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悅 北京報道
9月18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向溫氏股份(300498.SZ)提問:「貴公司近期接連出現折價20%的大宗交易,嚴重打擊市場信心,加之近期公司股價下跌嚴重,近一個月下跌20%,今天已經跌破16元/股。貴公司除了用與幾年前相似的回覆之外,是否有其他例如回購部分股票等提振小股東信心的措施?」
對此溫氏股份表示,近期大盤行情較為低迷,公司股票也受到影響,公司對此非常重視。後續如有回購等提振市場信心的措施和計劃,將會及時披露。
當日晚間,溫氏股份便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使用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普通股(A股),金額不超過18億元,且不低於9億元。回購價格上限為27.01元/股,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為3332.1萬股至6664.2萬股,占總股本的0.5%至1%。回購的股份將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回購期限不超過12個月。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回購期間暫無增減持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溫氏股份繼2022年12月以來披露的第二次大額回購計劃。
「溫氏本次啟動回購股票計劃,主要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內在價值的高度認可。公司通過本次回購計劃,向資本市場傳遞公司穩健發展的信號,有利於維護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增強投資者的信心。」溫氏股份相關人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股價與豬價背道而馳
今年生豬市場的回暖有目共睹,在突破16元/公斤大關後,已實現全行業步入盈利階段。
據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和採集點的監測,9月第2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20.05元/公斤,相比年初上漲37.05%;全國豬肉平均價格31.69元/公斤,較年初上漲了28.66%。
雖然生豬價格向好,但身為生豬養殖龍頭企業的溫氏股份,近期股價走勢卻有些不盡人意。截至9月18日,溫氏股份收盤價為15.2元/股,較年初20.13元/股已經累計下跌24.49%,而相比今年5月27日的年內高點22.4元/股,累計跌幅達到了32.14%。
「縱使年內生豬市場呈現回春跡象,溫氏股份股價自5月末至今卻經歷了接近三成的縮水,此種『豬肉漲價,股價下行』是投資人可能已先行計入豬價上漲的利好預期,轉而聚焦於企業盈利能力的恢復速度、成本管控效率等更深層次議題。畜牧業深受周期性供求規律制約,市場回暖未必即刻轉化為財務報表上的亮眼成果,投資者對此持保留態度,等待實質性業績改善的驗證。全球經濟格局的動盪不安可能抑制了投資者對農業板塊的普遍期待,即便農產品價格上揚,也難以單方向地拉動股價向上突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企業導師、中親農有限公司總裁支培元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此時,溫氏股份拋出了回購計劃。
「大額回購計劃通常被視為公司對股價的積極信號,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通過回購股份,公司減少了市場上的流通股數量,從而在理論上提高了每股的盈利能力和分紅潛力,這往往對股價有正面影響。然而,股價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發展趨勢、市場情緒等,因此回購計劃的實際效果還需結合具體情況分析。」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截至9月19日收盤,溫氏股份拋出大額回購計劃的首日收盤價為15.7元/股,較前一日漲幅3.435%。
支培元認為,儘管回購行動能在一定時期內發揮股價支撐作用,企業長期價值創造的根本仍需依託於紮實的運營管理與市場環境的協同效應。生豬企業宜採取多元化戰略,強化內部治理,把握行業周期律動,以期達成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持續發力降成本
事實上,在經歷了生豬市場此前漫長的下行周期後,生豬養殖企業的資金情況愈發受到市場關注。此次溫氏股份大手筆回購對公司的資金情況有何影響?
溫氏股份相關人士表示,公司高度重視資金安全和財務穩健。為保障長期穩健發展,公司持續降低資產負債率,7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已降至57%—58%,資產負債表修復速度位居行業前列。本次回購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公司已充分考慮了未來戰略、經營情況、財務狀況等因素,不會對公司經營、財務、研發、債務履行能力、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在近期投資者關係活動中,溫氏股份也曾表示,當前公司資金儲備較為充裕,若未來行情較好,公司將繼續償還債務,降低負債率,公司希望年內資產負債率降至55%以下。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市場周期波動,生豬養殖企業想要保證資金穩健,降本增效仍是關鍵。
據了解,溫氏股份7月份的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約 6.9元—7元/斤。1至7月份的肉豬養殖綜合成本降至7.3元/斤左右,已進入年初制定的成本目標區間。
未來,溫氏股份的養殖成本是否還有下降空間?
溫氏股份方面表示,在生產經營保持穩定的前提下,未來成本下降的空間主要來自於豬苗成本、飼料成本、費用和其他盈虧等項目。首先,公司開展「豬苗降本」專項行動,成效較為顯著。年初至今,公司豬苗生產成本逐月下降,本年度累計下降 80元—90元/頭,豬苗成本的下降將逐步體現在後續出欄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的「豬苗成」項目上來。與此同時,年初至今,公司飼料生產成本約下降300元—400元/噸,將逐步體現在後續出欄肉豬養殖綜合成本的「飼料成本」項目上來。另外,隨著公司養殖規模有序擴大、管理水平持續提高,後續出欄肉豬分攤的固定資產等「費用」將逐步減少。
「豬企發力降本舉措能夠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通過降低養殖成本,企業可在豬價波動時保持盈利,增強對市場風險的抵禦能力。成本控制也有助於企業在微利時代中保持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華夏時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