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出北約?法國反手扇美國一耳光:打的就是你

2019-07-13     大國前沿

作為美國自獨立戰爭以來的「親密夥伴」,美國獨立運動的主要「盟友」,自冷戰開始的「戰略夥伴」,冷戰後親密的「可靠同盟」,美法兩國從1776年開始就從未停止互相坑害。先是美國文化輸出把法國國王送上了斷頭台,後是戴高樂拋售美元怒退北約。而在不久之前,美國人又在打的如火朝天的利比亞戰場,發現了「親密夥伴」的蹤跡。

美國支持的利比亞政府軍在上個月對的黎波里附近反對派武裝的突襲行動中,繳獲了4枚美製的「標槍」FGM-148型反坦克飛彈。然而,從飛彈出售的序列號等相關信息來看,本次被繳獲的美國飛彈是此前出口向法國陸軍,用於更新法軍反坦克飛彈的產品。

2010年7月,法國國防部與美國簽署了FGM-148「標槍」飛彈的採購協議,決定從美國採購260枚FGM-148「標槍」飛彈和76套CLU發射器,很可能正是本次繳獲標槍飛彈的來源。

作為美國現代步兵反坦克飛彈科技集大成之作,FGM-148「標槍」飛彈是美國第一款真正實現「射後不理」技術的反坦克飛彈。在此之前美軍裝備的BGM-71「陶」式飛彈和FGM-77「龍」式飛彈都嚴重依賴射手持續引導。在面對裝甲集群衝擊式,發射單位一經炮口火光和后座煙塵暴露後幾乎一定會遭到坦克火炮、機槍攻擊。即使在加固掩體中可能會倖免於高爆彈、機槍彈直接命中,也難免會被爆炸的劇烈煙塵遮蓋視野,從而失去對飛彈的引導。

而「射後不理」的FGM-148則不存在這一問題。只要射手能夠在發射前鎖定目標,一經發射就可以馬上脫離,返回掩體。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命中率,也保證了戰場上反坦克射手的存活機率。

FGM-148有著自己的「獨門絕技」,也就是「攻頂」攻擊模式。相比於常規反坦克飛彈直接打擊坦克正面,難以穿甲的尷尬情況,FGM-148飛彈雖然也難以擊穿有著厚重爆炸反應裝甲、非爆炸反應裝甲和間隙夾層的坦克主裝,卻可以通過攻頂攻擊完美發揮自身800毫米婆甲戰鬥部的實力。

即使是99式主戰坦克,炮塔頂部裝甲也能以抵禦800毫米破甲戰鬥部直接命中,只能依靠雷射對抗設備來在發射前破壞飛彈的瞄準。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坦克,除了通過煙霧彈發射器做最後抵抗外,幾乎毫無辦法。

然而,即使是對於缺乏訓練的利比亞政府軍來說,4枚反坦克飛彈也並不是太大問題。同樣缺乏訓練的反對派武裝很難有效的保管和使用這一高精尖的武器裝備,也很難發揮其作戰效能。即使是損失4輛坦克,對於利比亞政府軍的規模來說也並非嚴重打擊。

本次事件的重點並非在於4枚飛彈能夠造成多大傷害,而是隨後可能出現的14枚,40枚甚至更多的飛彈。以利比亞政府軍的水平,即使僅有半數飛彈能夠有效發射,法國在換裝MMP飛彈時淘汰的上百枚FGM-148也可以重創其裝甲部隊,而利比亞薄弱的軍事工業也難以維修和製造裝甲單位,其損失可以說是永久性的。

對於美國來說,利比亞裝甲部隊的損失反而並不重要。美軍從來都不缺備用坦克。大量退役的M-60主戰坦克和備用的M1主戰坦克完全可以補充利比亞的損失。然而,如果法國決心要在利比亞戰場上橫插一腳,和美國作對,即使提供了再多的坦克也難以根除隱患。而德法兩國在歐盟成立後的利益也基本綁定,雙方關係前所未有的密切,法國的介入很可能也代表著歐盟的態度:不和美國走一條路。

對於嚴重依賴北約歐陸國家作為前沿基地的美國來說,歐盟如果和美國決裂,自然也意味著對俄羅斯的地理優勢不復存在。從冷戰時期開始,歐陸國家就一直作為美國的空軍基地、飛彈基地以實現對蘇聯的打擊。

蘇聯和俄羅斯基本僅有洲際飛彈能威脅到美國本土,而美國卻可以通過數量龐大的中程飛彈直接轟炸莫斯科,這自然是蘇聯和俄羅斯都難以接受的。而對於歐洲來說,即使常年的非軍事化導致了嚴重的武備鬆弛,龐大的戰略縱深和強悍的工業能力也完全可以保證對俄羅斯的基本國防,自然不需要過於依賴美國。

對此,美國只能一次次重提北約軍事一體化,試圖通過俄羅斯的軍事威脅來迫使歐盟國家繼續綁在美國戰車上,從而保障美國的戰略優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9-J_msBmyVoG_1ZmI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