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9、走进小浪底水库岸边的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古城镇

2020-03-24   云台陈广明

【23/3】1、去山西看小浪底水库

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23/3】2、去山西垣曲县华峰乡看小浪底水库

从山西省垣曲县华峰乡闻垣高速华峰出口出站。

华峰乡位于垣曲县中部,距县城25公里,总面积62平方公里,,乡治华峰村。常住人口21576人,耕地35000亩。属纯农业乡镇。

水利资源充足,后河水库已引水上垣,辖区内有源河沟水库和北沟水库两座中型水库,人畜吃水工程36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素有垣曲小平原之称。

【23/3】3、先进华峰驿站

华峰驿站,设在闻垣高速华峰出口右侧。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华峰乡陈庄前。修的很到位,有长厅,景观介绍和花园。

【23/3】4、塬河沟水库

塬河沟水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华峰乡东马村。就在华峰驿站右侧200米

【23/3】5、山西蘑菇山

山西蘑菇山,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华峰乡东马村塬河沟水库。三座相连的红石山与水库成山水美景。

【23/3】6、清代药王庙

药王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华峰乡成家坡村。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3/3】7、山羊下山似猛虎

太行山羊产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晋、冀、豫三省接壤地区。产区位于黄土高原(或山西高原)的东缘太行山区。该区地势高,地形复杂,不仅山高,且有许多陡峭的山坡。地势从南向北逐渐升高,中段、北段一般在1000米左右,山峰海拔高度在2000米左右。南段为低山和丘陵,一般海拔500米以上。坡度比较平缓。

【23/3】8、沿国道去小浪底水库

327国道(或“国道327线”、“G327线”)[1] 是在中国的一条国家道路,起点为江苏省连云港市,终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也被称为“连菏线” ,这条国道经过江苏和山东、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7个省份。按照《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规划起点为江苏省连云港,终点为宁夏固原,全程约1520公里。

【23/3】9、山西桃园美

桃花,即桃树盛开的花朵,属蔷薇科植物。叶椭圆状披针形,核果近球形,主要分果桃和花桃两大类。桃花原产于中国中部、北部,现已在世界温带国家及地区广泛种植,其繁殖以嫁接为主。

桃花可制成桃花糕、桃花丸、桃花茶等食品。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文学创作的常用素材。此外,桃花中元素有疏通经络、滋润皮肤的药用价值。其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每年3~6月份,各地会以桃花为媒,举办不同的桃花节盛会。

【23/3】10、太行山上油菜花

油菜又叫"芸苔",十字花科,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是每年的1月到3月份。年份不同其开花的时间也会有差别。一般在栽种三个月之后开始开花,花期大约有三十天。受经纬度、高度等影响,从每年的十二月底一直持续到来年的四月底都会有油菜花开。油菜花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是观光资源。

【23/3】11、桃花和油菜花同景,那个美!

桃花和油菜花,花季同期。同在一景,那才叫真美!

【23/3】12、垣曲县王茅镇上毫战国至汉代城址

2015年7~8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发现:

上亳城址位于运城市垣曲县王茅镇上亳村村东50米,时代为战国早期一汉代,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城址所处的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城址东城沿地形与山势走向建在山坡和山岭之上。

城址西城沿两旁的自然冲沟(当地居民称汤王沟和狼刨沟)直至亳清河床。西城的西墙和南墙的西段已无存,据亳清河的走向与河床宽度分析,应为河水冲毁。东西城合用的中墙现已被西北东南向的横济(横水至济源)公路损毁。城址分东西二城,北墙总长1530米,南墙880米,东墙890米,中墙为二城合用,长600米。西城墙西段有部分残留。

【23/3】13、运城市成汤毫都古碑

垣曲上亳城村北有个古坪叫汤王坪,方圆千亩地,中间矗立着一座古碑,碑上镌“殷商烈祖成汤圣王居毫故都”十二个大字。这里就是成汤最初建都的地方。

汤王姓子,名天乙,原是一个叫商的部落的酋长。公元前十九世纪,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叫姒履癸。他暴虐无道,被称为桀王,桀即凶暴之意。为了救万众于水火,子天乙就联合有莘部落酋长伊尹,向姒履癸发起讨伐。公元前一七六六年,两军决战于鸣条岗。结果夏军溃败,桀王被俘,夏朝灭亡。人们拥戴子天乙为帝,号称成汤,即救苦救难的君主。

《广舆记》云:“垣曲有汤誓地,周围百四十余步,至今民不敢耕其地,古碑尚在”。一九五三年在开凿王茅至亳城的王亳水渠时,从半坡的土层中挖出许许多多古代兵器铜箭头,说明这里确是汤王屯兵誓众之地。

【23/3】14、小浪底移民新村一一上亳村

位于/3】1、去王茅镇东南五公里处,东济干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是小浪底移民后靠村,2000年整村搬迁至垣曲县王茅镇。

近两年利用移民上级拨款、集体投入和群众捐资等多种方式完成了街道硬化、饮水改造、水利建设等多项惠民工程,使村级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由于村级经济基础整体偏于薄弱,村级经济的后续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23/3】15、小浪底水库岸边田里劳作的山民

王茅镇历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长。商汤建都于此,古称“汤都亳城”,商汤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大,华北最大的喀斯特岩地貌“神仙洞”也坐落于王茅镇的西王茅村,极具开发前景;投资500余万元的小赵旅游码头已初具规模;百亩观光农业园区已开始规划建设。王茅镇党委政府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开发。

【23/3】16、小浪底水库使袓辈山民成为船夫

垣曲县辖5个镇、6个乡,分别是:新城镇、毛家湾镇、皋落乡、长直乡、王茅镇、解峪乡、古城镇、华峰乡、英言乡、蒲掌乡、历山镇。

【23/3】17、上亳村被淹没的土地只有一半时间在小浪底水库水面之下

上亳村的海拔高度与小浪底大坝相同。

黄河小浪底水库蓄水,使山西垣曲周边地区的河滨十万亩山地变成湖面,有多少村庄都永远被埋在水底。可上毫村有所不同,只有部分土地和村落被淹没。而且,被淹没的土地,当小浪底水库放水,水少时,会露出水面。一般来说,每年有一半时间在水里。

【23/3】18、山西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境内,距垣曲县城30公里,由亳清河、允西河交汇入黄河口处,以小浪底水库库区为基础。公园总面积为2906.9公顷。

【23/3】19、走进小浪底水库岸边的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古城镇

古城,北倚中条山,东经王屋山到济源,越历山直抵上党,南渡黄河可达豫陕,古往今来为黄河上下数百里重要码头,历史上一直极具经济、政治、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商王朝曾在此凭黄河天险建造都城,春秋时晋国曾在这里建有著名的瓠丘城,秦朝在此侨置幽州,北魏设邵郡,西魏改邵州,公元550年设县治,之后直至1959年,一直是县城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