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能徹底治好嗎?會不會發生復發?

2019-12-27   家庭醫生在線網

出現心房顫動,患者卒中和死亡風險較高,而通過口服抗凝藥物,可以大大降低這種風險。抗凝藥物是預防房顫病人血栓形成和血栓脫落栓塞的必要手段,可以說是房顫患者的「常備藥」了。不過,抗凝藥物種類繁多,房顫患者應該如何選擇?

抗凝治療需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梁少蘭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採訪時表示,房顫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抗凝藥物的治療,需要通過CHA2DS2-VASC評分來決定。CHA2DS2-VASC評分男性大於等於2分,女性大於等於3分的患者,應接受抗凝治療。

「對於不同類型的抗凝藥物選擇,最新指南推薦,瓣膜性房顫患者及終末期腎病透析的房顫患者使用華法林抗凝治療;非瓣膜性房顫患者首先推薦新型口服抗凝藥。」

梁少蘭進一步介紹說,「華法林是傳統的抗凝藥物,雖然它的療效確切,但效果容易受到遺傳和環境因素,如飲食情況等影響,因此用藥期間需要規律監測凝血指標INR。另外,現在也推出了很多新型是口服抗凝藥,比較常用的有達比加群、利伐沙班,這類藥物安全有效,且不需要常規監測凝血指標。」

梁少蘭稱,目前達比加群和利伐沙班已經進入醫保,大大減輕房顫患者抗凝治療經濟負擔。另外2019年美國AHA/ACC/HRS的房顫指南,不推薦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應用於房顫卒中的預防。

需要強調的是,抗凝治療一定要有專科醫生指導,抗凝過度可能導致出血,抗凝強度不夠則沒有治療預防腦卒中的作用。

房顫能徹底治好嗎?

如果堅持服藥治療,房顫能不能治癒呢?梁少蘭回答說,房顫能否治癒,主要看患者房顫的基礎疾病情況及治療方法的選擇。

「房顫的病因很多,不同基礎疾病的房顫,療效和預後不一。例如是急性電解質紊亂、甲亢等引起的房顫,治療電解質紊亂糾正,甲亢得到控制以後,房顫有可能好轉甚至治癒。」但對於大多數的房顫患者,房顫更多是一種慢性疾病,單純的藥物治療不能治癒房顫,且復發率高。」梁少蘭指出,目前房顫的非藥物治療,例如射頻消融手術,球囊冷凍手術等,讓患者有了更多治癒房顫的機會。

說起射頻消融,很多人並不陌生。射頻消融術是目前治療各種類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臨床廣泛開展應用。簡單來說,射頻消融是通過介入微創的方法,到達心臟內進行標測,找到心律失常發作的異位起源點或者異常傳導通道,進行消融治療心律失常。

目前房顫射頻消融的術式主要是肺靜脈電隔離。射頻消融術適用於大多數房顫患者,治療的效果視患者房顫發作的時間長短、左房大小、基礎疾病不同而有所不同,總體的復發率大概在15%-35%左右,其療效顯著優於藥物轉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