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中元節,老祖宗告誡,七月半「做3事、7禁忌」,家庭平安順遂

2022-08-11     有點煮意

原標題:明日中元節,老祖宗告誡,七月半「做3事、7禁忌」,家庭平安順遂

「七月半」也稱「盂蘭盆節」、「中元節」,有些地方又俗稱鬼節、施孤節,在七月十五前後,民間會通過各種祭祀活動敬祖盡孝,這些習俗寄託著人們的無限哀思。在這個重要的傳統節日裡,老祖宗告誡,中元節「做3事、7禁忌」,家庭平安順遂。

做三事:

一、祭祖

在我國的很多傳統節日中,都與祭祀有關,例如除夕夜、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都有祭祖的習俗,七月半也不例外,而且會更講究,七月半這天點香祭祖,晨、午、昏提供三次茶飯,當然,祭祖儀式每個地方都不同,你們家鄉的習俗是怎樣的呢?

二、燒街衣

踏入農曆七月,人們會焚化香燭、金銀衣紙,以敬神佛、祭祖先,隨著文化發展,我們也可以採用鮮花、植樹等方式代替燒紙,既環保,又用現代文明方式來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感,寄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三、放河燈

在中元節夜晚,準備一盞盞「荷花燈」,放上燈盞或蠟燭,放在河流湖泊或大海中,寄託著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

7禁忌

中元節也被稱之為「鬼節」,古人認為這天「陰氣」很重,所以中元節有7大禁忌要記牢。

1、不獨自「夜遊」;

2、床頭不掛風鈴;

3、不能偷吃祭品;

4、晚上不在室外曬衣服;

5、晚上不要拍照;

6、拖鞋頭不能朝床的方向;

7、不撿路邊的錢。

七月半吃什麼?

俗話說:「七月半鴨,八月半芋」,民間有吃鴨子的傳統習俗,為什麼要吃鴨子呢?這要從兩方面說。一是和民俗傳統有關,「鴨」與「壓」同音,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孤魂。二是與時令食補養生有關,入秋後「秋燥」常常相伴,鴨肉溫潤不燥熱,是當下食補肉類的首選。下面為大家分享一道美味的筍乾燜鴨。

食材準備:鴨肉、紫蘇、生抽、老抽、蚝油、冰糖、生薑

把鴨肉剁成大塊,沖洗多幾遍洗凈血水,瀝干水,不用焯水,炒鍋熱油,直接倒入鴨肉用中火煸炒,炒到鴨肉有微微的焦邊,鴨皮金黃出油,再倒入薑片翻炒出香味。

紫蘇洗凈後將葉子和梗分開,先把紫蘇梗放入鍋里,倒入沒過鴨肉的啤酒,放入生抽、老抽、蚝油、幾顆冰糖。

大火煮開後嘗一下味道做出調整,然後轉小火燜30分鐘。再放入紫蘇葉拌勻,蓋上鍋蓋,繼續燜15分鐘。

燜至湯汁減少時就可以出鍋了,鴨肉酥爛入味,特別的香,秋天吃鴨肉,一定要試試這個做法。

說到傳統節日,我國地大物博,習俗或儀式也是各鄉各例,每個地方都有它獨特的習俗,就拿中元節來說,有些地方過三天(十三、十四、十五),有些地方只過一天,風俗都不一樣,你們家鄉的風俗是怎樣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e097ed541b6878dbafa9170742c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