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轟-20問世,西方各國會是什麼態度?美國:真的追不上了!

2024-09-19   三金武器說

中國「轟-20」問世,不少網友想要了解西方各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態度?對於這件事情,甚至美國媒體表示:真的追不上了!

「轟-20」是中國首款隱身戰略轟炸機。根據已披露的資料,它的外形設計非常接近於美國的B-2隱身轟炸機,採用飛翼布局,這種設計大幅減少雷達反射面積,從而增強其隱身性能。此外,它還會配備了先進的電子戰和反干擾系統,能夠在高威脅環境下執行任務。

與傳統轟炸機不同的是,「轟-20」不僅擁有強大的戰略打擊能力,還具備出色的戰術靈活性。

其最大航程預計將超過8000公里,這意味著:中國空軍將擁有覆蓋全球的打擊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到達任何戰略要地。以及它還可攜帶各種類型的武器,包括:常規飛彈、核武器以及最新的高超音速武器,這樣就可使它在執行戰略威懾任務時,能夠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和不對稱優勢。

並且,對於「轟-20」的問世,標誌著:中國正式進入全球戰略威懾的新時代。

作為中國「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與中國的核潛艇和洲際彈道飛彈一起,構成更加完善的戰略打擊體系。

在核威懾領域,「轟-20」能夠通過遠程投放核彈頭,有效地增強中國的第二次打擊能力。相比飛彈,轟炸機能夠在接到命令後迅速部署,並具有在空中隨時調整打擊目標的能力,這使它成為靈活的戰略工具。

在常規戰爭中,「轟-20」也將發揮重要作用。其強大的隱身和遠程打擊能力,使中國能夠在區域衝突或軍事對抗中,迅速打擊敵方的關鍵軍事設施,削弱敵方的戰鬥力。而且在執行空中巡邏、封鎖和制空任務時,它出色續航能力和隱身性能將成為中國空軍的一大利器。

隨著「轟-20」的技術細節逐漸曝光,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則表現出明顯的憂慮情緒。

美國及其盟友一向在全球空中打擊能力上占據主導地位,特別是美國的B-2和B-21隱身轟炸機,長期以來被認為:是無可匹敵的戰略武器。而中國「轟-20」的問世,打破這一局面。

首先,歐洲各國對「轟-20」的出現表現出複雜的態度。雖歐洲大多數國家並不直接與中國存在軍事衝突的風險,但中國的軍事力量增強,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歐洲的戰略部署,特別是在北約框架內如何與美國保持一致,處理與中國的關係,將是未來的一個難題。

法國、德國等國家雖對中國的崛起抱有合作的期望,但在軍事領域仍保持警惕,尤其是對於中國遠程戰略力量的提升。

在冷戰後,美國一直是全球軍事技術的引領者,尤其是在空中打擊能力上,美國憑藉B-2隱身轟炸機和F-22戰鬥機,在戰略和戰術層面上都占據壓倒性的優勢。

然而,隨著中國「轟-20」隱身轟炸機的問世,美國發現其在這一領域的技術壟斷地位正受到嚴峻挑戰。

美國軍事專家指出:過去中國的軍備發展主要集中在防禦領域,但「轟-20」的出現,標誌著中國開始向全球進攻能力的方向邁進。這對美國而言,無疑是一大衝擊。尤其是在高超音速武器和隱身技術上,已逐漸縮小與美國的差距,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實現超越。

更重要的是,美國目前的B-21轟炸機項目雖正在推進,但預計到2024年左右才能批量生產,並列裝,而中國的「轟-20」已進入試飛和測試階段。這意味著:美國在這一輪競賽中可能落後於中國。

畢竟,在軍事技術領域的較量中,時間至關重要,而美國在「轟-20」面前感到「追不上了」的焦慮正是因為中國的快速進展遠超預期。

可現實問題是——面對「轟-20」的衝擊,美國並未放棄競爭。

五角大樓已啟動多個項目,旨在提升美國的戰略打擊能力。如,美國正在加快B-21隱身轟炸機的研發進度,同時推進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發和測試。此外,還計劃進一步增強其全球作戰部署能力,通過升級現有的空中加油機、預警機和戰鬥機系統,確保在遠程打擊能力上繼續保持一定的優勢。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承認:未來,中美兩國在戰略轟炸機領域的較量將繼續加劇。隨著「轟-20」的正式服役,中國將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強的軍事影響力。而美國則將面臨如何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還要應對中國崛起帶來的軍事挑戰?

可以預見:未來的中美軍事博弈將不僅限於傳統的軍事對抗,雙方將在更多領域展開競爭,包括:太空、網絡戰以及高超音速武器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