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騎手換電池的宇谷科技,靠2萬多台換電櫃衝刺IPO

2023-10-03     野馬財經

原標題:給騎手換電池的宇谷科技,靠2萬多台換電櫃衝刺IPO

一天只要9.13元,讓電動車不需要充電?

作者 | 劉俊群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財經

每到飯點,騎手們就會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即時配送業務讓消費者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解決一日三餐。但便捷背後,是外賣行業對速度的極致要求,只有準時送達才能保證騎手的收入和用戶的完美體驗。因此,騎手接單、到店、取貨、送貨的整個流程都需爭分奪秒。

但是騎手的電動車電池容量有限,如果不能及時更換電池,將會影響送餐效率。野馬財經在國慶期間走訪發現,北京街頭隨處可見的電動車智能換電櫃,用「以換代充」的方式緩解了不少騎手的充電焦慮。像租用共享充電寶一樣,騎手只需掃碼開櫃,取出電動車電瓶並更換即可,整個過程只需幾十秒。

電動車兩輪換電APP「這鋰換電」背後公司——杭州宇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宇谷科技」)吃到了行業紅利,剛滿足上市條件後便在深交所創業板遞交《招股書》,開啟IPO進程。只是,在競爭激烈的兩輪換電市場上,宇谷科技能否獲得騎手們的芳心,得到資本的青睞,順利成為「換電服務第一股」呢?

40萬個鋰電池,年入5億元

實際上,換電服務早已不是新鮮事兒。隨著低碳環保的意識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電動汽車、兩輪電動車作為代步工具。目前市場上的換電服務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新能源汽車和兩輪電動車換電服務。

在新能源汽車換電服務市場,北汽(1958.HK)、蔚來(9866.HK)、上汽(600104.SH)、長安(000625.SZ)、東風(600006.SH)、吉利(0175.HK)等車企都已入局。2016年,北汽聯手中石化、奧動新能源、上海電巴等企業建成了北京首批10座充換電站。截至2023年9月29日,蔚來汽車已經達到了用戶累計換電超2900萬次,日均換電次數6萬次的「戰績」,平均每 1.44 秒就有一台車從換電站滿電出發。

相比汽車,換電服務在兩輪電動車領域的競爭也不小,競爭者們不乏國有企業中國鐵塔、整車企業雅迪、電池廠商天能和南都、以及第三方服務商哈囉,強敵環伺的賽道下,想蹦出一個「兩輪蔚來」難言輕鬆。

面對競爭壓力,位於杭州市餘杭區的宇谷科技衝擊IPO,試圖被資本助推一把。公司為換電服務專門研發了一款名為「這鋰換電」的軟體,終端用戶通過該APP等用戶端應用程式操作,可以實現線下自助更換電池。除了軟體,公司還自主生產研發一些硬體,包括鋰電池、換電櫃等。

有了APP的加持,宇谷科技業績蒸蒸日上。截至2020年底,公司上線運營換電櫃、鋰電池總數分別為0.29萬台、5.79萬個。2年後,2022年末,宇谷科技換電櫃為2.05萬台,電池40萬個,換電業務已經布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58個城市。

來源:罐頭圖庫

當宇谷科技的充電櫃觸角遍布全國各地的同時,營業收入也從2020年的9383.57萬元,翻兩倍多上升到2021年的2.29億元,2022年再次翻兩倍多至5.59億元,復合增長率達到144.02%,三年凈利潤分別為1525.69萬元、3304.73萬元和8134.26萬元。

2023年宇谷科技剛滿足創業板第一套上市標準,即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就及時申報了IPO。

其中,換電服務是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也是鋰電池實現收入的主要方式。2020年-2022年,該項收入分別為4012.18萬元、1.99億元、5.4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5.93%、87.6%、97.62%。另一項充換電設備銷售的收入占比正在逐漸下滑,從2020年能占業績半壁江山的47.92%,一路下滑到2022年不足1%。

《招股書》顯示,主要是因為隨著宇谷科技換電服務業務規模的擴大,公司資源向換電服務傾斜,減少了充換電設備的對外銷售。

來源:《招股書》

就是這樣一家做換電服務生意的公司,成立之初卻不是以換電為生。而是給主要做車載影視類產品的浙江宇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宇松科技」)提供物聯網硬體及軟體研發支持的,也是這個時候,宇谷科技完成了初步的技術積累。

宇谷科技的實控人是劉愛明、肖劼夫婦,而宇松科技則是丈夫肖劼一人。2009年宇松科技成立,從事業務包括車載影視類產品、智能設備及系統、充換電設備及系統的生產、銷售。

2012年,宇谷科技成立,為宇松科技提供五年支持後,2017年,宇谷科技銷售了第一台基於充電小斑馬系統的充電樁,正式開展充電業務。同年,公司開始自主研發鋰電池PACK技術、BMS技術和換電系統相關技術,向換電業務布局。

直到2019年,宇谷科技第一顆自研的鋰電池投放市場,正式運營換電業務。2020年12月,宇谷科技反客為主,以資產交易金額797.34萬元收購了宇松科技的充換電業務,也開啟了其換電服務的旅程。

來源:《招股書》

與騎手的「愛恨情仇」

《招股書》顯示,宇谷科技的換電服務按運營模式不同,可以細分為自主運營模式和合作運營模式。自主運營模式由宇谷科技「一條龍」服務。從投放換電櫃、鋰電池等換電設備,到網點拓展和資產運維,該模式下客戶分為終端客戶和天數池客戶。

終端用戶主要是騎手等即時配送員,他們直接向宇谷科技購買換電服務套餐天數,通過「這鋰換電」APP使用換電服務。但個人騎手具有分散,流動性強的特徵,為提高市場開拓效率,宇谷科技與擁有終端用戶資源的車行、外賣平台配送站點建立合作,這類客戶稱為「天數池客戶」。

如今,越來越多的騎手們選擇使用「這鋰換電」APP。2020年底,「這鋰換電」APP上的在網用戶數為3.63萬個。2年後為29.17萬個。截至2023年上半年,在網用戶數39.11萬個,與2020年年底相比,該數據已經翻了10倍有餘。

在北京市通州區翠屏西路附近的換電櫃更換電池的外賣騎手小劉表示,1塊電池能堅持大概30多公里,每天更換三到四次,一天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多送十幾單外賣。附近的電池站點比較多,自己從一開始就使用「這鋰換電」,懶的換其他品牌了。

來源:罐頭圖庫

《招股書》顯示,由於公司在網用戶數量大幅增加,公司自主運營模式的平均單價略有增長。從2020年的8.89元/天,上漲至2022年的9.13元/天,增長率為177.69%。

來源:《招股書》

此外,自主運營的收入也從2020年的3353.22萬元增加至2022年約4.67億元,同期,占換電服務總收入的比重從2020年的83.58%上升至2022年的86.2%。

來源:《招股書》

而合作運營模式則由公司和合作運營商共同投入換電設備,宇谷科技負責向合作運營商收取設備提供和服務費用,其餘由合作運營商負責。2020年-2022年,合作運營占總收入的比重逐年下滑,分別為16.42%、16.26%和13.8%。

憑藉這兩種模式,以及大批騎手的入駐,宇谷科技順利上榜「2023《財富》中國最具社會影響力的65家創業公司」榜單。

來源:「這鋰換電」公眾號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宇谷科技與車行、外賣平台配送站點合作,也使騎手陷入退款無門的困境。「這鋰換電」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截至2023年10月2日,共有658條投訴。主要集中在退款難和電池斷電兩個問題上。

其中,不少騎手表示,在車行或外賣平台站點租車時,被要求必須開設「這鋰換電」帳號,但後續退費卻遭到了車行、外賣平台和「這鋰換電」 三方「踢皮球」。

來源:黑貓投訴平台截圖

還有一些消費者表示,電池存在充電口不一樣的情況,但軟體介面和客服人員未盡到通知義務;此外,電池在行駛途中突然斷電,差點發生交通事故。

來源:黑貓投訴平台截圖

對此,「這鋰換電」APP背後公司宇谷科技回復,公司主營業務終端用戶群體龐大,第三方社交及客訴平台存在一定量關於產品和服務質量的反映屬於正常現象,對情況屬實,細節可追溯的合理訴求,公司均予以高度關注,並設有客戶服務團隊進行跟進。

在產業時評人張書樂看來,電池質量、壽命等問題會觸及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加上各種兩輪電動的電池配置不同,也讓消費者對換電的意義有所質疑。目前在兩輪換電服務市場上,如何統一市場規範和孵化消費者意識,有相當的難度,一旦突破則市場「藍海」。

資本齊聚,能否成為「換電服務第一股」?

其實,在兩輪換電服務市場上,宇谷科技的差評並不是最多的。2022年營收18億的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鐵塔」),成立於2019年,比宇谷科技晚了7年。公司旗下軟體為「鐵塔換電」,在黑貓投訴上的投訴量累計1999條,投訴問題包括退款難、電池斷電等問題。此外,成立於2015年、2018年的換電服務商「e換電」、「智租換電」分別也有730條、788條投訴。

面對差評,嗅覺敏銳的資本也給出了不一樣的態度,近年來,哈囉、中國鐵塔、雅迪等企業紛紛入局兩輪車換電賽道。

隨著低碳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兩輪電動車作為短距通勤的首選交通工具,逐漸受到人們的追捧。艾瑞諮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兩輪電動車銷量達到5010萬輛,同比增長15.2%,社會總保有量則達到了3.5億輛左右,也就是說平均每4個中國人就擁有一台兩輪電動車。

兩輪電動車多了,換電需求量隨之上升。而這個賽道上,目前還沒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所蘊含的巨大機遇,吸引了眾多企業布局換電市場。

2019年6月哈囉同寧德時代、螞蟻金服組建了合資公司,推出定位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絡的「哈囉換電服務」,目前已完成4輪融資,最近一輪為2021年7月的數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大灣區基金、磐谷資本、博儒資本等。

2021年5月,雅迪宣布和大長江集團共同組建「愛換換能源有限公司」,主要為電動摩托車、電輕摩與電動自行車提供換電服務。

再看國企中國鐵塔,截至2022年6月,中國鐵塔的智能換電網絡已經遍布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280多個城市,部署換電網點5萬個,服務用戶突破80萬。

在競爭越來越卷的情況下,宇谷科技攜「這鋰換電」完成了4輪融資,2022年8月,公司宣布完成C輪數億元人民幣融資,由深創投領投,中信證券投資、禹閎資本等機構跟投。本次募集資金將用於電動兩輪車安全智能充換電網絡的新基建和運營。

來源:愛企查

根據研究機構EVTank的統計,隨著換電服務滲透率的提升和換電用戶群體的增長,中國兩輪車換電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千億,成為新的「藍海」。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兩輪換電服務領域相比汽車換電,在產品、技術、時間、難度等方面有較大差距。競爭主要是換電網絡的規模與覆蓋,所以市場進入門檻低、競爭程度激烈,缺少更多差異化的面向。

你體驗過換電服務嗎?你覺得電動車直接換電比充電要好嗎?評論區聊聊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bcfeeea313e293c63b638a6f4ffcc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