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烏克蘭更敗家,波蘭銷毀所有戰略飛彈,砸不動的就用坦克壓

2019-10-11   春秋史館

冷戰時期,波蘭是對抗北約的最前線。在德國被一分為二的情況下,如果蘇聯想有所行動,那麼波蘭一定是蘇軍最堅固的前進基地。因此,波蘭的軍事力量在華約陣營中僅次於蘇聯,保有56萬常備軍隊,以及4個飛彈旅,擁有30台9K72"飛毛腿-B"飛彈發射車和4台9K79「圓點」飛彈發射車,常規軍事力量比英法還要強。

蘇聯解體後,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面臨著艱難的選擇,是轉投北約陣營呢,還是繼續依附俄羅斯呢?局勢的變化沒有給它們太多選擇的時間,北約開始向東方進逼,勢力範圍已經伸到了烏克蘭。波蘭的反應是最快的,早在蘇聯解體前,國內就開始探討走西方式的市場經濟路線。就在東歐各國彷徨之際,波蘭已經完成了向西方靠攏,開始進行社會轉型。

波蘭付出的代價是自廢武功,不能保留任何戰略級武器,尤其是彈道飛彈,它們的存在西歐是個極大的威脅。1990年起,波蘭開始削減飛彈部隊,4個飛彈旅中的2個就地解散,剩下的2個縮編為飛彈團,裁減掉的中程飛彈由波蘭自行銷毀,僅保留少量地對地戰術飛彈。大規模裁減現役軍隊,將軍隊裁減至16萬人,防長由文職人員擔任。

波蘭銷毀飛彈相當徹底,先是把飛彈車大卸八塊,分成一個個部件,在西方國家安全員的指導下該燒的燒,該砸的砸,砸不動的出動坦克碾壓,確保不會留下任何一塊有用的零部件。烏克蘭雖然也銷毀了大量戰略級武器,但也保留了不少壓箱底的好東西,比如R-36M彈道飛彈、「瓦良格」號航母、「烏克蘭」號巡洋艦,靠著這些家底,烏克蘭經濟在「顏色革命」的衝擊下仍然堅持了20多年。

從波蘭銷毀飛彈的態度就能看出它的決心,不想再和俄羅斯有任何瓜葛。1999年,波蘭加入北約;2003年,包攬加入歐盟。在這10年內,波蘭順利完成了社會轉型,從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變成了一個準已開發國家,是前華約國家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倒是烏克蘭在俄歐之間搖擺不定,首鼠兩端,經濟轉型失敗,國內政局動盪,夾在俄歐之間兩頭受氣,自廢武功不但沒能換來經濟高速發展,還失去了立足之本,實在是悲哀至極。當然這也與西方不願接納烏克蘭有關係。烏克蘭和俄羅斯鬧得再凶,也是斯拉夫人之間的內部矛盾,是兄弟鬩牆,說不定哪天就和好了,因此西方寧願接受波蘭,也不願接受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