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聰明不聰明,看小手動作,0-12個月娃精細動作發展及訓練方法

2022-08-21   京媽說

原標題:孩子聰明不聰明,看小手動作,0-12個月娃精細動作發展及訓練方法

前蘇聯心理學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智力發育體現在手指尖上。

常聽說「心靈手巧」,孩子雙手活動時需要調動大腦多個功能區。手部動作的完成,需要有一定的手眼協調能力,還涉及視聽覺、觸覺的發展,同時給大腦不斷地「刺激信號」,促進神經元之間的聯結,而聯結越多則說明大腦發育越聰明。

來源於《新生兒大腦皮層發育》

精細動作,是指手和手指的運動、手眼協調操作物體的活動。

在嬰幼兒時期,精細動作發展迅速,發展特點是:從雙上肢整體的運動開始,逐步分離出單側上肢、手掌、手指的獨立運動,並在感知覺的參與、協同下,由「含混地趨向運動」逐漸形成「目的清晰、指向明確的選擇性動作」。

在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的過程中,不同月齡段的信號不同。接下來京媽就來說說0-12個月寶寶的精細動作發展及家長如何幫寶寶訓練。

1-3月齡:上肢聯動階段

1月齡:握持反射明顯,大人用手指觸碰寶寶手掌,寶寶會握緊拳頭。這是正常表現,是一種新生兒原始反射。
2月齡:把撥浪鼓、手搖鈴等玩具放入寶寶手掌中,他能握住手柄數秒。
3月齡:寶寶平躺時能把雙手放在胸前中線位置,握在一起,有看手、玩手的表現。

【訓練方法】:

撫觸按摩:每次洗澡後可以做全身撫觸,包括小手;平時可經常做手部按摩訓練,輕輕按摩掌心、輕撫並揉捏每一根手指。

不要戴手套:有家長擔心寶寶撓臉,會給娃戴手套,不僅不利於雙手的發育,還可能因手套線頭纏繞手指而發生危險。勤剪指甲、勤洗手,衛生也能避免撓傷自己。

玩具刺激:手搖鈴、撥浪鼓等,剛開始大人搖晃給寶寶聽,鍛鍊視聽覺的發育;滿月後,可以把手搖鈴放在寶寶掌心,鍛鍊抓握,並感知有晃動時發出的聲音。

4-6月齡:手掌動作為主階段

4月齡:把手搖鈴放在寶寶手中,他會抓握、注視並主動搖晃幾下。
5月齡:能主動抓取近處物品,主要用尾三指和掌心去抓握。
6月齡:能用手掌橈側一把抓住較大物體,可以把弄、抓起一塊積木。

【訓練方法】:

吃手:這個階段寶寶很喜歡吸吮小手,不用擔心,這是他初步探索世界的一個方法,記得幫寶寶勤洗手就可以了。

感觸不同材質物品:可以讓寶寶觸摸柔軟的口水巾,不同材質玩具等,體驗不同觸感。

鍛鍊主動抓握:讓寶寶躺著或靠坐,抓取周圍的玩具、物品等。

玩具刺激:比如音樂健身架、手抓球等。

7-9月齡:手指動作為主階段

7月齡:寶寶在擺弄一塊積木時,會同時拿取前面的第二塊積木。
8月齡:開始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取較小的物體,比如木製小球。
9月齡:能用拇指和食指對捏小物體,能雙手對敲積木。

【訓練方法】:

抓木珠:準備一個小碗,一些彩色木珠,讓寶寶練習抓進來,訓練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追泡泡:一個大人吹泡泡,另外一個大人扶著或抱著寶寶追泡泡、抓泡泡,鍛鍊視覺追蹤能力、動作協調性。

蓋蓋子:教孩子打開-蓋上盒子的蓋子,然後盒子裡藏上小物品,搖晃給寶寶聽,再引導寶寶打開蓋子;後面還可以用不同瓶子的蓋子做教材。

益智玩具:小鼓(發展手部動作的協調性)、指撥類玩具(如玩具電話、串珠玩具、積木小房子等)、多面體積木玩具等。

10-12月齡:手眼協調初級階段

10月齡:寶寶能用小手握住線或繩,拉動所牽引的玩具。
11月齡:在大人示範下,能推動小玩具車行進。
12月齡:自己會把爆米花等較小的東西放入杯子或碗等容器里。

【訓練方法】:

指出來:陪寶寶看繪本時,可以引導寶寶指出熟悉的物品或動物,看全家福,可以讓寶寶指出不同的家庭成員,陪玩時還可以讓寶寶指出他喜歡的玩具、他常用的物品,帶寶寶出去玩,可以指出汽車、大樹等。

益智玩具:比如 打擊類樂器、多面體積木玩具 等,都能訓練手部精細動作能力。

你家寶寶在一歲內,經常玩的玩具有哪些?最喜歡玩的玩具是哪個?都歡迎來分享和推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