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園:父親的最後七年

2024-10-24     河南日報

父親的最後七年,是在安陽市曙光路與惠苑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家民營養老院度過的。每天上下班途中,我正好路過那裡,順道看看80多歲的老父親,心裡滿滿的幸福。

2003年母親去世後,一向開朗堅強的80歲的父親陷入了極度痛苦之中,逢人就說一句話:「我沒有家了。」當時的鄰居大爺大娘們都議論說:「估計這老頭活不過一年了。」是啊,父親和母親已經相濡以沫共同度過了60多載的風風雨雨,嘗盡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一朝別離,陰陽兩隔,自然內心痛苦不堪。可是作為兒子,我怎麼能忍心看著父親如此煎熬、如此痛苦、如此老去?如何讓父親安度晚年、健康長壽,就成為我和哥哥以及姐姐的頭等大事。在最初的輪流伺候期間,我曾經嘗試把父親接到我家居住,但客觀上我和妻子都要上班,時時刻刻陪伴父親也不現實,一旦父親走失就是最大的不孝。經過反覆與哥哥姐姐溝通商量,我們就決定讓父 親 到安陽市的養老院生活。我和妻子考察了市區的多家養老院,最後選擇住進了位於曙光路與惠苑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家民營養老院。入住養老院那天,父親看到養老院裡住著許多的老人,這些老大爺老大娘又給予了他熱情的照顧,大家又是說又是笑,他也顯得特別高興。半年之後的春節期間我回到老家,鄰居大爺大娘們都圍著我問父親的情況,我說 : 「請大家放心,俺爹在養老院生活得很好。一是吃得很好,一星期之內每天中午的飯菜不重樣;二是住得很好,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三是乾淨衛生環境好,老人的衣服髒了隨時換洗,房間裡沒有異味。最關鍵的是老人們共同住在一起,共同語言多,每天說說笑笑,非常開心。」大爺大娘們聽了我介紹的情況,都感到父親住進養老院生活是比較正確的選擇。

父親的一生雖然艱難坎坷,但他始終保持樂觀向上,從不向困難低頭。有一次父親70多歲了還要到很遠的地方掙錢做生意,我勸他不要再東奔西跑掙錢了,他很生氣地說:「難道讓我在家等死嗎?」父親這種不知疲倦、不知老矣的奮鬥精神一直鞭策著我努力工作。他一輩子愛唱戲愛拉二胡,剛住進養老院的時候,還能拉二胡,時不時拉上一段,後來年紀越來越大就拉不好了。父親一輩子嗜書如命,讀起書來往往通宵達旦,我就經常給他送書送報,他每天默默閱讀,也很開心,後來因視力漸弱讀不了我就念給他聽,有時候我就給他講笑話,逗得他大笑不止,甚至高興得流淚。每到周末我就拉著他一起到附近的澡堂洗澡,用香皂給他打了一遍又一遍,他有時還埋怨我浪費東西,用眼瞪我。就這樣不知不覺中六年過去了,父親的身體也越來越差。有一天,在老家經營超市的姐姐來到養老院看望父親,父親卻說不認識她,姐姐說:「我是您的親閨女愛珍啊,您怎麼不認識我了呀?您是不是因為這一段時間我沒有來看您就對我有意見啊 ! 」說著說著,姐姐就傷心地哭了,她沒有想到父親真的變老了,老的連自己的親閨女都不認識了。其實姐姐不知道,86歲高齡的老父親已經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這個時候的老父親已經把自己過去的一切忘得一乾二淨,包括曾經與他一起度過了60多年難苦歲月的母親姓啥叫啥都不記得了。

看著父親日漸消瘦的身體,我的心裡常感到一陣陣酸楚。2010年夏天最熱的時候,父親已經不能行走,我強烈地意識到,留給父親的日子不多了,我就把父親送回老家。我們姐弟三人輪流陪在父親身邊伺候,由於天氣炎熱, 我們每隔 幾個小時就給父親擦一回身子。最大的問題是父親已經喪失了吞咽功能,我們就根據醫生的囑咐用注射器往父親的嘴裡打奶粉,就這樣維持和延長父親的生命。到了這年的7月23日傍晚,87歲的父親靜靜地走了,永遠地離開了他熱愛的故土和孩子。如今兒子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可「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的心中只能留下無限的思念 和 不盡的感嘆。

儘管父親的最後七年還算比較幸福,但沒有讓父親在我的家裡養老到底還是有點懊悔,每每想到這裡,我的心裡就非常難受。願父親和母親在天上原諒兒子的不孝,忘記塵世的憂傷,永遠開心,永遠快樂。(張開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68e1a0a73910af0513e6c8fc77c8a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