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证据、通篇卖惨,李小璐的长文为什么不合格?

2019-11-15   秃顶少女裘千尺

李小璐贾乃亮宣布离婚没过几个小时,李小璐就在微博上更新了长文。

长文中,她先是回顾了自己9岁时拍戏的艰苦生活,又话锋一转,说起了她此时正在面对的痛苦。全文起承转合毫无逻辑,唯一让人看懂的是长文主题——一个“惨”字贯穿全篇。

惨不惨因人而异,最让我好奇的是,李小璐为什么会在2018年网络上谩骂最盛的时候,想起自己9岁时拍戏的艰苦以及遇到的那些善良的人?网友提供的解释是,因为她觉得曾经遇到的都是善良的人,而如今她遇到的人,是只想以“偷拍、跟踪的方式”害她的人。

但为什么李小璐想到的,是具体到9岁那年遇到的人呢?难道在之后李小璐漫长的岁月中就再也没有遇到好人了吗?为什么她会把细节记得如此清楚,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日呢?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如果一定要提供一个答案,那可能是——冥冥之中吧。

毕竟,李小璐是如此相信“冥冥之中”的人,她在冥冥之中想起9岁的经历,慨叹如今人心险恶,又在冥冥之中被女儿抱住了腿,没有选择融入世界的极端方式……

当然,从理性的角度看,李小璐的长文无疑非常失败。它主题模糊、情绪混乱,更重要的是,虽然文章开篇就提到“核能产生裂变”这种瞬间让人走进科学的东西,后面却充满了各种知识错误,让人感觉她最需要走进的不是科学,而是小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是孔子说的。尼罗河里也并没有食人鱼——此类错误若出现在激情骂街中,也许对手不易察觉,但留下文字证据,只需一查就会露怯,变成“没文化”的嘲点——而这种错误,虽然微博编辑可以解决,但编辑行为本身又会成为更大的的嘲点,于是只能任由它留在那里。

除了知识性的错误,这篇长文还可能存在主观猜测。长文中李小璐说自己被威胁,被作为利益的牺牲品,似乎在暗示自己被狗仔威胁。

之后卓伟火速发朋友圈“打脸”,说自己并未收取一分钱,也没有主动找过李小璐,反倒是李小璐满世界在找他。

冥冥之中,李小璐意识到要发一篇长文,细数自己的心路历程。文中的错误、对事实的猜测,从她个人角度看原本没有对错。毕竟没有人会在抒发自己情绪时,考虑事实核查。

只是她忘记了,作为明星的自己,每一次的发声都是对“网络公共舆论的占用”,区别只在于发声之后,舆论对她的哭诉,是接受还是否定。

如今,网友们已经被锻炼得200字的微博都看看费劲,长文却逐渐成为了明星的另一种“宣传刚需”。

通常情况下,明星会发长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事业型的,上完节目或是拍完戏,千字长文诉说内心世界。节目以《演员的诞生》此类竞演类综艺为主,戏剧则常见于写给角色的一封信,受众是粉丝和剧粉,中心思想是——这次我真的走心了。

演艺回顾型的长文,想让人们看到的是明星最理想的自己。你看完那些长文,肯定想这人下一部作品就必须奔着得奖去了,不是的,基本上,他们在长文中展现的超我,始于小长文,终于小长文。

还有一种是情绪型的,身处热点事件之中的人想要为自己发声,这种长文就很精彩了。

李小璐、PGONE、贾乃亮都曾发过长文。再放眼娱乐圈还有薛之谦、张丹峰、马蓉和前段时间因为离婚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国庆。

他们的长文都算不上是公关,以热点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一餐豪华大餐,情绪性用词遍布其中,感叹号和惊叹号的使用基本到了批发走量的程度。

不过如今人们连读书都要靠别人5分钟总结重点,这种情绪性的文章既不诱人,信息量也少。于是营销号们蜂拥而至,各种拆解梳理,把观点整理输送到看客面前。但此类长文最精华的“情绪”,却被人丢在了一旁。

热点艺人的长文里,你直接能做的就是对他们的情绪判断。或者愤怒或者无奈或者痛苦——当然了这些情绪也没什么用,网友并不会因此就对你网开一面。这就是为什么丑闻中的主角发表长文,每次都吃力不讨好。

信息量是长文的核心竞争力,在一篇自白型的长文中,信息增量的多少决定了人们对于这篇长文的重视程度。李小璐的这篇长文,我们除了知道她9岁时遇到的老大爷成就了她公益的起点,以及她曾经想一了百了外,没有任何事实信息的增补。

而就关键的她的生活里发生了什么,李小璐的表达是——“我不想说”。

当事人不想说,就让大家不要杜撰。

只能说,李小璐对“八卦吃瓜”一无所知。

不过扭转舆论可能也不是她发声的初衷,她最初想要满足的也许就是倾诉的冲动。这世界上有一百种体面的发声方式,但大多都是克制冷静的。而情绪性的长文漏洞百出却激情四射,可能在她写完后自己通读一遍时,泪水早已打湿键盘——

但这种感情不具有普遍性,网友也无法因此更理解她们一些。

那么这个时代,处在舆论风暴眼的明星,能写出理想的情绪化长文吗?

也是可以的,就是有理有据,有情绪有事实,理解网友剖析自己反思过去展望未来,并站在文章中心呼唤一个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的机会。写好这篇文章后,再由明星本人认真研读数遍,直到中心思想烂熟于心后——

按下Delete删除,然后永远不要想把这篇长文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