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易新聞
銀行從上到下分級設置的規律是:
總行——一級分行(省行)——二級分行(市行)——一級支行(區、縣、縣級市)——二級支行(分理處或儲蓄所)。
一般來說,支行(一級及二級),基本上是一家銀行比較基層的單位,規模小、數量多、人員也少,通常只需一層(或兩層)辦公即可,根本不可能有獨立的辦公大樓,即便部分有獨立的大廈,也只會自用1~3層而已,其他全部會對外租賃的。
分行,所管轄的範圍要比支行更廣、業務權限也更大、管理著轄區內的所有銀行網點,所面對的客戶群也更高端一點。因此,規模比較大的二級分行,就已經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大樓了(自建或購買)。
銀行遠不止我們看到的網點那樣幾個櫃檯,存款貸款,ATM簡單。
尤其是省級以上的總行,其業務和人員數量是十分龐大的。
金融,信貸,庫房,機房,中層及高層領導辦公場所,員工辦公場所,會客廳,會議廳,員工活動中心,食堂,雜物間等等等等。
由於人多,業務多,所以需要的房間和空間也多,其實一棟大樓,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寬敞,拋去樓道,樓梯,裡面真正能用上的空間並不大。
所以多數大銀行在一二線城市中都會擁有自己的大廈,而在三四線城市中,業務需求沒有那麼大,銀行就不會擁有自己的大廈,但會租用多層寫字樓來滿足業務和人員上面的需求。
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銀行提出在不久得將來要消滅物理網點,相信到那時,銀行大樓的一樓可能要改作其他用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