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公號的資料,日本有名的軍事雜誌《世界艦船》,刊登了關於福建號航母戰力的解析文章。日本的雜誌把我國第一艘福建號航母與美國福特號航母進行了對比,而且數據掌握得極其精確,就連航母的能載多少戰機,載什麼樣型號的戰機,都能推算出來。認為福建號航母彈射噸位是45噸,超過美國福特航母,福特號彈射噸位是42噸。
如此精準地分析,翔實的數據資料,難怪網友質疑。
如果單純當軍事信息看,看不出什麼問題。但如果帶著「日本如何得到數據資料」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讓人懷疑。
關於我國第一艘彈射型航母資料,網上根本沒有,而且三條彈射型滑道一直被黑色的棚子罩著,雖然下水,但還沒建造完。別說外國人,連我們都不太清楚具體數據,日本是怎麼得來的?
大型武器裝備的數據資料屬於軍事秘密,除非是外銷型軍售商品,否則具體數據不可能被公布。
日本雜誌得到如此翔實的數據資料,無外乎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模型或者照片推測出數據。在我國車展上,日本人就拿著尺子量中國產汽車尺寸。不排除日本的數據是推算出來,但從這本雜誌掌握的數據看,又不像推算。二是通過「內鬼」獲得相關機密數據。
今年從媒體資料看到,日本策反的間諜被我GA部門抓獲的不少,比如隱藏在我官媒的董某某就是日本間諜。有資料說,日本在中國間諜很多,有資料說十幾萬,還有人說有20多萬。無論多少,日本在中國沒少培養「內鬼」。連我們官媒的高官都能被策劃成間諜,還有多少重要部門裡有日本間諜呢?
日本為獲取我們機密資料,不惜投入巨資。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拍一部大型紀錄片,是和日本合作拍的,日本藉機獲取了我們大量的山川水系的數據資料。近幾年,日本人借旅遊之名,到我們地方地方私自測繪,已經引起我們GA部門的注意。
有資料稱,在我們很多重要部位周圍,會突然出現一些所謂的合資企業,或者突然就蓋起了高樓大廈,等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很顯然就是為了獲取機密資料方便。而有的地方為了所謂的GDP,根本沒有絲毫警惕。
福建號作為我國最先進的航母,從建造時就引起西方國家注意。作為我國軍事上大殺器,未來福建號必然在維護我們主權安全上發揮重要作用。所以西方國家也會想方設法獲取其重要數據資料。
現在我們有些號,為了獲得流量,不知道從哪獲得數據。無論從什麼渠道獲得,獲得流量的同時,有眼睛在盯著。
俗話說有矛就有盾。作為中國新一代航母,西方國家獲取數據資料後,就可以針對我們航母,研究打擊方式。
看了這篇公號文字,日本軍事雜誌對中國福建號航母很認可。如果單純看文字,會讓人振奮。但越看越感覺不對,我們沒有對外公布重要數據,為什麼日本先知道了?
所以是否存在內鬼,還應由GA部門查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畢竟日本在中國安插的間諜太多了,數量之龐大,隱藏之神秘,讓我們不得不防。
而且近幾年破獲的日本間諜行為很多,日本對中國間諜滲透是有前科的,所以必須排查防範。防止我們機密被日本竊走。如果出現軍事泄密事件,我們在未來戰爭中,將十分被動。日本會針對我們武器裝備,制定打擊方式。
甲午戰爭時,清朝從歐洲購買的軍艦當時在亞洲排名第一,為什麼清朝憑藉號稱亞洲第一的海軍力量,卻在與日本的甲午之戰中失敗呢?
因為日本早在戰前,日本間諜對清朝的軍艦數據、訓練情況以及清軍狀態摸得很透。從而確定,清軍雖然擁有強大的軍艦,但戰鬥力不一定行。正是這種不對等的情況下,日本與清軍作戰,心裡有了底數,打擊也更有效。
甲午之戰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恥辱,我們不能忘記。所以無論到什麼時候,都要警惕日本,特別警惕日本對中國滲透。
如今日本對中國的滲透很嚴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絡搜索就會發現。隨著中國崛起,日本擔心中國對其構成威脅,依然有打敗中國,繼續占領中國的企圖。前段時間,網上傳出日本「換國」文章,看後會發現日本險惡意圖。所以中美之戰難說,中日必有一戰。
面對中國壯大,日本早就針對中國做好軍事戰爭的準備。不要以為日本與我們經貿交流很廣泛,現在日本站隊美國,對我們發起「晶片戰」,禁止先進晶片出口中國。
日本還叫囂「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對台灣覬覦已久,根本不想看到中國完成統一。在我們梧桐時,日本必然會武力介入,中日之戰不可避免。
日本已經對我們磨刀霍霍,而且為了戰爭準備,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獲取我們秘密資料。操縱隱藏在中國的間諜,對中國進行戰略層面的秘密資料,想方設法獲取中國軍力部署、軍事裝備等秘密。
無論福建號航母的數據資料是「內鬼」泄露,還是日本推測得出,我們必須高度警惕日本,防範日本,全力做好應對日本的戰爭準備。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