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警方緊急提醒:趕緊刪除!

2023-05-22     河南經濟報

原標題:多地警方緊急提醒:趕緊刪除!

密聊貓、紙飛機(Telegram)、

蝙蝠、事密達、海鷗……

近日,

這幾款加密通訊軟體

頻繁出現在

各地警方公開發布的通知中!

各地家長被要求

檢查孩子手機中

是否裝有上述軟體——

這些軟體被指

為犯罪分子銷毀犯罪證據

提供了便利。

比如, 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公眾號5月16日發布消息稱,密聊軟體因其加密通訊的私密性強, 尤其是「閱後即焚」的功能,為犯罪分子銷毀犯罪證據提供了便利,使密聊軟體成為「灰色地帶」。

南京市公安局表示,如今,犯罪分子將伺服器從境內轉移至境外,將通訊工具從大眾軟體改為境外密聊軟體或境內小眾聊天軟體,將作案設備從傳統「偽基站」改為使用「貓池」(Modem pool)、GOIP 、多卡寶、VoIP等。這類利用新空間、新設備實施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技術性極強,增大了案件查辦的難度。

南京市公安局提醒,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不法分子在密聊軟體上通過花言巧語哄騙未成年人提供個人信息等內容,使其成為違法犯罪行為的「幫凶」,甚至犯下「幫信罪」。

什麼是「幫信罪」?

所謂「幫信罪」,即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2015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增設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對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網際網路接入、伺服器託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與其類似, 福建福州、甘肅蘭州、廣西、山西等地警方也分別發布了類似通知要求家長檢查孩子手機,若發現上述軟體立即卸載。不同地方通知家長檢查軟體的名單略有出入。

此外,也有個別地方通知稱,「如果發現孩子已經安裝(上述軟體),要高度重視,告知其危害,並帶孩子到最近的公安機關查清孩子是否有從事違法犯罪的情況。」

此外

比起「幫信罪」

更加常見的

是網絡詐騙

以下詐騙套路針對學生群體

請家長們注意

針對學生群體的

網絡詐騙套路

免費皮膚「大陷阱」

現在很多小孩玩遊戲,特別在意「皮膚」。於是有騙子打著「免費贈送皮膚」的旗號,利用小孩子單純的思維,以及不敢與家長溝通的弱點,誘導孩子偷用家長手機進行轉帳操作。

各種主動來搭訕,說有免費的皮膚可以領取,隨後讓你先掃碼、再解凍的,統統都是騙局!

紅包返利「殺魚盤」

騙子通過某短視頻網站、微信等渠道發布紅包返利虛假信息,很多小學生就會信以為真,被拉入群。

騙子先以高額利益為誘餌吸引,然後以手續費、轉帳費、紅包費等多種藉口騙錢,當騙局被識破,就馬上將對方刪除或拉黑。

假「解除防沉迷」騙錢財

現在很多孩子在家時間多,想玩遊戲卻又受到「防沉迷系統」的限制,總想找個辦法破解。於是騙子就以解除遊戲防沉迷為由,通過螢幕共享等手法,欺騙未成年人獲取其親屬微信或支付寶帳號及支付密碼,進而對綁定銀行卡財產實施轉帳、騙取錢財。

假明星發「假福利」

現在很多小朋友喜歡追星,特別相信偶像的話。騙子們一般會分工合作,或一人扮演多個角色,有的冒充明星,以免費送福利為誘餌;有的扮演經紀人或粉絲群主,誘騙學生把父母手機拿來,一步步進行詐騙。

常見的詐騙方式還有偽裝明星要求粉絲應援打榜、進入明星粉絲群收費等形式。

網警提醒

現在的騙子連大人都難防,

更別說心智還不成熟的孩子了。

如何有效避免遭受網絡詐騙呢?

請老師、家長們注意以下幾點

1.經常對孩子上網課使用的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進行檢查。建議僅保留上課必須要用到的APP,把其他無關的遊戲、社交、支付類等APP軟體全部卸載。

2.加強對孩子的反詐騙教育。對來歷不明的電話、簡訊、連結一律不看、不理、不點;不要理睬網絡上故意搭訕的陌生人,不要貪圖小便宜,輕信中獎、賺外快等說辭;對於任何理由的轉帳、匯款要求,堅決不聽、不信、不轉帳。

3.家長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機、銀行卡等物品。不要讓孩子知道支付密碼或修改密碼,不要將支付APP設置為免密支付,以免其受騙後大額轉帳匯款。同時,也要關注孩子自己的微信帳號、支付寶帳號的餘額。

4.家長們有時間也請放下手機,多多陪孩子學習、讀書、玩耍,用充實的生活代替玩手機。一旦發現孩子被騙,請立即保留證據,報警處理!

(來源:澎湃新聞、廣州日報、南京警方)

沐林|編輯

河南經濟報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6c9e6bc39d1cb4b4f175c111ce46e33.html

















河南發布通知

202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