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不是一個行政區劃的行政建制鎮,而是在幾平方公里的小規模土地空間上,由一個企業牽頭建設或若干企業共同建設的經濟體。有些從事特色小鎮行業的機構或人員,也稱之為「微型產業園區升級版」或「產業社區項目綜合體」。
特色小鎮的基本特徵是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三生融合」,有產業、有文化、有旅遊、有社區「四位一體」,最終目標是建成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機制新而活的新型發展平台。
而特色小城鎮是一個行政區劃的概念,可以稱之為行政建制鎮的排頭兵、經濟發達鎮的升級版。特色小城鎮擁有幾十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空間,擁有一定的人口規模和經濟規模,也擁有鮮明的特色產業。其主要功能是為城鎮居民和周邊鄉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務,並依靠發展特色產業來吸引人口的集聚。
從以上概念可以看出,特色小鎮與特色小城鎮雖有一些共性特點,但二者的概念、內涵、精神實質是有很大差別的。因此,特色小鎮被稱為「非鎮非區」,指的就是既非行政建制鎮,也不是產業園區。混淆了特色小鎮與特色小城鎮的概念內涵,就會帶來方向上的偏差,違反現代化建設規律、城鎮化發展規律、經濟增長規律,進而帶來各級政府的不當決策、各類資金的浪費、土地的錯誤開發等經濟損失。
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是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綠色化同步發展的過程。當前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中後期,雖然不少東部沿海省份都基本完成了工業化城鎮化,但很多中西部地區還處於工業化城鎮化的中期階段,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還在向城市集聚。
由於絕大多數特色小鎮是在城市郊區內的「市郊鎮」,或在產業園區內的「園中鎮」,因此引導生產要素和產業向特色小鎮集聚,是與各類生產要素流動方向相一致的,也是符合城鎮化發展規律和經濟增長規律的。
但絕大多數小城鎮都是遠離城市區域的,與特色小鎮的地理區位有非常大的差別。隨著城鎮化的推進、生產要素向城市的流動、農民向城市的大規模轉移,現有的2萬個左右小城鎮將會有相當一部分消失。在這種大背景下,如果把小城鎮當成了特色小鎮,大興土木建設之風,可能會把地方政府的財政資金、社會的各類企業錯誤地引入小城鎮,建設了一大批利用率很低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空心化的產業園區,帶來政府資金的浪費、企業投資的低效化。
需要強調的是,這是指不能以整個行政建制鎮的範圍來建設特色小鎮,並不代表著行政建制鎮不能建設特色小鎮。
恰恰相反,有一種特色小鎮的類型就是「鎮中鎮」,是在行政建制鎮之中劃出一塊幾平方公里、有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的土地空間,以此為載體來建設特色小鎮。
文章來源:特色小鎮創建聯盟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