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與食用油混裝,誰來管管瘋狂的罐車

2024-07-09     平說財經張平

最近,有媒體透露,不少罐車在換貨過程中不對罐體內部進行清洗,在卸完了煤油之後直接開進食用油廠家,裝上大豆油繼續運輸。這會造成殘留的煤油污染到食用油,給消費者的身體帶來極大的損害。而且,這早已經是罐車運輸行業的公開秘密。而此消息一出,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徹查此事。

所謂的煤制油,簡單說是把煤炭經過高溫高壓等程序處理「化煤成油」。主要用於化工原料,用於生產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而煤制油當中含有不飽和烴、芳香烴、硫化物等成分,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長期食用可能導致中毒。此外,運輸食用油的罐車再去運輸其他化工液體,風險實在是難以預料。

此外,據業內專家表示,煤制油與食用油混裝,危害性可能還不算太大,罐車還能運輸工業廢水、塑化劑、廢機油、減水劑等有毒有害物質,如果這些液體與食用油混裝,則危害性更大。實際上,對於煤制油和食用油混裝的情況,存在著三個方面的問題,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問題一,為什麼要煤制油與食用油混裝?

據媒體報道,煤制油與食用油進行混裝早已經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了。罐車司機之所以把化工液體和食用油混裝,有三個方面的考慮:趕時間。罐車司機要賺錢,多跑幾次就能多賺錢,而清洗罐車內部,是需要時間的。這會影響到罐車司機的收入。

怕麻煩,如果找人來對罐車內部進行清洗,罐車司機就要停下來耐心等待。很多罐車司機怕麻煩,不願意這樣做。想省錢。現在找人對罐車內部進行清洗至少要花4-500元,罐車司機不願意承擔這筆洗清費用。

問題二,誰來監管煤制油與食用油混裝?

其實,對煤制油與食用油混裝的情況,是有三個部門可以進行檢查的:負責出庫的食用油生產企業。他們可以在出庫食用油之前,全面檢查一下,罐裝車輛內部是否清潔和乾燥。如果發現罐車之前已經裝過化工液體,就不允許把食用油輸入罐車。

接收運送食用油的企業。接收企業也可以對食用油進行化驗,看看是否存在化工液體與食用油混裝的情況。相關部門缺乏監管。監管部門應對罐車進行抽查驗罐,不能因為看到罐車上寫著「食用油專用」字樣就放鬆警惕,讓其一路暢通無阻。

問題三,相關法律對責任方缺乏約束力

根據現行的《GB/T30354-2013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規範》的規定:運輸散裝食用植物油應使用專用車輛,不得使用非食用植物油罐車或容器運輸。在裝入油脂之前,應先檢查運輸容器是否為專用容器以及容器是否清潔、乾燥等。

不過,這只是相關法規的一個推薦性的標準,對罐車司機、食用油廠家等約束力十分有限。也就是說,就算拿用罐車把化學液體和食用油混裝,之間也不進行清洗,相關法律法規也對其無能為力。

現在當務之急,要加強對每輛罐車進行全面檢查。首先,要讓生產食用油的廠家在出庫存前,對每輛罐車進行驗罐,看看有無混裝現像發生。再者,讓接收食用油的企業對食用油進行檢測,看看是否有其他化學成分。最後,相關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散裝食用油進行監管,並且出台相關強制標準,對於拿化學液體與食用油進行混裝的企業或罐車司機進行嚴厲處罰,以確保此類事情不會再發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4889e698e98fbfceae38f28f10a53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