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人誰才是最疼孩子的呢?科學排序來了,爺爺居然排在末位

2023-11-13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四位老人誰才是最疼孩子的呢?科學排序來了,爺爺居然排在末位

發現沒,前些年,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孫子,最近幾年時代發展了。很多寶媽都依賴於自己的父母帶孩子,外公外婆幫忙帶娃的家庭,也越來越多了。

如果以前,我們問家裡的老人,誰最疼愛孩子,大家多數會說是爺爺和奶奶,現在有很多寶媽都會說,是姥姥和姥爺最疼愛寶寶。

「孩子是媽媽生的,外婆幫忙來照顧,爸爸回家就玩兒手機,外公每天忙著去菜市場,爺爺和奶奶好像只是來欣賞。」很多寶媽,對這段話有著感同身受的體會。

家裡的四位老人,誰對孩子的愛更多一些呢?心理學家研究分析總結出了科學的排序,這個順序可能讓大家跌了眼鏡,因為爺爺成了最後一名

第一名,外婆

因為寶媽對於孩子的愛總會比寶爸多,懷胎十月,小寶寶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很多寶媽辭職在家全心全意的帶娃,媽媽是世界上最愛孩子的人。同樣的道理,母親更加疼愛女兒,因為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閨女,長大以後嫁到了一個陌生的家庭里。

婆媳關係等複雜的人情世故,是女兒自己要獨立面對的。母親會更加擔心女兒在婆婆家裡會不會受委屈,女兒遇到困難時也會第一時間找自己的媽媽訴說。

作為媽媽,會是女兒最強大的後盾,無論女兒遇到了什麼困難,母親會全力以赴的幫助。

女兒坐月子,孩子的姥姥不僅會主動照顧,還會幫忙照顧小寶寶。對於女兒的偏愛也會轉嫁到女兒的孩子身上,因此外婆是最疼愛小寶寶的人。

寶媽原來沒有和婆婆一起生活,飲食習慣,生活習慣,還有育兒理念都會有一些分歧,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婆媳必然會發生一些大大小小的矛盾

對於自己的親生母親,女兒是心無羈絆的。很多孩子都會說姥姥做的飯比媽媽做的飯更好吃,寶媽從小是被自己的母親帶大的,寶媽和外婆對於孩子的教育基本上都一樣。

Tips:從遺傳學上來說,四位老人和孩子之間都有著1/4的血緣關係,但是因為孩子的生命只能由女性來孕育。在某些遺傳基因上只能靠女性來代代相傳,孫輩身上遺傳姥姥的基因比其他人要多,正因為如此,很多寶寶和姥姥更加親近一些。

第二名,奶奶

現在很多奶奶都從帶娃大軍中解脫了出來,並不是他們不疼愛自己的孫子,也並不是說孩子難帶,而是因為現在的婆婆都要尊重兒媳婦的選擇。

如果說兒媳婦需要婆婆幫忙帶孩子,婆婆也會義無反顧的奔赴到兒子的城市,但是現在多住的寶媽都希望自己的母親幫忙帶娃,兒媳婦選擇外婆帶孩子,那麼奶奶也不會強求。

因為婆媳在一起會有很多的矛盾,兩代人的育兒觀念不一樣,更會加速矛盾。比如,發燒了,是要捂著還是吃藥,兩代人可能就有不同的看法。

由此看來,奶奶對於孫輩的愛,排在外婆之後也是正常現象。如果婆媳關係本身就很好的,那可能這個排序也不會發生變化。因為,人都是知覺動物,以感受為準,沒人會覺得,自己的親媽沒有婆婆照顧孩子好的。這點,也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

第三名,外公

大家經常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小情人,爸爸對於女兒的寵愛比媽媽都會多。家裡有兒子,有女兒的,父親對兒子可能會大聲的斥責,但是對於女兒非常寵溺,不捨得大聲說一句話。

父親是最疼愛女兒的人,那麼對於女兒的孩子他們也是非常喜歡的。外婆帶娃的家庭,總少不了外公忙碌的身影。外婆幫忙洗衣做飯,帶孩子,外公就會奔赴在菜市場,這也是司空見慣的。

但相比較姥姥來說,外公的愛,是深沉的,總是在行動中表達,比如,準備紅包,給孩子整理書包,收拾玩具等,卻不忍心責備一句「弄的太亂了」

如此深沉的愛,需要等孩子長大後,才能慢慢明白。也就不奇怪,為啥排名在第三了。

第四名,爺爺

我們經常說父愛如山,爸爸對於子女的愛,可能不像媽媽表現的那麼明顯,而是像山一樣厚重。父親對於厚重的愛表露的不是那麼直接,日常生活中父親都是比較嚴肅的。

對於孫子來說,爺爺都有著隔輩兒親的情節。有了孫子孫女之後,爺爺不那麼嚴肅了。但是他們沒有什麼帶娃的經驗,雖然很喜歡孫子,卻不像其他人那麼親切自然。

你會發現,爺爺帶娃,有時候小心翼翼又戰戰兢兢的,只是怕被兒媳婦嫌棄,或者做錯了什麼事兒,對娃兒不好。

所以,孫子對於爺爺的情感可能也會差一些,在寶寶的心目中,爺爺可能不如其他三位老人。

枕邊育兒寄語:

在這裡我想說,老人對於孩子的疼愛程度不一樣,排序或許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四位老人都是全心全意疼愛寶寶的。除了父母,他們是孩子在世界上最親近的人,親情是永遠無法割捨的。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