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鄭也(化名)
1月31號,庚子年正月初七。我們申請做城關區臨夏路街道雷壇河社區防疫志願者,被分配到溝沿子進行駐點,登記來往人員。
到雷壇河社區報到的時候,發現社區的工作人員已經取消休假全部到崗,每個人都在忙碌著——有的在不停地打電話,落實外地來蘭人員登記;各種數據整理上報;上情下達、下情上達……
社區書記剛從轄區企業借來了一批防護眼鏡,忙著分發給一線的工作人員,一邊還在打電話,落實宣傳需要的小喇叭……
雷壇河社區住戶3000多戶,已經排查了一半,剩下部分要在今天和明天兩天內完成,所有的社區工作人員都忙得像陀螺一樣。今晚對他們來說,恐怕又得是一個不眠之夜了。
雷壇河社區對三不管樓院一共布控了三個點位,我們的工作是在雷壇河98-143號位置駐點排查登記來往人員,宣導防疫政策。我們一邊不停地給周邊消毒,一邊勸沒戴口罩的群眾戴上口罩,詢問來往群眾「請問,您是這裡的住戶嗎?」「請問您是從哪裡來這裡的?」提著皮箱的人員要重點盤查登記。
其實各個街巷,社區都已經張貼了宣傳單,宣導國家防疫政策,我接觸到的群眾也都積極配合。
疫情來臨,守望相助,而社區的工作人員恐怕是除了醫護人員以外,站在最一線的一群人了。他們不僅需要入戶排查,還得在人群出入多的點位布控,所有的落地宣傳工作也是他們在做。
社區書記的年三十是在辦公室度過的。他的辦公室里堆了好多麵包和方便麵,方便所有加班加點的工作人員取用。
親歷到一線,我們發現,其實國家已經啟動了防疫的很多措施,儘管還有很多地方沒有那麼到位,但是能想到的,能做到的,都已經做了。
親歷到一線,我們增加了很多信心,大家只要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注意防護,疫情是可以戰勝的。
記者手記:
他們沒有警服、救援服、隔離衣,只有一支最普通的口罩;他們沒有執法證、資格證,只有一張居民都熟悉的面孔;他們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負責看好轄區居民;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更沒有矯情,他們就是來自街道、社區的基層幹部,是疫情面前的逆行者。
如果他們通過電話、微信、上門、卡點排查等方式,或者詢問有無湖北武漢返鄉人員,打擾了大家,請您一定理解和配合!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趙雨欣 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ZodAHAB3uTiws8KTZU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