源汽車、光伏產業等領域。項目建成之後,可以延伸整個晶片產業的產業鏈,為延安晶片產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堅持民生為本,以項目建設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的永恆追求。

連日來,在吳起縣能源化工產業園的天然氣調峰儲備站項目建設工地,機械揮舞巨臂,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各類建築材料和設備陸續進場,項目負責人藺活慶戴著安全帽,和上百名工人一道緊張有序地進行施工作業,整個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目前,我們已完成投資8800萬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23.6%。同時,場地平整、測繪、地勘和設備採購等工作均已完成,正在做場區護坡、道路硬化、排水及設備土建等工程。」藺活慶說。

據了解,該項目屬於石油化工產業鏈,也是2023年省級重點民生項目之一,由延安匯能達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5億元,於今年3月開工建設。項目總占地面積166.2畝,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日處理100萬方的天然氣凈化、液化裝置各一套,2.9萬方液化天然氣儲罐及35kV變電站等,預計2024年6月可建成投用。

項目建成後預計畝均投資330萬元,畝均產值572萬元,畝均利稅42萬元,新增就業80餘人。同時,對於提升天然氣應急儲備能力,帶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解決冬季集中供暖及民生領域用氣難的問題具有深遠意義。在遇到突發情況導致氣源中斷時,可保障吳起城區冬季供暖用氣30天,非供暖期可保障民生用氣12個月。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當前,全市上下正以只爭朝夕、馬不停蹄的精神狀態,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奮力把政治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後發優勢等轉化為項目優勢、發展優勢、產業優勢,用大項目、好項目的落地生根,厚植起趕超跨越的更強後勁,為助推延安高質量發展撐起堅實脊樑。(記者 劉小艷)

來源:延安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100e951c66d5f687e7cd5608027b06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