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鴨都」的南京,在美食這個方面怎麼都繞不過鴨。
鴨血粉絲湯,更是南京美食屆一個特殊的存在。外地人來南京必定要點上一碗鴨血粉絲湯,而作為南京人,一年少不了要被問個幾遍:哪裡的鴨血粉絲湯zui正宗?
其實,這個問題就連南京人自己也爭論不休。
有人說,清湯的正宗,有人說白湯的最好喝;亦有人說加鴨腿、鍋巴、雞蛋的都是異端;
還有人說:自己小時候只有鴨血湯,裡面是沒有粉絲的。清亮的鴨湯里放幾塊切成小塊的鴨血,再撒些許蔥花蒜葉,沒有粉絲、豆腐果,也沒有香菜,更沒有鴨腸鴨雜。
@大衛視覺
去年,大南京的鴨血粉絲為了申遺,還一度想要制定一個統一的標準:即用什麼湯底、配料都統一起來。
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全民大討論。足見鴨血粉絲在南京不可描述的地位!!!
這個標準最後定了嗎?當然沒有定下來。其實對南京人來說,標準什麼的真的沒那麼重要,好吃才是王道。
每個人心底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碗正宗的南京鴨血粉絲。
雖然沒人理的清倒是誰是鴨血粉絲屆的扛把子,但在南京成百上千的店鋪中,總有那麼幾家脫穎而出,成為本地人追捧、外地人打卡的對象。
小潘記
小潘記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紅廟美食的c位,常年占據大眾點評的必吃榜單。
小潘記讓我看到了南京人對鴨血粉絲的狂熱!即使是在下雨天,十二點不到隊伍也已經從店內排到了店外。
它的湯底清鮮又不喧賓奪主,鴨血鴨肝鴨珍每一種都鮮嫩入味,湯底中加入的白蘿蔔起了點睛之筆的作為,這樣的味道,就一個字:妙!
此外,這家的辣油是重點,是靈魂,即使不吃辣的人也一定要嘗嘗。
南京的鴨血粉絲,藏得越深,味道為正!
葉新小吃
各種美食交錯在來鳳小區里,誰都不敢擅自稱王稱霸。但是對於無鴨不歡的南京人來說,葉新小吃就是這裡的美食中心。
葉新小吃的開始,是一個開在蘇果超市旁的小攤子,賣著兩塊錢的鴨血粉絲湯,那時提到他家只會說:「走,我們去蘇果旁邊吃鴨血粉絲湯。」
從無名小攤到如今的名揚金陵,葉新小吃用了17年的堅持。
湯底是小火煨出的老鴨湯,清透鮮美,鴨肝之類的臟器,都是每日清晨現取的新鮮貨,連辣油都一定是自家熬制,這樣的一碗鴨血粉絲湯,7塊還量大的驚人。
對於每一個奔波了一天飢腸轆轆的南京人,一口鴨血粉絲湯能暖到心裡。
鴨德堡
鴨德堡主打的是老鴨粉絲湯,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粉絲湯。從小吃的就是清湯的,後來才曉得還有濃湯。
不過其精髓也就在那一碗濃濃的湯里。嘬粉之前一定要先喝一口那鮮香無比的湯頭。
晶瑩剔透的粉絲浸泡在濃白色的原湯里,鴨心、鴨腸、鴨肝點綴其間,熱氣騰騰地直叫人垂涎三尺。
他家的鴨血粉絲分量足,即使是200斤的壯漢也完全能吃飽。大四喜、燒麥、蟹粉湯包、蝦仁湯包等也非常不錯。
冷風習習的秋天,一碗暖心暖胃的白湯鴨血粉絲,足以慰藉疲憊的心靈。
金原
鎖金村菜場旁的這家開了19年的金原鴨血粉絲,傳承著地道的南京風味。
一碗騰騰冒著熱氣的鴨血粉絲,老闆一聲吆喝「阿要辣油啊?。那必須要啊~
湯鮮美又清爽,鴨腸很脆、鴨血爽滑,多加醋多加辣油,要的就是那種吃到酣暢淋漓的感覺。
回味
作為一家已經衝出南京的鴨血粉絲,回味是你在地鐵站、高鐵站、機場一個永遠不會出錯的選擇。
曾經,回味突發奇想,把粉絲換成了方形的,結果,一大波南京吃貨不幹了,其實口味差不多,但大家就是接受不了突如其來的改變,感覺一個老朋友變得不認識了。
於是沒過多久,回味又重新換回了傳統的圓粉絲。
在南京,有些鴨血粉絲說不出哪裡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王心軟
南京的鴨血粉絲特別特別多,幾乎每條街上都有,全國連鎖的門店也有,路邊開了幾十年的小攤子也有。
南京有多少家鴨血粉絲湯,就有多少種安利。但你要是問南京人哪家鴨血粉絲好吃,他一定會說:「我家門口那家!」
那種看起來不起眼的店鋪,店門口一口大鍋,鍋里熬著濃濃的鴨湯,上面還飄著一朵朵豆腐果。
有人點單的時候,老闆抓一把粉絲放在在漏勺里,在滾開的鴨湯里燙一下,然後裝碗,澆湯,撒配料,不消3分鐘一碗熱騰騰的鴨血粉絲就做好了。
一碗南京人的鴨血粉絲,每一個步驟都帶有強烈的儀式感,配料少放一種,味道都不對。
你要是說一句:「老闆,不要鴨肝……」旁邊可能一圈白眼等著你。
@車厘子姑娘
熱騰騰的湯汁帶著鴨油香氣,鴨血柔滑鮮嫩,鹵過的鴨腸彈牙多汁,鴨肝綿密軟糯,鹹鹵浸透了鴨肫的每一條纖維,吸飽了湯汁鼓鼓囊囊的油豆腐,再提溜出裹挾著湯汁的粉絲····
這滋味,只有來過南京的人懂。
這就是南京的鴨血粉絲,一個真正融入這座城市血脈的小吃。
#今日互動話題#
如果鴨血粉絲真的統一標準了,
你希望都有什麼?
•END•
來源|大眾點評、圖蟲、微博等網絡
南京頭條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法律顧問: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劉俊傑律師
聯繫方式:137707636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fE4lm4BMH2_cNUgrzP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