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中國人自己的性格測評 |世保64型MBTI性格測評

2022-03-23     世保MBTI

原標題:可以用中國人自己的性格測評 |世保64型MBTI性格測評

選擇何種性格測評需遵循兩個基本原則,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為主,洋為中用為輔。《易經》由伏羲氏首創、周文王繼承、再由孔子發展而來,《易經》的內容博大精深、且很具體,一般人可能操作有難度,《冰鑒》的原創是曾國藩,《冰鑒》的內容也很具體,值得後人借鑑和創新,中國是一個大家庭,大家庭中的每位成員,應該把傳統的看人識人術發揚光大。中國之外,以希臘人、德國人、美國人為代表,他們在人性研究中,也有不錯的成績和成果,希波克拉底發現人有四種性格,榮格發展人有八種性格,美國人發現人有十六種性格,國外的東西,只能作參考,還是要以我為主,任何沒有實用價值和準確性的東西,若不加分辨,隨意使用,可能後患無窮,對個人而言,了解自己的性格,有利於人生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對國家而言,根據性格選專業、根據性格選職業,有利於實現國家的人才戰略,踐行二十一世紀的人才觀。

世界上有一個字,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就是一個「愛」字,愛家庭、愛國家,都是假的,只有愛自己,才有可能愛家、愛國,此話怎講?如果一個人不了解自己的真實性格,不能做到自知者明、知人者智,必然會沒有能力處理好與家人的關係,更沒有能力處理好自己與國家這個命運共同體的關係,愛自己不能輸在性格測評,科學的性格測評是建立在完善的性格理論基礎之上,到目前為止,基於知識的局限,還只能讓人了解自己的基本性格,尚不具備了解次級性格和抗壓性格的相關知識,現有的性格理論不僅不完善,而且也不完整,所以,我們不僅需要總結前人的東西,也需要批判性地吸收國外的東西。

中國人習慣於把人分成內向性格、外向性格和綜合性格,這種認知延續了很多個世紀,什麼是內向性格?什麼是外向性格?什麼是綜合性格?我個人做過一些思考,我覺得,穩重和隨和是內向性格,強勢和活潑是外向性格,既內向又外向可歸納到綜合性格,選擇性格詞需避開褒義詞和貶義詞,鎖定中性詞,更有利於探索人的真實性格,國外的MBTI是以英文符號標記性格,畢竟國外的人不是講中文,他們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在MBTI中,ST是穩重,SF是隨和,NT是強勢,NF是活潑。我通過對中國人對性格的習慣性認知,借鑑國外的MBTI,把國外的MBTI成功地本土化,MBTI把人歸納為十六類性格,升級和完善的MBTI把人劃分成六十四類性格,我不知道六十四類性格與《易經》中的六十四卦有何關聯,如果老天爺讓我長壽,這個工作我會做的。

六十四類性格的出爐,是我在實踐中獲得的真知,也是看過兩千多本心理學著作的支撐,我發現人的性格是自己的本性,附加父母的本性構成的,得出這個結論,耗掉了我近三十年的光陰,主導性格是一個人的本性,一個人的本性只有一種,從穩重、隨和、強勢、活潑,四選一,異性家長的本性也是四選一,且構成一個人的次級性格,同性家長的本性仍然是四選一,它構成了一個人的抗壓性格,四乘四乘四,等於六十四,把人劃分成六十四種性格,它的科學價值在於,一個人在自然狀態下的行為、在安全狀態下的行為和在壓力狀態下的行為,均可分別找到相對應的主導性格、次級性格和抗壓性格的點,也就是說行為背後的機制,就是性格。

目前,國內學校和企業都在用國外的性格測評,國外的性格測評迄今為止,並未發現行為背後的機制和秘密,所以,測評前和測評後,並未提高人對自己性格的認知,選擇決定命運的道理都懂,選擇的前提是,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自己,這個前提大多數人可能從未思考過,當下的性格測評並沒有協助人實現這個前提條件,個人對自己的性格一無所知,家庭怎麼會關係和諧,國家的素質教育怎麼會成功,不是外國人的東西都是好的,中國人也需要自己的殺手鐧,我們這個民族自唐宋以後,多災多難,通過性格測評認識自我,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使中國這個優秀民族更優秀,有什麼不好呢?目前國內的教育改革,也需要用到性格測評,協助學生充分認識自我,下一步的事就好辦。

世保64型MBTI性格測試,可關注公號:世保教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e43bb8154aed181170c1401848d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