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認知 | 眼睛的運動與閱讀

2023-09-15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語言認知 | 眼睛的運動與閱讀

開欄語

語言認知康復專欄將定期為您推出有關語言、智能障礙及認知行為問題的康複診療相關科普知識,歡迎持續關注!

我們的眼睛是圓球形狀,控制眼球運動的12條眼外肌。它們可以在大腦的控制下,讓雙眼協同地精確的運動:兩隻眼睛水平左右運動、垂直上下運動,以及看遠時同時外傳看近處時同時內轉。身體的運動需要不同肌肉協同配合,眼睛的運動也是一樣的。12條眼外肌保持同步控制眼球運動,當我們看向某一個方向時,會有一些眼外肌緊張而一些眼外肌得到放鬆。一旦我們睜開了雙眼,眼外肌就處在運動狀態。當雙眼變換注視位置的時候,視線快速的移動,這個過程我們稱為掃視。看向近處的物品時,兩隻眼睛同時內轉進行反向運動,這個過程我們稱為集合。

我們在閱讀或者書寫的過程中,根本不會注意到眼睛的運動,我們只是看文本,閱讀內容,但是閱讀中雙眼需要保持平滑的水平運動,換行需要快速的對角線移動。比如我們在看一本書時,由於我們的閱讀習慣是從左到右再從上到下,因此眼球在此期間運動軌跡為雙眼從左到右水平移動看完一行,當這一行結束後,雙眼的視線沿著對角線移動到下一行繼續從左到右運動而進行閱讀。

眼球運動能力不應該被認為時理所應當的,如果閱讀一會兒很快就覺得很疲憊,很有可能是眼球運動出現了問題。閱讀對雙眼肌肉的協同運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閱讀時雙眼必須協調雙眼,讓視線沿著文字移動,我們閱讀時,實際上眼睛在進行著非常快速的「跳躍」,我們稱為閱讀掃視,人類天生並不具有該能力,這個是需要後天學習的。一旦我們掌握了這種能力,即使眼睛進行很久時間的閱讀掃視,也不會覺得疲勞。

然而對於一些孩子來說,如果存在視覺功能缺陷但是沒有被發現,就很難控制眼部肌肉進行閱讀掃視。他們在閱讀的時候並沒有把視線停留在分割點上邊,因此而孩子在閱讀的時候經常覺得困惑。因此眼睛很快會感覺到疲勞,閱讀也變成一件困難的事情。當閱讀到下一行的時候,他們可能跳過一些重要的詞甚至直接跳躍一整行。如果是這樣閱讀的話往往容易遺漏很多信息,文字無法完整組合在一起因此變得沒有意義,閱讀也變得很艱難。因此眼球運動能力對閱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二)

語言認知 | 孤獨症兒童的語言發育特徵(一)

語言認知 | 眼動技術帶我們了解孤獨症患者的認知功能

【語言認知康復中心介紹】

廣東省中醫院語言認知康復中心即原言語吞咽診療中心,成立於2014年11月,是康復醫學科言語病理學亞專科,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頒布的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單位之一。

目前科室分別在大德路總院、大學城醫院和芳村醫院分別有專門的診療區域,其中大德路總院占地約450平方米,設有腦功能實驗室、語音採集室和語音實驗室、吞咽治療室、傳統/音樂治療室、腦功能訓練室、多感官訓練室、兒童訓練室等多個獨立功能診療區域。

【科室主要業務範疇】

1、腦功能康復:

中心引進了ERP腦電系統、經顱磁刺激技術、多參數腦電生物反饋、德國Rehancom電腦認知評測系統等國際先進設備,開展了大腦功能的測評,不僅能針對腦損傷後語言/認知/吞咽等功能障礙進行評估和治療,同時能對無明顯大腦結構損傷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中心在規範化評估基礎上,結合認知心理前沿科學提出新的診療思路,從大腦功能網絡和語言認知加工模型角度介入,結合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治療腦功能障礙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中心引進了ERP腦電系統、經顱磁刺激技術、多參數腦電生物反饋、德國Rehancom電腦認知評測系統等國際先進設備,開展了大腦功能的測評,不僅能針對腦損傷後語言/認知/吞咽等功能障礙進行評估和治療,同時能對無明顯大腦結構損傷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行早期診斷和治療。中心在規範化評估基礎上,結合認知心理前沿科學提出新的診療思路,從大腦功能網絡和語言認知加工模型角度介入,結合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治療腦功能障礙患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

2、兒童語言/認知障礙:

中心開展了多種原因導致的兒童功能性構音障礙、語言發育遲緩、智力障礙、學習障礙等功能障礙的評估,從語言發育、加工效率、工作記憶、語音樣本分析等多個方面抽絲撥繭明確患兒語言言語障礙的原因,並引進不同種類的計算機語言、聽辯、語音、認知等矯治系統,開展了包括多參數腦電生物反饋、經顱直流電刺激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聲音療育和計算機語言/言語/認知輔助訓練系統等在內的綜合康復治療方法,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3、吞咽障礙:

中心是國內最早將電視錄像造影、食管測壓、表面肌電圖應用於吞咽障礙評估的醫院之一,為吞咽障礙的臨床評估和科學研究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同時,中心將非侵襲性腦刺激技術、吞咽生物反饋技術等運用於吞咽障礙患者的治療,從大腦功能網絡角度探討吞咽障礙康復的機制,在臨床療效和研究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4、嗓音障礙:

嗓音障礙又稱發聲障礙,多由於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麻痹、神經系統疾病等導致,以聲音嘶啞、發聲費力、音調、響度異常等為主要表現,嚴重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同時與職業也有很大關係,多見於銷售人員、老師、醫生、歌唱人員等。中心開展了針對該類患者的計算機嗓音評估、電聲門圖、動態喉鏡等檢查,治療方面開展了計算機嗓音矯治、共鳴訓練、呼吸訓練、生物反饋治療、等多種方法改善患者的發聲情況,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5、中醫傳統特色治療:

中心有專門的傳統(音樂)治療室,針對成人/兒童語言認知障礙、吞咽障礙、嗓音障礙等功能障礙開展了中藥、針灸(包括頭針、體針、腹針、手針等)、艾灸、刺血拔罐、刮痧、耳穴、穴位注射、五行音樂治療等中醫特色治療。運用「虎符銅砭」刮痧法治療鼻咽癌後吞咽功能障礙,明顯改善患者精神狀況和提高生活質量;頭針和中藥治療兒童語言認知功能障礙,同時能改善患兒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和飲食等功能障礙。

團隊成員出診時間

本期作者:

林淑梅

治療師,畢業於福建中醫藥大學康復治療學(物理治療)

擅長:腦卒中、腦外傷、頭頸部腫瘤手術/放療後、運動神經元疾病等多種原因導致的吞咽、構音、嗓音障礙,腦血管意外導致失語症、認知障礙等疾病的康複評估及治療。兒童運動、語言發育遲緩,構音障礙等疾病的評估及治療。

世界物理治療聯盟(WCPT)認證會員,獲得康復醫學治療技術初級治療師資格證、兒童言語治療師系統培訓資格證書。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語言認知康復中心

執行編輯:竹心有天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b39a9242947c85bb22b6ef2b930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