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滿大街的騰勢D9,該慌的到底是誰?

2023-10-24     汽車扒一扒

從用戶疊代以及財富變化的角度來看,騰勢D9是我認為中國MPV市場中最具有「導向性」的產品。

其不僅僅完成的是BBA用戶群體的升級,還刺穿了過去MPV市場「價高質低」的傳統銷售局面,所以從終端銷量來看,無論是C端還是B端的接受度都相對較高。

尤其是B端市場,各大租車平台都能輕而易舉的租到騰勢D9,這對於公車市場來說是一種巨大的顛覆。

因為在過去,租車公司大面積採購的是別克GL8,事實上GL8的大部分銷量也流向了B端市場,說明這是一次產品定位、設計、形象刻畫以及用戶接受度的一次重大成功。

C端還是B端市場,只要成功一個,就是對企業最大的肯定。

我們過去聊過,高端、舒適、具有公務屬性的MPV產品消費需求其實都拿捏在40歲-50歲的消費階層手中,這些消費者占據了社會巨大的財富,並且對產品的要求開始向行政、家用需求轉變,且明確度非常高。

這一批願意加價選擇埃爾法的用戶群體,就是掌握社會核心財富,並且深受豐田品牌價值、保姆車效應影響的70後、80後用戶群體。

但伴隨著智能化、電動化的迅速崛起,以及70後的逐步退出消費市場,未來的消費格局主流控制者必然是80後乃至90後消費者,騰勢D9在產業板塊上的成功,也離不開這些全新一代消費者的支持和認可。

所以從大盤上來看,騰勢D9月均破萬的銷量是成功的,當然目前對豐田埃爾法來說,還沒有造成直接的衝擊。

原因很簡單,埃爾法一直都不是一台大體量車型,每年配額有限,即便是面對騰勢D9的強勢分割市場,埃爾法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量也不變,因為供應量本身就不大。

所以我們此前分析騰勢D9會撼動埃爾法的地位,屬於掩耳盜鈴。

相反,高端的MPV才是最應該感到壓力的,比如說賽那、已經價格崩盤的嘉華、想要通過硬盒包裝打造出來高品質的GL8艾維亞系列,這些車型在騰勢D9面前將會受到巨大的衝擊。

一方面,這些車型是典型的國產車型,肩負走量的重任,但從結果上來看,騰勢D9已經嚴重瓜分這些國產合資MPV的市場份額。

騰勢D9很有效的在銷量上逼近了別克GL8,值得一提的是騰勢D9的單車均價超過了42萬,遠遠超出別克GL8,從用戶畫像上來說是一次再突破。

而賽那、格瑞維亞、奧德賽、威然等傳統燃油MPV銷量已經被騰勢D9甩開雙重差距,用戶消費實力、銷量兩個角度都不被人所看好。

另一方面,騰勢D9搶占電動化高位,通過號牌、購置稅、體驗感三個角度迅速雕刻中國品牌核心價值競爭力,無論是在平順性、科技感、舒適感還是空間表現力上,都要遠遠超過同尺寸的MPV車型。

MPV用戶群體其實更加「刁鑽」一些,其不僅僅要考量品牌,還要從核心的產品力、使用場景、是否和行政用車需求建立緊密聯繫,這些都是一台高端MPV成功的核心關鍵。

當然,我也不認為騰勢D9會和高山、夢想家扭打在一起,雖然這是一個難以繞開的話題,但擺在客觀面前的事實是,中國MPV需要第二台、第三台騰勢D9,來填充不同需求、不同品牌高度、對審美有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MPV這個市場板塊太大,30萬以上的市場中依然被外資MPV主導,單單靠騰勢D9還無法建立起高品質的中國MPV出行市場。

所以越來越多中國企業的加入,從產業板塊來說一定是將使用體驗感交付給用戶,進一步加劇外資品牌壓力,調整40萬以內MPV良性發展規律,至少GL8、賽那無勇氣加價。

長遠來看,埃爾法這種MPV想要在國內市場賣出天價,在90後用戶執掌財富的那一刻開始,豐田所謂的保姆車神話,將會徹底崩塌, 中國的汽車文化以及消費意識,將會回歸到「中國製造」為上的基本面,外資想要收割市場的權利將會不復存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9c1a3428dd869b2e4bf0e1bf7a8f8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