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帕德用活坎特,切爾西戰術體系漸成熟,四連勝不是藍軍終點

2019-10-11   飛貓視角

無論足球的戰術理念怎樣發展,對組織核心的壓制與反壓制是永遠也繞不開的課題。「古典前腰」的消失、前腰後置、傳控+高位逼搶等等,皆是以此課題為中心展開。若日尼奧是一個典型的拖後組織核心,義大利人的組織能力讓瓜迪奧拉都想將其納入麾下,薩里更是愛不釋手,可若日尼奧在對抗、防守中的缺陷,又屢屢成為對手利用的缺口。想要用好若日尼奧,必須搭建一套攻守平衡的戰術體系。如今切爾西在蘭帕德的率領下,已經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

藍軍中場逐漸理順,但對手的針對性戰術永不停止

經過賽季初的不斷調試,以及幾名傷員的歸隊,蘭帕德已基本確定了若日尼奧拖後、兩名中前衛攻擊肋部的三中場體系。球隊近期的戰績也逐漸平穩,客場戰勝南安普頓後,藍軍將連勝場次擴大到4場,在積分榜上已經上升到第5名,與排名第2的曼城僅2分之差。不過,戰術體系和成績的穩定,並不代表蘭帕德可以高枕無憂,對手們從來都不會停止針對性戰術的研究。

比如布萊頓就給他們製造了一些麻煩。經過不斷的嘗試,蘭帕德已基本確立了若日尼奧拖後、兩名中前衛攻擊肋部的戰術體系,芒特也從之前邊鋒、前腰的位置,被蘭帕德改造為中前衛。從芒特、巴克利、若日尼奧的觸球位置來看,兩名中前衛在肋部的攻擊極大地減輕了若日尼奧的壓力,讓若日尼奧得以充分發揮拖後組織核心的作用。

而且巴克利和芒特在比賽中可以時常交換位置,或在同一方向協同作戰,讓切爾西的進攻可以達到左右開弓的地步。全場比賽,切爾西射門24次,是布萊頓的3倍,強大的進攻火力讓藍軍完勝對手,這也是本賽季至今,切爾西唯一一場零封對手的比賽。

不過把數據拆開來看,切爾西的問題還是很明顯。上半場球隊完全掌控了比賽,控球率61%,射門17次,而布萊頓沒有得到任何的射門機會;到了下半場,藍軍控球率銳減至44%,射門次數也變為7-8。數據顯示,雖然切爾西在下半場打入了2粒進球,卻失去了上半場那樣的主動權。

這一問題其實在上半場就曾有過苗頭,半場17次射門的數據很高,但切爾西的射門集中在開局與收官階段,16-30分鐘,切爾西只有4次射門,而且都發生在19-20分鐘的一波連續進攻中。布萊頓破壞切爾西進攻的手段,並不是寸步不離地防守若日尼奧,而是壓制切爾西後衛的出球,切斷若日尼奧與後衛線的聯繫。20分鐘後,切爾西的後場一度十分緊張,克里斯滕森和馬科斯-阿隆索就是在這一時間段先後吃到黃牌。下半場,布萊頓在落後的情況下再次使用此戰術,一度改變了場上局勢。

客勝里爾,坎特在進攻端的作用十分重要

與布萊頓的比賽說明,儘管球隊戰術體系趨於穩定,但蘭帕德的改造、調整並未結束,對手們限制若日尼奧的花樣還會更多。為了解決新問題,蘭帕德在對陣里爾時,排出了三中衛陣型,通過拉開進攻寬度,以及阿茲皮利奎塔和托默里這兩個進行屬性較強的中衛,有效了避免對手採用同樣的手段來破壞進攻推進。

不過,後場雖然穩定,總體效果卻並無太多起色。從丟失球權位置分布來看,對陣里爾時切爾西後場運轉順暢了許多,但前場的攻擊卻又遇到麻煩。因為雙中衛變三中衛,不可避免地會壓縮若日尼奧在後場的活動範圍,義大利人不得不向更加靠前的位置活動,這就等於主動送給對手上前糾纏的機會,簡單說就是自投羅網。

在蘭帕德做出調整之前(67』),若日尼奧的觸球次數56次,居全隊第5,與第6、7名的坎特、威廉基本持平,組織核心難以拿球,前場進攻自然難以打開局面。全場比賽,切爾西控球率高達63%,卻只獲得11次射門機會。

由於進攻受阻,蘭帕德在67分鐘用奧多伊換下詹姆斯,將陣型改回了433,球隊進攻由此變得順暢起來。最後33分鐘,若日尼奧觸球20次,上升至全隊第2,射門次數也變為3-1,球隊也得以打入制勝進球獲得歐冠首勝。

回歸433後,球隊進攻問題能夠得到解決,一方面是因為里爾的體能出現下降,難以對切爾西的後衛線進行壓迫,另一方面是執行右側肋部攻擊任務的坎特非常活躍,法國人和威廉在右路的配合,多次打穿對手的防線製造威脅。其實在變陣之前,坎特就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在若日尼奧陷入糾纏的情況下,坎特成為球隊的推進點,切爾西的第一個進球,就是坎特利用對手限制若日尼奧時留出來的空當,帶球推進到前場。

本賽季,坎特最大的變化就是在進攻端的戲份越來越足,兩戰利物浦,坎特是球隊進攻的重要環節。法國人除了用超強的防守能力為若日尼奧提供保護,他的跑動能力為若日尼奧分擔了極大的壓力。可以預見,功能更加全面的坎特,會給球隊帶來極大幫助。

對手並非絕佳試金石,新體系仍需打磨

開發坎特在進攻端的潛力,也是蘭帕德本賽季最重要的一處改變。對陣南安普頓時,蘭帕德延續了這一安排。在進攻中,威廉經常回撤拿球推進,而坎特則時常頂到前鋒線上扯動。這種戰術是主場迎戰利物浦時,蘭帕德在落後情況下的變招,如今他已經將這一戰術變成了常用戰術,比賽中坎特的進球也與攻破利物浦球門的進球非常相似。

蘭帕德用活坎特,切爾西戰術體系漸成熟,四連勝不是藍軍終點

坎特的腳下技術雖然也很靈活,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的進攻推進器,所以,蘭帕德通過調整威廉與坎特的位置,利用威廉的拿球協助若日尼奧完成推進,前場則發揮坎特的跑動能力壓制對手的防線;在由攻轉守的過程中,位置較為靠前的坎特也能有效破壞對手的進攻推進,減輕後防線的壓力。

蘭帕德用活坎特,切爾西戰術體系漸成熟,四連勝不是藍軍終點

威廉回撤拿球推進

不過,戰勝南安普頓的比賽,並非是蘭帕德這一戰術體系最好的試金石。切爾西上半場的3個進球,與南安普頓球員戰術執行力不高的關係更大。聖徒主帥哈森許特爾的安排是,在切爾西後衛拿球時,先掐斷若日尼奧和其他接球點,若切爾西後衛難以出球,再撲上去進行壓制。

可切爾西尚未找到進攻缺口,南安普頓自己的逼搶站位就先出了問題,僅僅13分鐘,阿茲皮利奎塔就獲得了拿球推進的機會。

蘭帕德用活坎特,切爾西戰術體系漸成熟,四連勝不是藍軍終點

高位逼搶,卻又出現盯人不緊,這是亞伯拉罕這類前鋒最喜歡的情況,因為在這種防線面前很容易就能找到反越位的機會,2分鐘後,亞伯拉罕便利用反擊機會先拔頭籌;坎特的進球也是如此,若日尼奧拿球之前,南安普頓有5人在中前場防守,可他們既沒限制住出球的托默里,也沒頂住接球的若日尼奧,還給馬科斯-阿隆索留出了巨大的前插空當,氣得哈森許特爾在場邊捶胸頓足。

從這些表現來看,《衛報》等媒體將南安普頓列為本賽季的降級大熱門絕非主觀臆測,與南安普頓的交手,切爾西的戰術體系也沒有遇到太多考驗。所以,蘭帕德現在還不能因為4連勝而鬆一口氣,這個間歇期,他還得進一步打磨自己的戰術體系。

其實上賽季薩里在任時,就曾考慮過開發坎特的進攻能力,讓整個攻防體系更加平衡,以充分若日尼奧的作用,坎特在禁區內的觸球次數一度殺入英超前20位,可法國人在防守端的作用卻也由此削弱。如今,薩里沒能做到的事情,蘭帕德重新開始做,並且做得很不錯。當然,對坎特和威廉的安排仍需更加周密的考慮,球隊整體攻防平衡也將是伴隨蘭帕德一個賽季的問題。藍軍主帥面對的挑戰還很多,但從他2個多月以來的表現看,相信蘭帕德會帶給切爾西球迷一個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