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元代磚雕壁畫墓!濟南考古新發現!72座墓葬驚現歷城

2023-09-13   生活日報

原標題:罕見元代磚雕壁畫墓!濟南考古新發現!72座墓葬驚現歷城

2022年8月至12月,濟南市考古研究院對濟南市歷城區唐冶中路附近一建設工地內發現的古墓葬進行了考古發掘。此次考古發掘共清理宋元至清代民國時期墓葬72座,以元代和清代墓葬為主,出土完整及可復原器物280餘件(組)。‍

元代墓葬20座

元代墓葬20座,形制可分為圓形磚雕墓和土洞墓,方向均為南向。圓形磚雕墓8座,大部分頂部被破壞,由墓道、墓門、甬道、墓室四部分組成。

磚雕除M53僅為一簡單燈台外,其餘主要有歇山頂式建築、一桌二椅、衣架、燈檠、斗拱等;其中部分磚雕墓門樓及墓室內均有彩繪壁畫,以M12保存最為完整。

元代土洞墓M3(上為東)

M12(上為東)

M12墓門樓彩繪以花卉為主,其中拱眼壁繪有兩幅嬰戲圖,山花板上繪有兩球形紋。甬道兩壁彩繪脫落嚴重,西壁中部可辨「李常見」三字。墓室內壁磚雕有歇山頂式閣樓、燈檠、一桌二椅、衣架、廚案、斗拱、山花帳頭、球形流蘇、連續雷紋帶、連弧瓣紋磚雕、雙層蓮花藻井等;彩繪主要有開芳宴、侍女圖、晾衣圖、二十四孝圖及花卉、石榴等圖案;其中南側開光框內墨書「延祐三年臘月上旬日」;開芳宴男主人北側墨書「李德安」三字。

磚雕墓因盜擾嚴重,葬具不詳。人骨保存較差,除M26為遷葬,其餘葬式不詳。隨葬品主要有瓷碟、瓷碗、瓷瓶、瓷缸、銅鏡等。

M26(上為西)

土洞墓12座。除M18磚砌仿木結構墓門外、其餘均為土洞墓門,由不規則石塊或石板封門,部分青磚封門。

M18門樓

清代及民國墓葬37座

清代及民國墓葬37座,形制有土坑豎穴墓、磚槨墓、磚室墓及磚石混築墓葬、土洞墓,以土洞墓和磚室墓及磚石混築墓葬為主。清代墓葬隨葬品多為黑釉瓷碗、瓷罐、瓷燈、瓷盞、銅錢等。

清代墓葬M71(上為北)

此次發掘的墓葬均為小型墓葬,其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組合與之前發現的濟南地區宋元明清時期墓葬形制基本一致。

發掘表明該墓地可分為多組墓葬,每組內墓葬相對集中、形制一致、方向相近,應為不同時期的家族墓葬,豐富了濟南地區宋元至清代的墓葬資料,為各時期葬制葬俗以及社會、歷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帶有明確紀年的元代磚雕壁畫墓的發掘,對同類墓葬的年代判斷有重要價值;大量磚雕及壁畫的發現,為研究濟南地區元代的建築、繪畫、服飾以及文化、社會習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新聞多看點

此前濟南發現國內規模最大、壁畫最豐富

元代墓葬——張榮墓

2021年10月~2022年9月,濟南市考古研究院對章靈丘北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並清理西漢至清代墓葬102座,其中元代濟南王張榮家族墓地最為重要。該墓為目前全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壁畫最豐富的元代墓葬。

發掘區域航拍全景(上為北)

張榮家族墓葬至少32座,形制有磚雕墓(5座)、石室墓(9座)、土洞墓(18)座。墓葬排列有序,自北向南成排分布,墓向均為190度左右,深度大多5-7.5米不等。出土瓷碗、瓷盤、瓷瓶、瓷罐、香爐、銅鏡、鎮墓石、陶俑等器物500餘件(組),其中官窯和青花瓷器共計40餘件。另外,還發現石碑4件、龍紋碑首2件、贔屓碑座1件、石翁仲4件、石羊3件及其他與陵園神道相關的100餘件石刻文物,其中包括濟南王(張榮)神道碑、濟南王(張榮)子孫譜碑等,石刻文字近4000字。濟南王神道碑殘長180厘米,記載了張榮的生平事跡。濟南王子孫譜碑殘長206厘米,共記載了張榮及其子孫共計六代的譜系官職情況。

M83張榮墓中室

M83出土部分陶俑

*點亮【在看】,轉發關注~

來源:記者 杜春娜 通訊員 劉秀玲 房振 辛慧敏‍、此前報道

編輯:凌文秀

審校:韓作貞

監製:殷美玲

重磅!取消二環以內歷下區、市中區區域購房限制!濟南調整購房政策!

6天內第3次拍到!濟南又現UFO

帶傘!濟南開啟「多雨模式」!冷空氣來襲,氣溫再降

精彩視頻,歡迎關注「齊魯晚報」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