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設備邊界:「雙 5G 通信共享」如何讓工作更高效

2023-06-19   少數派

原標題:打通設備邊界:「雙 5G 通信共享」如何讓工作更高效

在消費市場裡,手機是個很有趣的賽道。

一方面,廠商們覬覦著它對生活方式產生改變所延展出來的商業空間,不停創造著比它「體驗更好」的設備並鼓勵大家勇於嘗鮮——用不同尺寸的螢幕去補足生活、娛樂和工作中更好的體驗;用不同形態的便攜相機去記錄生活;乃至剛剛發布的 Apple Vision Pro,也略有深意的希望我們抽離手機這個窺視無垠世界的窗口,去虛擬現實中探索全新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這個手機不離身的時代里,廠商們也火力全開不斷革新——更強的性能、更好的螢幕、更多的形態(翻蓋、摺疊)、更勁的影像……即便手機市場已經趨近飽和,也還是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勢力想要摻一腳,不久前馬斯克還暗戳戳地「要是我來做手機怎麼樣?」。

兩面當然都好,但凡事可不總能既要還要。任何設備都有它物理形態桎梏下的使用瓶頸,越多的設備又意味著越多的上手成本,而我們總是很難接受新事物不僅因為疲於學習新的知識,更是因為難以改變舊的習慣。所以很多人樂於看到選擇更多,但在決策又時常望而卻步。

在變與不變中,我認為 OPPO 是個例外。

不同於大部分廠商喜歡避開已有的衝突去創造全新體驗,OPPO 善於正視矛盾,並從中探索融合——當大家還糾結於究竟應該擁抱計算攝影的超然呈現、還是得敬畏傳統相機還原真實的刻印時,幾個月前問世的 Find X6 Pro 用獨特但又克制的影調風格給出了一種更容易被廣泛喜愛的解決方案。而與此同時,一個鮮有人關注的細節是 OPPO ColorOS 悄悄開始了設備融合的探索。

撬起一角,ColorOS 試圖用更現代的通信技術衝破設備邊界

是滿足於一部手機走天下,還是創造更多形態的設備以在任何場景、需求下都能獲得最好的體驗,這一直是各大廠商需要協調的矛盾。在找到絕對正確的標準答案之前,我們已經看到各種各樣的嘗試和應用:同一帳號多平台同步及管理、軟體跨平台接力協作、影音投屏播放……有了這些功能加持,我們在同時持有多設備時也少了很多焦慮,同時它們各自的使用頻率也高了很多,這是好事。

但這好像預設了一個背景:手機是默認設備,當它完成不了某項工作或體驗有明顯欠缺時,我們再轉移到一個別的設備上去繼續。從實際情況來看這麼設計也沒有問題,作為基本通信設備,手機通常意味著穩定、高速的網絡連接,當我們有任何需求時理所應當是第一想要去拿起的設備。

可這也成了我們「難以改變的舊習慣」,即便我們獲得了更好的體驗,但還是經歷了惱人的決策、割裂的切換,甚至在一切開始之前,而本應該提供更大價值的「其它設備」,卻成了我們總覺得沒多大用的「替補」。

所以 ColorOS 給了一個新的建議:如果受限於通信習慣而無謂地造就了設備邊界,那我們不妨模糊通信設備的定義——讓所有設備都能通信,是不是就可以在不改變舊的習慣的同時,又能打破大家審視不同設備的刻板印象?

所以我們看到了 ColorOS 基於此洞察下所獨家自研的 5G 通信共享技術。

雙 5G 通信共享,不止是網絡共享

雙 5G 通信共享是不是手機熱點,我知道這是你第一個想要關心的問題。

無感連接

其實同平台間的熱點分享功能也已經足夠好用了,大多數品牌都已經做到了「一鍵連接」,但這還是意味著「我在用旁枝設備去彌補主設備的不足」,對於「設備平權」這個願景還是沒有產生多大影響。所以改變交互是 ColorOS 做的第一件事:登陸同一帳號且首次確認後,未來只要在同一空間內,設備間的網絡能力幾乎都能保持一致。

例如在 OPPO 最新的兩個設備 Find X6 Pro 和 Pad 2 之間,只要升級到最新的 ColorOS 13.1 系統後,完全不需要額外的系統設定,只要兩者登錄的是同一帳戶,輕輕靠近它們就可以自動喚起這個功能,且確定後一勞永逸。通過通信共享讓多設備在使用者未察覺間「緊密相連」,我認為這是 ColorOS 對於雙 5G 通信共享的基本期待。

超低功耗與高速穩定兼備

手機熱點只被視作「應急功能」而不是 WiFi Only 設備基本依賴,主要原因是它通常都會對手機功耗造成巨大負擔,後者的嚴重發熱對設備使用壽命產生明顯影響,包括明顯低於手機直連的穩定性和部分流量卡的熱點限制,都是它不能成為常態的主要原因。而 ColorOS 雙 5G 通信共享對此的改善是顯而易見的。

通過實驗室測量,相比於傳統手機熱點,ColorOS 雙 5G 通信共享在 WiFi Only 設備通過該功能訪問網絡時功耗降低超過 30%,待機狀態下更低,而傳輸速度提升最高可達 67%,可以獲得幾乎一致的網絡體驗。同時,手機的定向流量,平板設備也能使用。

而除了網絡訪問,ColorOS 的雙 5G 通信共享還支持電話和簡訊互通,無論是單號還是主副卡同用,包括通話和網絡等設置都與手機設置完全同步,不需要額外設置也能獲得一致體驗。

體驗不受設備新舊局限

普適性是 ColorOS 對雙 5G 通信共享的另一個要求。OPPO 當然不希望這個代表著設備融合的重大突破受限於最新或同期設備才能享受,畢竟諸如平板電腦這樣的設備使用壽命是遠遠長於手機,而你無需擔心手中非蜂窩設備是否會止步於當下。

雙 5G 通信共享的網絡體驗完全取決於入網設備的性能。例如我們把手機作為網絡終端,未來即便發展到 6G 網絡,只要我們的手機支持,那麼依賴它入網的非蜂窩設備將完全繼承其能力,即便它只是幾年前的舊設備。

從跨屏協作到設備融合,雙 5G 通信共享改變了什麼

我們都喜歡成為同一個品牌的消費者,因為它通常意味著交互和體驗的一致性,儘可能降低使用者的學習成本,也很大程度避免不同產品(設備)之間的割裂。在跨屏協作時代,儘管它們有相似的設計語言和系統操作,但大部分時候不同形態的產品還都只是獨立的設備,在選擇之前總得先明確自己的需求,再看什麼樣的設備更適合做這件事。

但設備融合之後,當它們的「能力」都無限趨近於一致,我們只需要考慮在目前的環境中什麼樣的產品更趁手,然後點亮螢幕就好。

所以 ColorOS 的雙 5G 通信共享不僅僅是讓 WiFi Only 設備可以聯網通訊那麼簡單,它其實是在模糊刻板印象里「什麼設備該幹什麼」的設備邊界。我們找了三個各有想法的用戶各自通過 OPPO Find X6 Pro 和 Pad 2 結合的方式體驗了一段時間的雙5G通信共享,他們或許更深有體會。

通信不受限,也是工作更自由

少數派一個很鮮明的「少數派特色」是我們大部分的員工都可以自由選擇在不同城市以遠程的方式參與工作,而且受益於較為寬鬆的公司文化,只要在不影響工作和同事協作的前提下,並不在意你選擇什麼樣的環境里辦公。所以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後,少數派編輯 Microhoo 最大感受是自由。

在通信共享連接下,平板可以獲得與手機一致且同步的通話體驗

最近到了貴州最好的季節,我也從居家辦公變成了移動辦公——但不是去咖啡館裡換個地兒繼續坐著,而是開著車往儘可能多還沒去過的地方遊蕩。既然作為少數派編輯,我肯定少不了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后座上放著除了筆記本,還有一大一小兩種尺寸的平板。我其實已經使用 Find X6 Pro 很長一段時間了,而除了攝影,它對我幫助最大的其實還有它超強的信號接收能力,在很多我車機已經搜索不到信號的山路里得虧它穩定的信號讓我可以繼續換用手機查找新的路線。

當我找到一處還不錯的地方時我可以停在那裡打開露營模式在車裡待一整天,這時候它就成了一個很強的個人熱點,但熱點分享出來的網絡並不如本機穩定,所以偶爾在需要和同事視頻會議的時候我只能切換到手機參加會議,然後在平板或電腦上同步記錄會議內容或處理相關文檔;偶爾在一些信號不那麼好的時候我甚至只能關閉熱點單獨用手機完成一切工作。

但用上 OPPO Pad 2 並以 ColorOS 的雙 5G 通信共享加持後,除了一些需要電腦才能完成的工作我繼續使用熱點外,大部分時候我只需要點亮平板即可完成大部分工作。

最近到了貴州最好的季節,我也從居家辦公變成了移動辦公——但不是去咖啡館裡換個地兒繼續坐著,而是開著車往儘可能多還沒去過的地方遊蕩。既然作為少數派編輯,我肯定少不了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后座上放著除了筆記本,還有一大一小兩種尺寸的平板。我其實已經使用 Find X6 Pro 很長一段時間了,而除了攝影,它對我幫助最大的其實還有它超強的信號接收能力,在很多我車機已經搜索不到信號的山路里得虧它穩定的信號讓我可以繼續換用手機查找新的路線。

當我找到一處還不錯的地方時我可以停在那裡打開露營模式在車裡待一整天,這時候它就成了一個很強的個人熱點,但熱點分享出來的網絡並不如本機穩定,所以偶爾在需要和同事視頻會議的時候我只能切換到手機參加會議,然後在平板或電腦上同步記錄會議內容或處理相關文檔;偶爾在一些信號不那麼好的時候我甚至只能關閉熱點單獨用手機完成一切工作。

但用上 OPPO Pad 2 並以 ColorOS 的雙 5G 通信共享加持後,除了一些需要電腦才能完成的工作我繼續使用熱點外,大部分時候我只需要點亮平板即可完成大部分工作。

OPPO 在 ColorOS 13.1 系統內虛擬出了一套行動網路服務組件,對內面向各個應用提供了蜂窩網絡接入的能力,對外則使用專有通道管理與手機建立協同,完全繼承手機端的各種移網能力,包括 Find X6 Pro的雙通 5G 特性和超級 N28 支持。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在一些弱網環境里,使用雙 5G 通信共享功能在 WiFi Only 設備上聯網也能具備和本機一樣的穩定高速。

而獲取是與之相關的工作經歷,Microhoo 除了「享受當下」,還對雙 5G 通信共享有了更多期待:

說實話在此之前我也並未對現狀有什麼埋怨,這些不便似乎是我選擇不好好在城市裡辦公「應得的」,所以我更多想的是在出門之前儘可能確保當天在工作上不會有緊急的安排。

但現在我反而有些得寸進尺了,忍不住開始期待如果有一天這個功能被應用到更多設備上——特別是車機,我們當然可以因為進階需求去更換更好的工作設備,但車可不是說換就換的。特別是現在的汽車已經對網絡非常依賴了,未來只會更甚,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通過手中的移動設備去儘可能多的——我覺得這個口子既然已經被打開,那麼肯定不能只期待上網功能——為其「添翼」,那體驗得有多好。

說實話在此之前我也並未對現狀有什麼埋怨,這些不便似乎是我選擇不好好在城市裡辦公「應得的」,所以我更多想的是在出門之前儘可能確保當天在工作上不會有緊急的安排。

但現在我反而有些得寸進尺了,忍不住開始期待如果有一天這個功能被應用到更多設備上——特別是車機,我們當然可以因為進階需求去更換更好的工作設備,但車可不是說換就換的。特別是現在的汽車已經對網絡非常依賴了,未來只會更甚,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通過手中的移動設備去儘可能多的——我覺得這個口子既然已經被打開,那麼肯定不能只期待上網功能——為其「添翼」,那體驗得有多好。

而另一個作為需要東奔西走的地鐵工程師,Noah 更是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輕鬆體驗。

與都市白領不同,作為工程行業的從業者,我們的工作環境可以說是「上山下海」,經常需要外出到各個機房現場。在現場辦公過程中,我們需要頻繁核對配線圖紙;如果遇到疑似施工工藝問題,我們還要立即找出國家或行業標準。整個工作流程下來,所涉及的圖紙和文件真是數不勝數。

得益於現在移動設備的強大性能,我們可以快速打開一個複雜的 CAD 文件,而不需要像前輩那樣每一次都帶著厚厚一摞藍圖跑工地。但這樣也會出現幾個問題,比如對於圖紙來說,手機螢幕實在是有點小,而平板又輕量又大屏,用來看圖紙再合適不過了;可是地下環境可不比辦公室有 WiFi 那樣方便,我們要不然是把所有文件都保存在平板本地占用巨大空間,要不然就開熱點按需下載或遠程連接到公司知識庫,即使熱點會讓手機變成暖水壺裡的電阻絲也在所不惜。而 ColorOS「雙 5G 通信共享」能力恰如其分地解決了我在工作中的這個痛點。

與都市白領不同,作為工程行業的從業者,我們的工作環境可以說是「上山下海」,經常需要外出到各個機房現場。在現場辦公過程中,我們需要頻繁核對配線圖紙;如果遇到疑似施工工藝問題,我們還要立即找出國家或行業標準。整個工作流程下來,所涉及的圖紙和文件真是數不勝數。

得益於現在移動設備的強大性能,我們可以快速打開一個複雜的 CAD 文件,而不需要像前輩那樣每一次都帶著厚厚一摞藍圖跑工地。但這樣也會出現幾個問題,比如對於圖紙來說,手機螢幕實在是有點小,而平板又輕量又大屏,用來看圖紙再合適不過了;可是地下環境可不比辦公室有 WiFi 那樣方便,我們要不然是把所有文件都保存在平板本地占用巨大空間,要不然就開熱點按需下載或遠程連接到公司知識庫,即使熱點會讓手機變成暖水壺裡的電阻絲也在所不惜。而 ColorOS「雙 5G 通信共享」能力恰如其分地解決了我在工作中的這個痛點。

與傳統熱點形式相比,ColorOS「雙 5G 通信共享」憑藉系統創新技術的獨特優化,不僅降低了手機端的耗電和發熱,還能實現傳統熱點望塵莫及的特性,甚至如部分 App 手機號碼一鍵登錄功能等都能輕鬆實現。

OPPO 生態的設備之間能夠無感發現和連接,因此當我將一整套設備帶入到工作中時,我完全可以忽略「平板如何上網」這個問題。我在任何時候只需要解鎖螢幕即可繼續下一步操作,而無需考慮網絡是否連接,在網盤裡查找圖紙、下載、打開,不需要在任何環節里觸碰到手機。

現場巡查過程中難免發現一些施工質量問題,比如某個伺服器的安裝位置出現了偏差,需要在圖紙上標註出錯誤位置。藉助 OPPO Pencil,我能夠在完成測量、批註等精細的操作,然後將修改後的文件發送給責任人。如果遇到其他施工指標出現問題,我也可以下載相應的國家或行業規範,將其中的條文規定標註出來一併發送過去。

在一個多小時的使用過程中,無論是「跨屏鏡像」還是「 雙5G 通信共享」,OPPO ColorOS 生態內的協同任務都沒有出現任何中斷的情況,操作過程依然很流暢。不過現場辦公除了紙面工作外,我們還需要與多方進行持續溝通、反覆發送文件和照片,因此不只是協同鏈路的可靠,手機信號的穩定性也很重要。

不過與成規模的集中機房不同,我們的機房通常是分散在一個區域內,運營商一般不會專門為此類中小型機房做室分,所以信號覆蓋全靠走廊區穿透過來。而由於房間非常密閉且空間內金屬遮擋較多,並且有的機房還會在側牆和天花板架設金屬橋架和管廊,因此即使是在最簡單的空心磚牆房間內,手機信號也會有較大衰減。在這種不利的環境下,OPPO Find X6 Pro 依然能夠在 5G 信號下保持相對穩定的連接,平板電腦也因此獲得了同樣的網絡連接能力,甚至當我通過應用商店安裝文件編輯器時,下載速度一度逼近了 30MB/S。

OPPO 生態的設備之間能夠無感發現和連接,因此當我將一整套設備帶入到工作中時,我完全可以忽略「平板如何上網」這個問題。我在任何時候只需要解鎖螢幕即可繼續下一步操作,而無需考慮網絡是否連接,在網盤裡查找圖紙、下載、打開,不需要在任何環節里觸碰到手機。

現場巡查過程中難免發現一些施工質量問題,比如某個伺服器的安裝位置出現了偏差,需要在圖紙上標註出錯誤位置。藉助 OPPO Pencil,我能夠在完成測量、批註等精細的操作,然後將修改後的文件發送給責任人。如果遇到其他施工指標出現問題,我也可以下載相應的國家或行業規範,將其中的條文規定標註出來一併發送過去。

在一個多小時的使用過程中,無論是「跨屏鏡像」還是「 雙5G 通信共享」,OPPO ColorOS 生態內的協同任務都沒有出現任何中斷的情況,操作過程依然很流暢。不過現場辦公除了紙面工作外,我們還需要與多方進行持續溝通、反覆發送文件和照片,因此不只是協同鏈路的可靠,手機信號的穩定性也很重要。

不過與成規模的集中機房不同,我們的機房通常是分散在一個區域內,運營商一般不會專門為此類中小型機房做室分,所以信號覆蓋全靠走廊區穿透過來。而由於房間非常密閉且空間內金屬遮擋較多,並且有的機房還會在側牆和天花板架設金屬橋架和管廊,因此即使是在最簡單的空心磚牆房間內,手機信號也會有較大衰減。在這種不利的環境下,OPPO Find X6 Pro 依然能夠在 5G 信號下保持相對穩定的連接,平板電腦也因此獲得了同樣的網絡連接能力,甚至當我通過應用商店安裝文件編輯器時,下載速度一度逼近了 30MB/S。

在這般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後,Noah 已經習慣了「時時在線」的使用體驗,尤其是結合 OPPO ColorOS 生態體系下既有的各種協作功能,可以說是進一步模糊了跨端設備的界限,讓協同辦公這一概念更進一步。

雙屏聯合,助力創意工作者

最後一位,我們邀請到了獨立攝影師川端陳,即使區別於之前兩位作者複雜的技術期待和傳統的工作流協同,他也非常快速的就享受到了這樣新鮮技術對他日常拍攝的幫助。

自由職業總是沒有固定的辦公點。

最近一個月的工作圍繞戶外品牌展開,時常穿梭山區或駐紮營地,也在嘗試用最近收到的設備替代原本的創作與辦公工作流。

器材的協同肯定是比傳統的工作方式高效許多的,OPPO Pad 2 配合 Find X6 Pro,彼此輕輕觸碰即可共享 5G 網絡,在信號狀況不算優越的戶外環境下,會比傳統的熱點網絡更穩定流暢,在續航上也會更有優勢。我個人對於 Find X6 Pro 的影像性能已經十分熟悉,很早就在片場與營地的工作中將它作為花絮拍攝和置景測試的器材,素材傳輸至平板、乃至剪輯成片的過程相互拖拽即可,流暢自然。

你甚至可以將這一組合通過跨屏鏡像功能當作「監視器」使用,製片老師坐在戶外導演椅上端著平板,螢幕能實時傳輸攝影師手機上的拍攝畫面,對於把握置景和拍攝前的預構圖工作也能帶來幫助。

自由職業總是沒有固定的辦公點。

最近一個月的工作圍繞戶外品牌展開,時常穿梭山區或駐紮營地,也在嘗試用最近收到的設備替代原本的創作與辦公工作流。

器材的協同肯定是比傳統的工作方式高效許多的,OPPO Pad 2 配合 Find X6 Pro,彼此輕輕觸碰即可共享 5G 網絡,在信號狀況不算優越的戶外環境下,會比傳統的熱點網絡更穩定流暢,在續航上也會更有優勢。我個人對於 Find X6 Pro 的影像性能已經十分熟悉,很早就在片場與營地的工作中將它作為花絮拍攝和置景測試的器材,素材傳輸至平板、乃至剪輯成片的過程相互拖拽即可,流暢自然。

你甚至可以將這一組合通過跨屏鏡像功能當作「監視器」使用,製片老師坐在戶外導演椅上端著平板,螢幕能實時傳輸攝影師手機上的拍攝畫面,對於把握置景和拍攝前的預構圖工作也能帶來幫助。

藉助雙 5G 通信共享,手機拍攝的照片可以即時傳輸到平板中

由於使用了「專有能力,專屬管理」進行交互,「雙 5G 通信共享」不會占用既有跨屏協同或鏡像的鏈路,因此也不會造成投屏或跨屏協同中斷,體驗感流暢且穩定。

所以你會發現,經過「雙 5G 通信共享」這一加持後,使用者不僅僅只是獲得了更好的網絡體驗,還能讓他們重新審視和認識即便早就已經非常熟悉的設備。這不得不說是 ColorOS 乃至 OPPO 的「野心」,他們不僅僅是對已有的設備進行優化,更是在用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去再次賦予它們活力。

我們常通過科幻電影里的宏大敘事暢想著遙遙無期的未來,但二十年前一定沒有人能預言到小小一部手機對今天人類生活方式巨大革命里的細枝末節,往前追溯或許是從實體鍵盤被取消開始、或許是從「應用也可以有商店」開始……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往往就是那些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變化,由點及面的讓一切截然不同。

我們已經生活在了一個全面數字化時代里,但它們所依託無數硬體在性能上的參差不齊是造成我們體驗割裂、操作繁雜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得不對雙 5G 通信共享充滿遐想。它從設備間的「通訊互聯」開始,同時基於此功能正在穩步探索的「硬體互惠」也是我們可以明顯感知且不可忽視的創新,而這很難定義它究竟只是一個被實現的技術,還是往大了看被作為一種整備產品的理念、還是未來科技新革命的苗頭。

等著新輪子被造出來需要太久,但已有事物被挖掘出新的體驗是我們可以從 OPPO 身上期待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