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我,別再保護自己了,那是在害你

2023-03-05     有意義的旅途

原標題:答應我,別再保護自己了,那是在害你

親愛的讀者們好,我是嚴春,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個我領悟到的一個非常反常識的觀點。

當時我是無意間思考中悟到的,我覺得這是個比較新穎的,有著深刻內涵的觀點,並且它能啟發我們建立一種正確看待一生中成長與提升的態度,會對我們的個人成長起到不錯的幫助。

我將這個觀點總結為了一句話就是。「保護是為了避免傷害,但保護實則才是最大的傷害,傷害其實才是最大的保護。

你是不是覺得有點刷新三觀?為什麼說傷害才是保護,保護才是傷害呢?我提個關鍵詞你就能逐漸理解了。

那就是「溺愛」。

我們都知道父母溺愛孩子是不對的,因為孩子會被寵壞,長大會慣出一聲病,反而害了孩子。

你看,這其實就是一種隱的傷害,但這種傷害是在愛的名義下實施的,而這種愛體現在現實中的具體行為有如:孩子害怕蟲子,父母會因為愛孩子就會保護孩子,不讓蟲子接近孩子,但孩子長大成年了仍然會害怕蟲子,留下個難以克服的心理問題。

或者孩子從小愛吃糖,父母就會為了讓孩子開心或者哄他就經常買甜食給他吃,但孩子長大後卻因為總吃甜食經常牙疼還長了很多的蛀牙導致牙齒長的非常不美觀。

這就是一種傷害,只不過當時我們看不出來,而且這種傷害會在未來顯現,以及面對我們的好處讓我們誤以為沒有危害,但其實我們錯了。

古人有句名言: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良藥很苦,讓人難以下咽,會讓你感到情緒上的痛苦,但這種苦是為了你的身體健康。

有人好心對你進行言語上的警告和勸阻讓你不快和生氣,但你要是聽進去了,就能使你的行為引導向正確的做法。

但問題在於我們很多時候總是拒絕這些好處,一方面因為我們只看到了面對我們的傷害,沒看到背後隱藏的好處,另一方面我們為了維護自我的自尊,要面子而排斥這些東西。

在我們日常個人對自己的心理與行為也是如此。

我們每天每時其實都在迴避一些讓我們恐懼和不快的東西,這些東西讓我們焦慮、恐懼和不安,我們不願面對,只想儘量避開,好讓自己處於一種安全熟悉的環境中,但正是這種看似是保護自己的行為,卻阻斷了我們的成長與提升,所以我們其實是在傷害自己。

所以,有些看似是愛你為你好的東西其實最終反而會害了你。

很多看似是攻擊你傷害你的東西其實才是對你的保護和愛。

我們要學會具備這個意識並懂得分辨它們到底哪個是傷害哪個是真的保護,這一切也為了使自己不斷成長,而變得更好。

(點個關注吧,我是嚴春,專注有價值的文章)#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7f8721631a55e892802eff5eec1b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