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S7:定位30萬級,做成「下一個問界」?

2023-10-25     電動湃

作為奇瑞和華為聯手打造的新項目,智界的節奏有點讓人捉摸不定。

相比於問界M9早在年初開始逐步預熱,智界S7則是在8月初由余承東突然官宣而至。

至於官方第二次提到智界S7,已是9月底的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

不過那時余承東亦沒過多介紹產品亮點,只是明確該車將於11月下旬完成上市。

對比12月推出的問界M9,更早上市的智界S7反而還在「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

這般不太尋常的上市節奏,大概是在等一個結果——「奇瑞智選車的真正落地」。

奇瑞,是華為官宣的第二個智選車合作對象。

從雙方接觸時間來看,奇瑞抱住華為這條大腿的節點並不晚。

華為最早啟動智選車的相關動作,是在2019年1月,其時它跟小康集團(如今賽力斯的前身)正式簽署全面合作協議。

不過那時候還沒有「智選車」的說法,雙方合作更多隻聚焦在聯合造車的工程層面上。

有意思的是,華為和小康的全面合作啟動節點,實際是要早於車BU(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部)的成立時間。

後者成立於2019年5月,最早是定位做汽車的增量部件,包括自動駕駛軟體、計算和連接技術。

華為內部關於深入汽車行業程度的不同看法,那時已能看出些端倪。

華為正式亮出「智選車」的旗號,是在2021年4月初,當時小康與華為就「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項目」完成了簽約。

很快,官方在4月19日推出了「賽力斯華為智選SF5」,賽力斯正式進駐華為門店。

同年12月,全新品牌AITO及問界M5面世。

在此其中,奇瑞是在AITO面世的前一年完成了入局。

2020年12月,奇瑞與華為簽訂全面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智能汽車電子電器架構、智能網聯、智能座艙、車載計算及自動駕駛、智能能源、智能車雲服務等領域全面合作。

當時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表示——

「相信奇瑞與華為此次全面合作,能夠助推雙方業務的騰飛,把汽車從機械產品轉變為軟體化產品、智能化產品。」

「讓中國汽車工業在軟體、智能座艙、晶片等領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像今天的家電、手機行業一樣,加快走向全世界。」

奇瑞牽手華為的動作迅速之餘,它所呈現的誠意也是相當足夠。

2022年2月,由奇瑞主導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

當時官方放出了一張「HW產業鏈合作項目」的PPT,當中寫道——

「總項目投資210億元,計劃2023年下半年推出B級轎車,後續推出D級SUV。」

根據預期,項目達產後年產銷將達到60萬輛,年產值超3000億元。

不過留意裡面寫到的項目階段,雖然當時奇瑞和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但具體細節仍在談判當中。

在5個月以後,去年7月奇瑞對外透露——「最新籌劃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即將揭秘,新品牌由奇瑞董事長尹同躍親自挂帥」。

到了9月的瑤光2025奇瑞科技日,尹同躍表示,「華為跟我們有非常大的合作項目,很多車型由奇瑞設計和製造,這個量會非常大。」

尹同躍同時指出,基於E0X平台的純電高端品牌,首款車型預計在30萬元左右、對標Model 3,計劃2023年9月上市。

「這將是一款大尺寸車型,續航里程、電池裝機量、配置很高,很多配置都跟奔馳EQS差不多。」尹同躍對新車的期望之高可見一斑。

綜合各方面信息來看,這款產品正是「智界S7」。

尹同躍透露智界S7的信息,大多是在訪談環節上。

而該車的正式官宣,是在今年8月余承東發出的微博。

至於智界S7定在11月下旬上市,也是由余承東在上月底親口說出。

之所以這樣安排,這是由智界S7的身份決定——華為智選車。

作為華為智選車的產物,智界和賽力斯的做法一樣,整車平台是由車企提供,至於產品定義更多由華為一手包辦。

而智界S7的出身,正是奇瑞的「E0X高端智能電動平台」。

關於E0X平台,奇瑞曾說到它將是集團未來5年新能源車發展的重要根基,其中出眾參數包括:

1.支持純電和增程混動兩種產品路線;

2.全球五星安全車身;最高支持1000+TOPS的高階智駕;

3.單電機功率達265kW,雙電機峰值功率400-500kW,最快3秒破百;

4.支持800V平台,5分鐘充電150km,百公里能耗12kWh,最高700公里純電續航;

5.軸距覆蓋2850-3100mm,涵蓋緊湊型到中大型級別產品,囊括SUV、轎車及MPV不同類型。

在如此突出的平台基礎上,華為想要做出較之問界更強的賦能,大概是不在話下。

於是乎,智界就直接打出了「豪華」的標籤。

留意S7身上掛的「LUXEED」標識,官方指出這是「Luxury Speed」的意思。

再參照星途英文名的「EXEED」,不難看出智界將有著更高的定位。

為了打出智界的豪華定位,S7是絲毫不吝嗇身上的產品亮點。

據悉,智界S7將全系應用800V架構,區別於星途的400V+800V組合。

此外結合官圖的側面細節來看,新車或將標配雷射雷達,但會分成兩種不同方案:

1.跟問界一致的單顆犄角式雷射雷達方案;

2.跟阿維塔11一樣的3顆雷射雷達方案。

智界同時提供兩種不同的雷射雷達組合,明顯區別於現時問界和阿維塔的做法。

屆時華為將如何闡述,華為ADS 2.0在不同方案下的表現差異,值得關注。

繼續留意智界S7的側面,新車跟奔馳EQE/EQS一樣有著類似的弓型車身,難怪此前尹同躍會借EQS進行類比。

只不過,弓型車身在帶來低風阻和運動化觀感的同時,如此設計亦容易對後排乘坐空間帶來一定挑戰。

在同為中大型車定位下,奔馳EQE呈現了4969x1906x1514mm的三圍尺寸和3120mm軸距。

反之智界S7對應為4971x1963x1474mm的體格和2950mm軸距,參數上還有一定距離。

結合此前奇瑞副總經理高新華指出,「智界相當於電動化的寶馬」,大概智界S7會把運動化賣點,排在舒適體驗的前面。

也許正因如此,智界S7的前臉多少看起來是在靠近保時捷Taycan,看來設計師是想藉此來讓整車跟運動化產生更多聯想。

與之同時,新車用上了華為自家的電機,單電機最大功率215kW,四驅版則是365kW。

至於奔馳EQE的兩個版本分別對應為215kW和350kW,智界S7在此不難贏得一定優勢。

從某種程度來說,作為「電動化寶馬」的智界,它跟寶馬都有著類似的使命——擊敗奔馳。

其中智界S7的做法,是用更接近的造型及性能去平替奔馳。

而比起奔馳EQE高達47.8萬元的起售價,智界S7無疑將更具高性價比的魅力。

近5米車長,加上運動化造型的純電轎車,奔馳EQ系列在此並非始祖,而是特斯拉Model S。

於是乎,余承東也很自然說到,「智界S7將在各個規格上超越Model S」。

不過仔細想想,當前國內最暢銷的運動純電車型,除去Model 3以外,大概就要數到小鵬P7,至於靠終端優惠頂上來的寶馬i3暫且不提。

在小鵬P7多少算是自主品牌純電轎車標杆之下,智界S7首要做到的是「超越前者」。

因此除了突出運動化設計以外,新車的續航搭配亦在向小鵬P7貼近。

智界S7將提供三個續航版本,分別是兩驅版CLTC續航550/702公里,以及630公里的四驅版。

至於小鵬P7則是兩驅版CLTC續航586/702公里,和610公里的四驅版。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於小鵬P7提供的70.8/86.2kWh電池容量,智界S7的是60.48/79.93kWh。

在800V架構加持下,智界S7的能耗水平可以做得更加優秀,於是用更小電池也能做出更長的續航表現。

800V架構能否改變市場生態?

留意現階段除去特斯拉以外,多數20萬元及以上純電車型,依舊掙扎於如何開拓市場。

不過作為800V架構車型的小鵬G6,已連續3個月保持環比增長,正朝著月銷破萬的方向奮進。

智界S7能否成為像小鵬G6一樣的爆款,值得觀察。

純電能否做成爆款這點不確定,但增程的幾率無疑是更加大的。

考慮到華為有著靠增程起家的問界作為先例,加上奇瑞E0X平台本身兼容純電和增程的不同路線。

這大多意味著,將來智界S7的增程版本亦不會缺席。

如此看來,智界S7成為爆款只是時間問題。

另外,如果說之前小鵬P7的崛起,是有著智能化實力的輔助。

那麼來到智界S7身上,相信這對於華為亦不是什麼難題。

除去新車將打出單顆雷射雷達和3顆雷射雷達的不同智駕方案以外,智界S7還將首發鴻蒙4.0系統。

全新視覺優化設計介面、更高效的跨設備流轉能力、在大模型賦能下的小藝語音助手等等,這些鴻蒙4.0的特點,都將結合座艙內的中控大屏+小尺寸儀錶盤一同釋放出來。

而要進一步彰顯獨特,這次新車還會在副駕對應位置配備上「可翻轉式」光場屏,如此設計也算是一種小巧思。

基於智界S7首發鴻蒙4.0系統的做法,這點多少也能看出智界作為在問界之外、華為另一「親兒子」的關係。

留意此前新車曝光的內飾圖,智界S7方向盤上掛的是「AITO標識」。

結合過去有消息指,余承東希望將不同車企的智選車產品,分別命名為「X界」系列,並以統一品牌登台,以避免產生品牌衝突問題——

「今年會有多個車廠跟華為一起合作,但遇到了營銷難題,如果每個車廠跟華為合作都有獨立品牌,我們去營銷、零售很複雜、很困難,成本很高。」

那麼按照余承東的預想,智界S7應該會被劃分到AITO旗下,這也能解釋其方向盤上的標識選用原因。

不過,同時有兩點需要留意——

1.智界S7前臉掛的是「LUXEED」的文字標識,並非AITO的logo;

2、此前奇瑞副總經理高新華指出,「智界是奇瑞旗下的全新智慧豪華新能源汽車品牌」。

奇瑞在強調著它對於智界的主權,顯然它並不想將智界同劃分於AITO旗下。

奇瑞和華為在此是否存在拉鋸談判的情況,因而延緩了智界S7的上市節奏,這點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這樣的意見分歧,近來大概已得到了解決。

在一周前左右,有報道指「奇瑞已主動提出,為華為合作項目成立獨立公司,注入更多資源。」

報道出來之後,可以看到「智界汽車」官方微博正式登台,只是還缺了新的品牌標識。

如此一來,我們大概就能猜到,智界將以和AITO一樣的獨立品牌身份面世,相信logo設計工作已在加緊進行當中。

有見及此,可推斷智界將使用獨立公司的形式,朝著成為「下一個問界」的方向推進。

如果說智界將以全新品牌身份推出,那麼S7的市場定位自然也要重新考量。

原本參照同為中大型級別的問界M7及其代號「7」的定位,智界S7應該會同在25萬元上下起售。

但基於奇瑞和賽力斯之間的實力差距,前者想必不希望是以問界作為參照。

於是我們看到星途E0X平台的首款車型,率先打出「26-36萬元」的預售價區間,這也打消了外界對於問界和智界的相關聯想。

在此背景下,預計智界S7的定價將回到去年尹同躍所說的——「基於E0X平台的純電高端品牌,首款車型預計在30萬元左右。」

憑藉此舉,智界要真正打出「Luxury Speed」的豪華地位。

讓人好奇的是,在余承東為問界M9喊出「1000萬內最好SUV」的口號之下,他又會為智界S7標榜多少萬元內最好的轎車呢?

夾在賽力斯和奇瑞中間的華為,未來將如何平衡兩者關係,值得關注。

對於華為來說,假如它真的讓智界獨立成為一個新的品牌,那麼這關係可真有點微妙,

一邊賽力斯是深度綁定的糟糠之妻,至於另一邊的奇瑞則是有錢有勢的高富美。

雖說兩者目前的產品規劃還沒有明顯衝突,但隨著之後更多車型推出,這將極大考驗華為的「平衡術」。

更有難度的是,既然華為能讓智界破局而生,那麼江淮、北汽乃至更多車企的智選車又將如何存在呢?

至於華為智選車生態聯盟,該如何個「聯」法,還能繼續「盟」下去嗎?

在11月底智界S7上市那天,余承東要好好準備一下話術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00d33c760b5b313bf5d23069858e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