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松羅成同父異母,羅松能一槍挑開李元霸和羅士信,能打過羅成嗎

2023-04-06     奇趣談史

原標題:羅松羅成同父異母,羅松能一槍挑開李元霸和羅士信,能打過羅成嗎

對單田芳版隋唐演義熟悉的各位讀者應該都知道,羅松和羅成確實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但似乎羅松的地位歷來不被承認,這一切只是因為羅松羅成的父親,也就是靖邊侯羅藝,在羅松沒有出生的那一年,便就早早的離開羅松和母親了,這也就導致後來「羅松尋父」故事情節的引出。

羅松和羅成在新版隋唐演義當中確實有過交手,而且基本上兩兄弟交手不過十個回合,就已經勝負分明了。雖然羅少保羅成的一手羅家槍法使得出奇,但他也絲毫不是羅松姜家槍法的對手,這一切的根本緣由就是,靖邊侯羅藝傳授給兒子羅成的羅家槍法,本來就是從姜家槍法中分離出來的,不過也不能單獨說是分離。

雖然羅藝在他所學到的姜家槍法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技巧,但基本上他傳授給羅成的羅家槍法也全部都是姜家槍法當中的招式。羅成不是羅松的對手,這是天經地義的,如果當時羅藝把姜家槍法的招式都學會的話,就憑藉羅成的武學天賦,那也不至於幾個回合之內就被羅松幾槍擊敗。

探尋靖邊候羅藝和姜嘉槍法的淵源

羅藝在不是朝廷命官之前,只是民間的一個普通雜耍藝人,雖然也懂得一些武功招式的技巧,而且自幼武學天賦極高,但在沒有名師的傳授和點撥之下,羅藝也只是學會了一些基本招式的皮毛罷了。但一次沿街賣藝當中,羅藝無意之間走到了姜家村,為了維持生活,羅藝便開始在姜家村賣藝討口飯吃,等到羅藝的一套雜耍完畢。

姜家村圍觀的老人小孩們只是搖搖頭,笑著便離開了,一枚銅錢也沒有施捨給羅藝。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羅藝並沒有為此而感到生氣,他只是上前追問住了一個小孩,問他圍觀的所有人,為什麼都在搖頭大笑著,難道是他表演的不好嗎?看起來那小孩兒只有五六歲般年紀,但他隨後說出來的話,卻讓羅藝感到震驚。

小孩直接脫口而出「我們這裡隨便挑出來一個人,都比你厲害的多,哪怕挑出來一位白翁老人,也比你槍耍的漂亮。」

小孩說的話讓羅藝感到疑惑,普天之下,怎麼會有如此奇怪村莊的存在!如果是村裡的一個人、兩個人比自己強,也就罷了。沒想到這小孩竟然口出狂言,全村人都比自己強,這怎麼可能?但羅藝仔細回想了一下當時的場景,確實圍觀的所有人在看完他的表演之後都在搖頭大笑著,羅藝越想越不對。

正在羅藝疑惑不解的時候,一位白髮老翁走了過來,雖然滿頭白髮,但精神卻顯得十分健碩,沒等羅藝開口詢問。那老翁便主動搭話,「把你的槍借給我使使」。聽到這話的羅藝下意識地便把那杆木槍遞給了老翁,接下來老翁在羅藝面前表演的槍法著實讓羅藝感到吃驚。看到老翁的這套槍法表演,那小孩兒說的話應該是屬實的,畢竟羅藝十幾年來走南闖北,還是頭一次碰到槍法如此出奇的人。

拜師學藝,娶妻生子

沒等羅藝反應過來,那老翁便把木槍塞到了他的手裡,轉身就要離開,心想著這套槍法如今已經使了出來,這年輕人也應該心知肚明了吧?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羅藝竟然追上前去,下跪在了老翁面前,他懇求老翁,想要拜師學藝,不會貪婪老翁的這套槍法,只教他學十幾個招式便夠了。老翁起初並不答應,但羅藝長跪不起,老翁見羅藝求學心切,便答應暫時收他為徒弟。

因為羅藝是個外鄉人,又是一個走南闖北的賣藝人,所以說羅藝身上所帶的盤纏並不多,想要在姜家村內租一間茅草屋都不夠。正當羅藝為自己的溫飽問題和居住問題犯愁的時候,老翁發話了,他可以讓羅藝留在自己家裡,但要每天干一些粗活累活。一些髒活累活對於羅藝來說,這又有何難?只要能讓他有個住處,能吃上一頓飽飯,能好好的學習一套拿得出手的槍法,讓他當牛做馬又有何妨呢?

果不其然,幾個月的拜師學藝,羅藝所學的這套姜家槍法便有了質的飛躍,就連老翁也讚嘆羅藝具備天生的武學天賦,既然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能將姜家槍法當中的精髓學到。但美中不足的是,羅藝並沒有學完整套姜家槍法,他也只是學習了前幾式。值得一提的是,在老翁家中學習槍法的過程中,他和老翁的女兒從相識到相知,兩個人之間互相對對方產生了情愫。

可以說二人真的是情投意合,這對羅藝來說,也算得上是上天賜予他的福氣了吧?不僅讓他偶然間遇到師父,而且還讓他遇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段婚姻,在老翁的主持之下,羅藝最終迎娶了老翁的女兒。兩人婚後生活一年之後,姜家女的肚子裡便有了羅松的存在。但是羅藝卻沒有等到羅松的出生,當時正值天下大亂,全國都在徵兵抽調,而羅毅又有拯救天下蒼生的胸襟。

既然羅藝一心想要投軍從戎,那妻子又怎麼可能會執意阻攔呢?在羅藝臨走之前,他和妻子共同給還沒有出生的兒子起的名字,那個時候窗戶外邊長著一顆參天的松樹,羅藝和妻子便共同商量給兒子取單字為「松」,即「羅松」。打點好家裡之後,羅藝和妻子做了告別,便踏上了投軍從戎的軍旅生涯。沒想到後來到達軍隊的羅藝,竟然真的憑藉著一手姜家槍法,讓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人生巔峰,直至靖邊侯。

四平山槍挑李元霸和羅士信

羅藝並不是一個忘恩負義之徒,在羅藝成為靖邊侯之後,他一直都在利用自己的力量,到處尋訪著薑桂芝母子二人,但可惜的是,因為年代久遠,再加上對姜家村地理位置的模糊,幾十年都沒有在民間尋覓到薑桂芝母子的身影。同樣地,羅松出生以來,母親就一直告訴他,父親是征戰沙場的大英雄,在外公和母親的傳授下,武學天賦極高的羅松,在成年之時便已經學會了108式姜家槍法。

等到外公去世之後,羅松便帶著母親將桂枝一直在尋覓著父親的蹤影,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當時的羅藝已經成為了鎮守北方邊疆的靖邊侯。同樣是十多年的遍訪和四處打探,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羅松和母親薑桂芝終於打探到了父親的消息。

關於羅松槍挑李元霸和羅士信的情景,我們確實值得一提,因為這一情景可以算得上是整部隋唐演義當中最為精彩的一個環節了。當時李元霸在十八路反王面前叫陣,前前後後沒有人能夠抵擋住他的一雙鎏金大錘,別看李元霸生的面黃肌瘦,但他卻有天生蠻力,就連天下第二的宇文成都也不是李元霸的對手,眾所周知,宇文成都就是活活被李元霸用那雙大錘錘死的。

如果說李元霸在隋唐演義當中是無敵的存在,那多多少少也有一些瑕疵,畢竟我們不能忽略羅士信的存在。羅士信同樣是一個天生神力的人,他和李元霸能夠在幾十個回合之內不分勝負,而且能和李元霸僵持好長一段時間。雖然從綜合較量上來看,羅士信可能要比李元霸差一些,但是二人在四平山的那一次戰鬥,讀者和觀眾絲毫看不出來誰勝誰負?

正當李元霸和羅士信打的難解難分的時候,兩個人相互便僵持住了,李元霸那雙大錘夾持住了向他胸膛刺過來的那杆鐵槍,羅士信絲毫不敢動彈,李元霸也是如此。只要李元霸一鬆手,那麼羅氏性手裡的槍頭便會插進自己的胸脯,到時候在胸上透出幾個窟窿眼兒來,這就不好了。同樣對於羅士信來說。他的力氣也絲毫不敢放鬆,如果一旦放鬆,那麼李元霸頂在他頭上的一雙大錘便會無情地砸下來。

如此僵持下去,恐怕二人都會暴斃當場,這個時候突然一桿長槍將二人挑開了,兩個人分別閃出去十好幾米的距離,都摔倒在地,頓時便不省人事。而使出這一槍的人,正是姜家槍法的羅松。通過這個細節,便能夠看出來,羅松此人,不僅槍法驚奇獨特,而且也有一身神力,單從力氣大這一方面來看,羅松的氣力絲毫不比李元霸和羅士信差到哪裡去!

在此之前的羅松,他可是親自以一人的力量,破了靠山王楊林的一字長蛇陣,而且那套姜家槍法使得出奇,竟然在靠山王楊林身上戳出了百八十個小孔,更為神奇的是,百八十個小孔都毫不例外地戳在了楊林的鎧甲上,楊林鎧甲裡面的衣服卻絲毫未傷。由此便可看出,羅松槍法得出奇和精準。

靠山王楊林是何等人物,當初靠山王楊林憑藉著他那把囚龍棒,可是在幾十個回合之內就擊敗了羅松的父親靖邊候羅藝。羅士信是何等人物,李元霸又是何等人物?卻照樣還不是只被羅松用一槍便把二人挑出去十多米遠。槍法的驚奇和氣力的巨大,所以讓羅松擔負得起隋唐英雄當中天下第一的稱號。

羅成遠遠不是羅松的對手

羅藝雖然學會了姜家槍法,但是姜家槍法共108式,羅藝只學會了前72式,便離開姜家村走上了軍旅生涯,後邊的36式才是最厲害,但羅藝卻沒有學會。羅成學會的羅家槍法,其實正是姜家槍法的前72式,雖然羅成逢人並未敗過,也因此突出了前72式姜家槍法的厲害,但這只是在沒有遇到學會108式姜家槍法的人來說的。

所以當學會72式姜家槍法的羅成,遇到自己同父異母的哥哥,也就是學會108式姜家槍法的羅松的時候,羅成根本不是羅松的對手。在《說唐傳》中,羅成和羅松未成年的兒子比試槍法的時候,也是拼盡了全力才略勝一籌,由此可見羅松兒子的厲害,既然羅松未成年的兒子都如此厲害,那就不要再提羅松有多厲害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4ecb09ff1b3f7358fcdd850fbbaef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