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歲女跑者染流感去世,生病前 2 天還跑了 13 公里

2023-01-10     跑步學院

原標題:36 歲女跑者染流感去世,生病前 2 天還跑了 13 公里

36 歲女跑者染流感去世,生病前 2 天還跑了 13 公里

據《波士頓環球報》報道,來自麻薩諸塞州韋爾斯利的 36 歲的 McMahon 於周二在一家醫院去世,醫生說「這是百萬分之一的罕見流感(死亡)病例。」

McMahon 沒有潛在的健康問題,是一名運動愛好者,喜歡滑雪打網球,甚至在四小時內完成了紐約市馬拉松比賽。

McMahon 與家人合影

就像 McMahon 的醫生所言,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非常低,但我們仍要引起重視。

冬春季節本就是流感高發期,國內最近疫情也正流行,很多跑友紛紛中招。關於如何通過運動提升個人抵抗力,以及流感、新冠後如何快速恢復,什麼時候可以恢復跑步等問題,急需一個答案。

其實不管是傷病還是疾病,對於跑者而言都是不小的打擊,跑不了步的日子總是很難熬。最近這段時間就像活在「羊村」,再看看周圍同事,不是咳嗽不停就是鼻涕不止,別說運動,連正常工作都受到了影響。

無論是感冒、流感、還是新冠,我們都不能輕視。

生病後運動一下很舒服?

儘管最近很多博主都在科普,生病後不要立刻恢復跑步。但仍有不少跑者對此不以為然,甚至他們認為感運動一下,出點汗,反而有助於緩解症狀。

雖然這種情況確實真實存在,比如在感冒後打球、跑步,出一身大汗後,感冒症狀的確會減輕一些,但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能夠支持。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人在運動時,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快呼吸加速,體內的白細胞和其他抗體所組成的防禦系統機能提高使感冒症狀得到一些緩解。

不過,這種情況多見於少數體質較強、症狀較輕的人,對於絕大多數人,尤其是兒童、體弱者和老人來說,生病時參加體育鍛鍊是有害無益的。

要知道,發燒會降低肌肉力量和耐力,損害有氧能力和身體協調性,影響溫度調節和體液平衡,增加受傷風險,而發燒時運動則會讓你的病症變得更加糟糕。

而持續的咳嗽會讓你的呼吸變困難,當你在運動過程中心率升高時,讓你容易呼吸急促、疲倦。

受到病毒侵襲的免疫系統,無法正常處理和應對劇烈運動中產生的壓力,這可能會增強病毒的複製。

因此,發燒時一定不要去跑步,高燒、低燒都要躺平。

因為運動又會使肌體氧的消耗量增加,加重心肺等臟器的負擔,容易引起急性心肌炎、心肺功能不全等,從而加重病情。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局限性或瀰漫性的炎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心肌炎臨床表現多樣,可從無症狀至出現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

心肌炎目前還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自行痊癒,主要是多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和組織損傷。

什麼時候可以恢復跑步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症狀並不嚴重,或是肌肉不再酸痛、身體也沒有明顯疲勞感的話,可以嘗試恢復跑步,但記得從慢跑開始,並時刻關注心率。

醫學界對此的觀點是:感冒期間,運動的確會影響正在和感冒病毒打戰的體內免疫系統。高強度的運動,如:跑步、自由車、筏船、有氧舞蹈....會使病情更惡化。好消息是,低強度的運動,可以刺激免疫系統。

所以,如果要運動的話,請注意選擇那些低強度的運動。

帕拉齊亞州立大學人類運動研究室的領頭人大衛-尼爾曼博士在參加了58次馬拉松比賽和耐力賽之後,提出了一個「頸部原則」。

即,如果頸部以下出現病症(如支氣管炎、支氣管感染、身體疼痛),則需要在家休息;而如果是頸部以上出現病症(如流鼻涕、打噴嚏),則可以繼續訓練,但要注意隨時注意身體的反饋,減少運動量。

所以如果你想運動,就要從減量慢跑或快走開始,不要急於進行耐力訓練,如果期間身體仍然感覺不適,就要立刻停止運動。

對於跑者而言,瑜伽或是有氧健身操也是恢復期不錯的選擇,可以加速恢復,強度也不大,但不要進行器械訓練。

有時即便症狀得到緩解,但也有可能發生「病毒後綜合徵」,這將帶來持續疲勞和訓練困難,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所以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不要急於出去跑。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預防,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除此之外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勤洗手、多通風,注意個人衛生。

當然,最理想的事情是:堅持跑步,適量運動身體棒棒的,讓病毒追不上你。

最後,還是想奉勸廣大跑友,如果生病發燒,咱就歇兩天!

咱們的目標是跑一輩子,不是一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b2857b9cf046dd86984e8c62c50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