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驍龍7+gen2真實力,用更低的頻率、更低的功耗玩出更高性能

2023-08-23     氫科技

原標題:高通驍龍7+gen2真實力,用更低的頻率、更低的功耗玩出更高性能

當友商還在跑分上不計代價、挖空心思的時候,高通已經在架構設計上玩出了新花樣,開啟了更高段位的低頻、低功耗、高性能模式。第一代驍龍8+、第二代驍龍8等驍龍旗艦系列如此,面向普羅大眾的驍龍7+gen2亦如此。

如果說前兩款旗艦系列是高通劍指安卓高端的利器,那麼驍龍7+gen2中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中流砥柱。和驍龍8系旗艦的低頻高性能配置完全一致,驍龍7+gen2全方位承襲了第一代驍龍8+幾乎所有優秀特性,從製程、架構、設計,再到各種功能應用,可以說驍龍旗艦有的它都有。在1+3+4的節能型CPU架構之下,驍龍7+gen2的Cortex-X2超級大核雖然主頻並不高,只有2.91GHz,但這可是業內公認的「甜點頻率」,能夠在滿足智慧型手機日常需求的同時,很好地兼顧了功耗和性能之間的平衡。

和驍龍7+gen2相對的是來自是聯發科的天璣8200,兩款產品都是面向2000元下的中端手機,是同一價位段的產品,但是在性能上卻有著跨代際的差異。天璣8200雖說大核主頻高達3.1GHz,比驍龍第二代7+高了不少,但可能是因為架構設計不是很合理吧,無論是性能還是能效表現都遠不及驍龍第二代7+。在安兔兔上的跑分成績天璣8200隻有88萬左右,而驍龍7+gen2在安兔兔上卻能輕輕鬆鬆突破100萬大關,完全就是旗艦的水準了。別說天璣8200了,即便是聯發科定位在3000元價位段的天璣9000在安兔兔上跑分也就剛剛突破百萬,和高通驍龍第二代7+不相上下。這還是聯發科最引以為傲的跑分部分,在驍龍7+gen2面前都沒討到什麼便宜,那麼聯發科不擅長的功耗呢,結果可想而知。

在對GPU壓力測試的GFXBench曼哈頓3.0 1080P的連續20輪測試中,首輪驍龍7+gen2和競品在GPU性能差距為18%;到第7輪差距拉大到65%;直到最後一輪,驍龍7+gen2的GPU性能輸出依然十分穩定,從始至終能效曲線幾乎持平,沒有明顯波動。而競品的GPU性能越到後面的測試下跌趨勢越明顯,最後一輪則呈斷崖態勢跌的一塌糊塗,幾乎不能完成測試。在GFX Aztec Ruins 1440P基準測試中,驍龍7+gen2的GPU能效相比競品領先25%;GFX曼哈頓3.0 1080P離屏和GFX曼哈頓3.1 1080P離屏測試中,驍龍7+gen2在能效上優勢分別達到55%和61%,可以說將友商競品秒成了渣,可見高通自研的Adreno GPU架構能效優勢非常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驍龍7+gen2採用的Adreno 725 GPU頻率只有580Hz,而天璣8200的GPU頻率卻達到了讓人恐怖的950MHz,高頻率和高性能不一樣成正比例分布,但是高頻率一定伴隨著高功耗這是毋庸置疑的。從頻率數據上就能明顯看出天璣8200的GPU功耗肯定要比驍龍7+gen2高得多,實際遊戲測試中,搭載驍龍7+gen2手機幾乎滿幀跑《原神》的功耗只有隻有5.3W,而搭載天璣8200的商用終端玩《原神》的平均幀率只能達到有47.9,而功耗卻高達6.3W。

和CPU一樣,聯發科相對高通,沒輸了頻率,而是輸在了架構,單純依靠升頻來提升性能的老路子已經行不通了,能夠用更低的頻率、更低的功耗,玩出更高的性能,這才是真實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5be82de2499bf182998b1749006e7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