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點擊到手幾十萬元!電競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2022-04-22   電競世界

原標題:一次點擊到手幾十萬元!電競背後的黑色產業鏈

4月18日,英雄聯盟賽事官方發布公告,因涉及假賽等影響比賽公平性的不正當行為,紀律管理團隊對協助假賽的前LDL選手劉一塵(ID:lilac)處以禁賽36個月處罰,對組織假賽的前LDL選手張世傑(ID:Ch1rry)處以終身禁賽處罰;同時,聯盟紀律管理團隊根據TES.C戰隊上報的隊內選手涉嫌違規情況,對楊達(ID:Ylaht)等三名前TES.C戰隊選手處以終身禁賽處罰。一系列處罰再次讓電競陷入輿論漩渦,假賽這一職業電競發展的絆腳石,依舊在賽場上屢見不鮮。

「低風險」高收益 年少選手難抵誘惑

電競選手的操作都是電光火石間通過鍵盤和滑鼠完成,操作要求的高精確度,選手稍有閃失,就會改變比賽走勢,這為電競假賽提供了空間。當電競選手出現失誤,粉絲和觀眾通常會認為是其因緊張影響操作,或實力不濟而導致;電競比賽高失誤率和不確定性的特質,讓它相較於其他職業體育賽事,選手假賽的成本和風險變得較低,這也是電競假賽事件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記者就此現象採訪了一位曾在多家俱樂部供職的張先生,他對假賽的話題諱莫如深,「其實不管是哪個遊戲、哪個聯盟,幾乎大家談到這個話題都會色變。」他表示,「不過現在想想,或許這也是助長假賽氣焰的一個不好的地方。」

近幾年電競發展迅速,大量資本湧入職業賽場,選手「低風險」的假賽伴隨著巨額的收益。2020年3月25日,LPL職業戰隊RW俱樂部發布公告,因其戰隊隊員王湘(ID:weiyan)在賽季期間存在嚴重違紀及違規行為,即日起將其開除。從weiyan被曝光的聊天記錄來看,對方表示選手在比賽中操縱大小龍的歸屬(一種影響比賽走勢的遊戲內資源),一場可以拿到10-30萬人民幣;如果能操縱比賽勝負,一場最多可以拿到近百萬人民幣。同年5月,世界賽亞軍SN戰隊下路選手唐煥烽(ID:Huanfeng)在其直播中坦言,他聽說在LPL打一場假賽能拿到10萬人民幣。一場假賽(或許只是一次簡單的滑鼠點擊)即可收入數十萬人民幣,電競假賽達到如此暴利實在令人瞠目結舌。

另一方面,相較於其他職業體育,電競選手「吃青春飯」的特點尤為突出。極具天賦的選手往往在十四五歲就被職業戰隊簽約培養,導致部分電競選手心智尚不成熟。這也讓很多年少選手缺乏足夠理性的判斷,難以抵抗動輒收益數十萬的假賽誘惑。

低關注弱戰績當保護傘 末流戰隊成假賽重災區

縱觀職業電競多次假賽事件,成績末流戰隊似乎成為假賽「重災區」。2022年4月5日,LPL職業戰隊LGD俱樂部收到關於隊內選手陳波(ID:Jay)的相關舉報,第一時間配合英雄聯盟紀律管理團隊調查。並在4月8日發布公告,因Jay存在影響比賽公平性的不正當行為,對其作出開除處理。回顧2022年LPL春季賽,LGD戰隊僅以3勝13負的戰績位列聯賽倒數第一,全隊低迷的表現也成為主力中單Jay假賽的「保護傘」。

此番並非LGD俱樂部首次對假賽選手進行處理——早在2019年LPL夏季賽,轉投LGD的打野選手向人傑(ID:Condi)就被爆出涉及假賽的錄音,與人協商博彩盤口,承諾假賽金額達到數十萬元。LGD也隨即在季中與其解約,失去主力打野的LGD最終跌至聯盟末流,而Condi也因身陷假賽風波不久宣布退役。

除了較差的戰績,低關注度也是選手假賽的「保護傘」。2021年LPL春季賽,FPX戰隊官宣了打野選手周楊博(ID:BO)的加入,BO作為首發為FPX出戰5場比賽全部取勝,幫助PFX戰隊狀態急速攀升。BO一時間備受關注,全網都開始搜索這位「天才打野」,高關注度也隨即導致他被挖歷史,被網友爆出曾在LDL聯賽打假賽。BO隨後承認了自己的假賽行為,PFX第一時間也對其做出禁賽處理。

諸如此類的電競假賽事件還有很多,前職業選手何馭龍(ID:705)、李浩(ID:Self)等都曾將戰隊較差的成績和低關注度作為「保護傘」,進行與賽事有關的違規投注或影響比賽公平性的不正當行為,最後紛紛受到聯盟罰款和禁賽的處罰。

「不好說哪裡是重災區,」前電競從業者張先生表示,「但是一旦出現,就是可以影響到整個行業的重醜聞。」

缺乏統一標準 賽事監管須形成合力

隨著電競賽事及其相關行業的日益發展,其商業價值不斷被放大,資本勢必不願意放棄這樣一塊蛋糕。大量針對電競賽事的博彩在境外網站大行其道,逐漸成為各類電競「假賽」頻發的原因之一。

張先生以此前供職過的一家俱樂部舉例表示,「俱樂部會有多重舉措,來避免和假賽這樣的事情沾邊。從選手開始試訓到加入隊伍,每個節點、每年都會有培訓和考核,不合格的(成員)停訓重修直到考核通過;當然這個考核對於我們工作人員來說也是一樣的。另外就是領隊日常會跟選手多交流,避免他們跟一些來路不正的人接觸,畢竟大家都還比較年輕,涉世未深。至於如果真的出問題了,那就是根據聯盟的要求,走正常的程序來處理。」

防範電競假賽,僅靠戰隊及選手的單方面行業自覺遠遠不夠,需要整個聯賽各環節與機構形成監管合力。以LPL為例,從向選手宣講假賽風險及危害,到制定相關懲罰規則和行業規範,再到建立舉報系統,隨時觸發調查流程。為打擊電競假賽,LPL從預防、調查、處罰三個維度形成了監管合力。

目前來看,電競行業內部仍缺乏統一監管標準,各聯賽對待假賽等影響比賽公平性的不正當行為,對待俱樂部、選手博彩投注等違規行為,處罰力度完全不同,導致聯賽處罰很難對俱樂部和選手起到警示和懲治作用。因此,制定統一的電競賽事監管標準將是打擊電競假賽的重要一步。

來源:紅星新聞

作者: 李博 裴晗 黃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