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射韓寒,嘲諷豆瓣,于和偉的《二手傑作》真大膽

2023-10-28     閒人電影

原標題:影射韓寒,嘲諷豆瓣,于和偉的《二手傑作》真大膽

《二手傑作》翻拍自羅賓·威廉士的《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

但兩者的基調大相逕庭,可見,《二手傑作》並非一味的模仿,在本土化方面下了些心思。

《二手傑作》的劇情與作家、導演身份的韓寒極其相似。

如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憑《杯中窺人》一文嶄露頭角,去遲了錯過了比賽,老師為他單獨開一場,電影中變成了郭麒麟因病去不了但可以特殊對待。

以及韓寒高中輟學,靠《三重門》年少成名,名氣越大時出現父親代筆傳聞,隨後此事越鬧越大,但也不了了之,之後韓寒不再寫作,專心將自己的作品改編成電影。

片中則是郭麒麟借《少年的你去哪了》名聲大噪,于和偉讓郭麒麟暫時不上學。

但隨著郭麒麟的甦醒與封筆,于和偉不甘心,便自己寫了一本《歸來仍是少年》自己出版,可遣詞造句的雷同讓代筆事件甚囂塵上,電影計劃也泡湯了。

《二手傑作》延續的就是這一路數,僅有的區別就是韓寒成功了,電影是藝術加工,並帶有黑色元素,為了讓電影跟韓寒更接近,導演還加入了迷影元素。

如《後會無期》中的台詞,「喜歡是放肆,但愛是克制」,還有致敬與複製《陽光燦爛的日子》《西虹市首富》《心花路放》等電影中的片段跟台詞。

此外,《二手傑作》還是有寧浩的風格,不單單復刻韓寒。

寧浩跟賈樟柯一樣,喜歡在電影中用流行歌隱喻,如瘋狂三部曲中的眾多相得益彰又捧腹大笑,極具反差感的歌曲。

在《二手傑作》中同樣不例外,像跟于和偉搭配的兩首歌,《真心英雄》《像我這樣的人》,以及影射劇情的《拒絕黃賭毒》。

當然,必不可少的黑色幽默與荒誕不經也得出場,不然電影就不是那味兒了。

寧浩的電影總是多了一絲搞笑,多了一絲瘋狂,讓喜劇成了批評,讓笑聲成了心酸,從大笑、冷笑、陪笑,到嘲笑和苦笑,都是不得已的笑。

寧浩將這種笑傾注到了小人物身上,所以他的電影充滿了底層氣息,他們都是在底層掙扎的邊緣人物,為了一己私慾做著一些不著邊際的事兒。

但是這種事又令他們內心充實,這種所謂的充實感其實就是慾望,只不過寧浩把現實中難以實現的慾望荒誕化,然後搬上大銀幕。

因他的底色是悲涼的,導致電影里的角色無可厚非的都有了心酸,在慾望之外,那種想得卻不可得的糾結和諷刺都能在裡邊找到影子。

首先映入眼帘的自然是諷刺了裝腔作勢的文人墨客,表面之乎者也,滿口道德文章,實則繡花枕頭。

那些出書的所謂明星名人,他們肚子裡沒多少墨水,但個個愛好出書,動不動就標榜喜歡讀書,大家名作隨口就來。

而他們的書里的內容都是文字大如牛、空格使勁敲、再加些寫真,可這種著作竟然被追捧、上節目、辦簽售、刷數據,自詡為文化人。

這是國內文化的亂象,也是娛樂圈為立人設所撒的謊。

編了一個彌天大謊,一個謊圓另一個謊,再利用這個標籤進行粉絲經濟,傑作是假的,二手是真的。

所以待到塌房的那天,基本都是樹倒猢猻散,因為他們並無才學,全靠包裝,《二手傑作》的諷刺可謂辛辣,用反向鏡像的夸來襯托背後的罵。

其次是對豆瓣的不客氣。

寧浩一直以來都對豆瓣的裝不怎麼待見,之前就拍過《心花路放》來噁心他們,導致該片多年來一直被罵,評分也上不去。

《二手傑作》也不例外,一句「你不想搞文學,想搞哲學」和在醫院手捧蠟燭唱歌祈福嘲諷了豆瓣的玻璃心文青。

所以《二手傑作》在豆瓣的評分有可能不會高,畢竟豆瓣那群人挺清高,「眼裡容不得沙子」,更見不得別人踩他們。

最後則是于和偉這個角色的搞笑、慾望與心酸。

于和偉飾演的馬寅波是一個中年失意男,中文系畢業,夢想成為一個作家,卻當了一名語文老師,多次投稿到出版社的作品也都被一一退回。

工資並沒有多少,住的房子是老婆家的,學生對他不尊重,同事與他打哈哈,房事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是底層小人物的半截面。

可因孩子馬墨的意外住院,以及他的一次瘋狂,得以借兒子的名義實現自己的夙願。

但荒誕的瘋狂並沒有持續多久便被撕的粉碎,這是導演在揭示失敗是常態,沒背景的努力等於自我感動的現實。

馬寅波是小人物,在現實面前,他的經歷近乎荒誕,他有過內心的瘋狂,有過現實的吶喊,但他的努力最後都妥協了生活。

電影通過立足於小人物的荒誕,啟發大時代的思索,在歡笑背後蘊藏著不淺顯的含義,有剖析、有諷刺、有屈服,也不缺堅持。

只是在導演能力上,新人王子昭還得跟寧浩多學學,補足一下自己在編劇和對影片調度、把控方面的不足。

寧浩是怎樣來傳達這種黑色幽默呢?答案是多線敘事,而王子昭還是傳統的,簡單的三幕劇,開端、對抗、結尾。

並不是說三幕劇不好,對抗部分做好了,也不失為一部好片,但導演做的有些失衡了。

片中的對抗主要有三部分,謊言與真相、夢想跟生活、面子和荒唐,這也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因子。

然而謊言與真相,反轉的不夠嚴絲合縫,夢想跟生活淺嘗輒止,沒有深入,面子和荒唐則是有了開頭,沒有收尾。

尤其是後半段,節奏急轉直下,變得有些平,沒有之前那麼快。

而且結尾有編不下去了,強行讓兩條線匯成一條線並互相治癒,自我和解,升華主旨的意思。

草草了場,讓矛盾用字幕解釋,這導致彩蛋可以直接忽略,存在的價值只是為了過審容易一點。

不過,作為新人導演的第一部長片處女作,能有這樣的完成度已經蠻不錯了,寧浩的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確實挖掘了幾個人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d582b2ff7d6ac265489dd47e34084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