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美國上億人正在瑟瑟發抖!

2023-03-24     功夫財經

原標題:此刻,美國上億人正在瑟瑟發抖!

作者:鄧新華

AI不只是對白領造成衝擊,它衝擊的是所有打工人、所有企業家。
但如果說哪個職業最應該被AI取代,那毫無疑問應該是:政客。
歷史的趨勢無法阻擋,AI取代美國政客只是時間問題。那時候,世界會有更多的企業家精神,更少的貿易戰,全球經濟將煥發出難以估量的新活力。

ChatGPT和GPT-4的逆天表現,讓無數美國白領——編輯、律師、分析師、畫家、演員、程式設計師們陷入了深深的焦慮:「看起來我的工作很容易被AI取代,我要失業了嗎?」

ChatGPT的開發者——OpenAI的研究人員估計,ChatGPT和未來用該程序構建的軟體工具,至少可以影響美國約19%的工作崗位所需執行的50%的任務。同時,80%的美國勞動力會發現,其至少10%的工作任務在某種程度上受到ChatGPT的影響。

人工智慧的發展水平還會快速提升,很快將遠超ChatGPT現在的水平。美國起碼有上億的工作崗位將要重構,白領們已經在瑟瑟發抖。

1 AI衝擊的是所有人

千萬不要以為AI只是對白領造成衝擊,它衝擊的是所有打工人、所有企業家。

OpenAI在研究中給出兩份表格:

看了這兩份表格,你是不是覺得,你是體力勞動者,所以你不會受到衝擊?

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就被你的幻覺欺騙了。

目前,AI看起來對白領的替代性最強,那只是因為,用一個AI,可以少雇幾十個白領,這經濟性很高。但這不意味著藍領的工作就不會被AI取代。因為,經濟性是不斷擴展的。隨著AI的進一步發展,那時候用機器人取代藍領,也將會經濟性很高。藍領沒有任何可以高枕無憂的理由。

在美國,白左推動的特權工會,嚴重限制了企業的發展。曹德旺去美國辦廠,就向美方提出:我的工廠不准有工會,否則我就不辦廠了。而使用機器人可以繞開特權工會,藉助AI的發展,美國完全有可能實現製造業回流。印度工人的工作被美國的機器人取代,將是很正常的事。

總之,人類將見證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工作崗位重構,以及全球經濟重構。幾十億人將捲入其中。失業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失業以後,不知道新工作在哪裡。每個人都應該擔憂一個問題:「我要重新學習什麼,才能不被AI淘汰?」目前沒有人有答案。

根據歷史經驗,工作崗位重構以後,必然會增加許多新的工作崗位。只是,這些新工作崗位還不知道是什麼。正因為這是未知之境,所以就更需要企業家有足夠寬鬆的環境去自由探索 。

接下來的全球大國競爭,就是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的競爭。尤其是對於美國、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如果企業家不能用極快的速度去創造新的工作崗位,那就會影響到幾億人的飯碗……

反過來,誰能讓本國企業家不受束縛地解決這個大問題,誰就能在大國競爭中處於非常優勢的地位。

美國在AI方面是走在前面了,但在創造新工作崗位上,它真的有優勢嗎?非常值得懷疑。

要知道,美國有大量的白左,白左的最大愛好就是限制美國民營企業的經營自由,這等於是把機會拱手讓給別國。

民營企業的發展環境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像AI這東西,靠政府砸錢是很難砸出來的,只能依靠民營企業去發展。畢竟,民營企業才有足夠敏感的市場嗅覺和高效的執行力。

你能想像,靠川普、拜登這種老邁政客砸錢,能砸出阿爾法狗、ChatGPT來嗎?當然不可能!美國這幾年在AI領域的幾大突破,都離不開谷歌、微軟等民營企業巨頭的作用。

對於其他國家來說,萬幸的是,美國白左的人生目標之一,就是和大企業「抗爭」。美國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受到過反壟斷法的騷擾。假如沒有白左的努力,美國在AI上的發展速度,恐怕會讓其他國家根本興不起追趕的念頭。

在美國白左拚命拉住美國民營企業韁繩的時候,其他國家最應該採取的做法,就是給本國的民營企業加油打氣,如此才可能趕超美國。

2 最應該被AI取代的職業:美國政客

OpenAI的表格中,並沒有列入政客這行當。

OpenAI可能認為,美國政客是選民選出來的,不接受市場的淘汰,所以比較難被取代。並且,政客手裡握有權力,他們定然極力阻止AI威脅到他們的職業。

但如果說哪個職業最應該被AI取代,那毫無疑問應該是:政客。

有人讓GPT-4寫一篇關於市場經濟的文章。GPT-4寫了一篇《市場經濟:貿易與繁榮的交響樂》。GPT-4寫道:

「想像一個交響樂團,每位音樂家和諧地演奏著他們的樂器,創造出美妙的交響樂。現在,用企業、消費者和資源代替音樂家,你就得到了一個生動的市場經濟形象。這是一個由供求的無形之手引導經濟決策的系統,創造出一個充滿活力和繁榮的環境。」
「市場經濟是許多現代社會的命脈,促進了增長、創新和繁榮。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使個人和企業能夠做出選擇,從而塑造我們的世界。」

看到AI對市場經濟如此具有激情的描述,真令人感動。

但你要是問一位美國政客,他大機率會回答:「嗯,我總體上是支持市場經濟的,但是,市場也有它的問題,所以,我主張這樣來修補市場:……」

「但是」後面,就是美國政客迎合民粹、獲取選票的各種論調了,他們靠「但是」為生。

如果AI取代政客,AI會犀利地指出:「對,市場是不完美的,但你們的方案更糟糕。所以,與其相信你們,還不如相信市場。」

不過,GPT-4自己歸類的「對GPT風險暴露最高的十個職業」中,第十名是「貨幣當局-央行」,這也是政客類行當中的一個小類了。

其實已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米爾頓·弗里德曼說過:「貨幣問題太重要了,所以不能交給央行。」這句話被中國的經濟學者周其仁誤譯為:「貨幣問題太重要了,所以必須交給央行。」

弗里德曼為何這麼說呢?因為美聯儲的政客很容易受到短期利益的誘惑,並且他們無須為可怕後果受到處罰,所以他們很容易做出錯誤決策。弗里德曼認為,不如不要美聯儲,每年固定地增發一定比例的貨幣,其他的交由市場調節。

眼前的例子是:2020年,新冠疫情在美國擴散開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大肆放水,通脹高企後,去年又開始急劇加息,矽谷銀行的破產幾乎引發新一輪全球金融危機。雖然矽谷銀行的問題暫時沒有蔓延,但誰都知道,美國金融業風險重重。

如果AI取代了美聯儲,它斷然不會在2020年大放水。它會告訴美國老百姓:放水一時爽,後面是災難。要真正解決問題,只能依靠減少干預、增加企業的活力。

歷史的趨勢無法阻擋,AI取代美國政客只是時間問題。那時候,世界會有更多的企業家精神,更少的貿易戰,全球經濟將煥發出難以估量的新活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a5c98796d956ebbf008618e3a3c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