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記筆記嗎?人人都需要的高效筆記術

2019-07-03   中信出版集團


隨著電子化的不斷普及,在大家心目中,無紙化的學習或者辦公好像更為常見。在網絡上搜索筆記本,出來的結果都是筆記本電腦。

紙質的筆記本真的遠離我們的生活了嗎?事實並非如此。

日本文創國民品牌國譽的筆記本,年銷超過1億冊。還有歐洲的Moleskine筆記本,年銷更是突破1.4億歐元(10億人民幣)。

為什麼筆記本還能有如此多的人在使用?因為筆記本可以隨手記下我們突然萌發的靈感,幫助大腦思考,讓整個思維過程更加系統且流暢。

當我們隨心所欲地寫寫畫畫時,我們的大腦會飛速運轉,而這是電子筆記替代不了的。

那麼更好的使用筆記本,高效記筆記呢?



日常高效記筆記,多種方法任你pick

一次到位的精緻筆記

在筆記本上隨心所欲地繪畫日程、思維導圖等,是方格本的一大特色。可以藉助不同顏色的筆進行區分,或者使用橫豎線來輔助記錄。

歸位「無處安放」的Tips

在工作或學習的過程中會經常記錄下各項工作流程。在這個流程中,會出現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相比於單獨找個筆記本記錄或者是在流程中穿插備註的記筆記方法來說,在流程旁貼上便簽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樣的記錄方式有助於把要確定的點和工作順序結合來看。等到這些備註你已經十分熟悉後,即可撕掉便簽,保持工作流程的完整性。

製作脈絡清晰又不漏掉細節的策劃案

在製作策劃案的時候,往往會突然萌發出各種細節和要點,如何從零開始很好的匯總呢?這裡就還需要便簽的幫忙。

在做策劃案的初期,需要先把時間、主題、創意等等寫在小型便簽上,等你把信息點都寫出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分類。這個過程中可以把不必要的內容再一一去掉,梳理出策劃案的主線。

從結果上來說,與沒有方向地胡亂思考相比,這種做法可以有效的縮短工作時間,而且整體內容更加清晰、全面。


萌發的新創意,如何用「記錄」幫它落地?

新奇的創意總是來得快,也去得快。那麼應該如何藉助記筆記的方式來有效記錄下創意,並輔助實現「落地」呢?

創意始於原點

當腦海中蹦出一個新創意的時候,可以以筆記頁的中心為起點,向四周擴散記錄下關於創意的點滴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限制個人思維,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發散。如果你所使用的筆記本單頁沒有特別大的面積,可以考慮跨頁使用。

藉助照片和便簽,實現靈感豐富化

當我們突然靈光一現的時候,很可能是我們正在接觸到人,或者看到的物品所觸發造成的。那麼如何將這樣的靈感豐富化呢?

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便簽。便簽可以說是我們做筆記時很好的幫手。不僅可以小範圍增加整個頁面的面積,同時也會在不影響大框架的前提下進行有效提醒。

因此,在你因為靈感來臨而想到很多小細節時,可以搭配便簽使用。同時還可以從雜誌或者資料上剪下有關部分,粘貼在筆記本上。另外,剪貼的大小不必追求一致,只要能讓你想到的問題變得可視化就是有意義的。



筆記即人生,記錄的內容正是生活走過的軌跡

記筆記並不只是聽起來的那麼簡單,它所記錄的不僅是當下正在學習或者工作的信息,它也同樣對人生有著指導性作用。

以下就來說說如何用筆記來記錄人生。

規劃從每日To Do List開始

每當早上起床後,你是否會在腦袋裡琢磨今日都有哪些待辦事項呢?這些待辦事項仿佛就是「今日的配方」,有助於你充實過好一天。而To Do List的存在,就是幫助我們簡要的規劃一日安排

也有很多人會說,其實每次寫To Do List的時候,都有種「這些任務是今日必須完成」的心理壓力。寫好To Do List的關鍵點就在於,可以用空白本記錄,面向白紙,以寫書法的心情去寫。

如果心理負擔比較重,可以把To Do List換個文字方式表達,比如「今天的配方」。

讓理想從文字變為現實

這個場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年初自己認認真真定下的新年目標過段時間就會忘得一乾二淨,等到第二年再回顧的時候只剩下感嘆。

如果想要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可以在便簽上寫下自己應該記住的理想和行動目標,尤其是有具體數字要求的目標。然後將這些便箋貼在筆記本的第一頁。

其中關鍵點就是要求一個便簽只寫一件事。

在定計劃的時候,儘可能定一些只要努力一點就可以完成的目標,這樣就能給予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當一張便簽上的目標已經完成時,可以準備新的便簽替換目標。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在學習或工作的筆記術,需要我們進行細分和實踐。不同的筆記術有其相適應的應用場景,結合自己的日常習慣即可不斷調整,真正做到用極簡記錄!

本文內容及圖片來自《極簡筆記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