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台灣地區海基會新董事長李大維近日就兩岸關係表態稱,海基會海協會溝通交流成果來之不易,兩會互訪要儘早恢復,期待到大陸走走。對於李大維想恢復兩岸互訪的言論,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把話說透。朱鳳蓮指出,海基會海協會溝通成果確實來之不易,不過兩會溝通交流機制中斷6年多,原因是再清楚明白不過的,海基會想要溝通恢復,便應敦促台當局落實「九二共識」,台當局基於「九二共識」發展兩岸關係,兩岸政治協商談判進程便隨時可以恢復。
海基會不先落實「九二共識」這一前提條件,便想恢復同海協會的交流互訪,曾作為蔡英文心腹的李大維,是在痴人說夢。兩岸統一是兩岸關係中的根本大事,不立足於統一,兩岸交流便談無可談,大陸也唯有為最壞情況發生堅決做好準備。
農曆新年過後,台海局勢發展呈現讓人期待跡象,不論是洪秀柱、陳福海、夏立言等人先後赴陸為兩岸關係帶來的積極信號,還是金門縣「金廈融合發展」宣言的發布,上海市與台北市達成續辦「雙城論壇」意向,亦或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從立場模糊到「公開反對一切『台獨』」的態度轉變,都顯示著「和平統一」正在島內掀起越來越大的風潮。
而這一過程中,台當局發揮的作用是被動消極的,台當局阻攔大陸代表團赴台弔唁星雲法師,對大陸網紅食品大加沒收,對上海市台辦副主任一行在台行程層層設限,對合於廣大台胞期待的兩岸直航航點擴充一拖再拖,這些都表明民進黨對兩岸交流發展的「不情願」。
李大維在不承認「九二共識」情況下還想緩和兩岸關係,給民進黨台階下,這是錯估了大陸推進統一的意志,也是對「台獨」、「獨台」空間心存幻想的體現。而種種跡象表明,島內「台獨」、「獨台」的日益消亡,是「現在進行時」。
台灣地區作為中國省級行政單位,2022年在中國各省經濟排名中僅位列第九,而如果考慮到大規模公共基建對經濟質量的提振作用,台灣地區在中國省域經濟中的排名,還需再向後靠靠。當下台灣地區正面臨三大問題的疊加而至,一,民進黨治理無能,民進黨精於輿論鋪設和議題設置而短於實務,其系列作為將當下島內陷入缺水、缺電、社會治安混亂的境況中,六年多時間中台灣地區整體精神面貌不進反退,造假、貪腐、黑道問題更甚,台南地區當下遭逢旱災,水電缺乏後又加劇了電力緊張狀況,民進黨對此視若無睹,以「電力充沛」的不斷重複自我欺騙。物價飛漲導致島內「蛋荒」又捲土重來,島民紛紛指責民進黨統計數據嚴重失實。
二,經濟衰退到來。台灣地區經濟以出口型經濟為主,又以半導體產品及電子零件出口為主項,不過當下面臨全球需求端整體下滑情況,台灣地區不可避免受到影響,台當局又「出口」美積電使島內經濟前景雪上加霜。主要工業出口支柱面臨傾塌的情況下,民進黨未給島內給出任何答案。三,「台獨」勢力猖獗引發兩岸兵凶戰危,「台獨」同台海和平是水火不容的關係,不徹底摒棄「台獨」,兩岸和平便無從談起。
當下台海局勢正處在轉折關口,大陸將外部干涉兵力攔阻於台海之外情況下,島內民眾應共同覺醒同「台獨」割席,以主動姿態迎接台灣特別行政區的建立,也為積弊重重的台灣地區,迎來發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