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省技工院校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开讲。
昨日,我省2021年春季学期技工院校“开学第一课”在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开讲。这堂课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邀请了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院长杨乐文等5位宣讲嘉宾进行现场宣讲。宣讲嘉宾们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分享了自己工作学习中的重要片段以及人生感悟,全省101所技工院校师生近18万人在线收看了“开学第一课”现场直播。
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院长杨乐文:
既要仰望星空 也要脚踏实地
在昨日的“开学第一课”上,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院长杨乐文率先登台开讲,与同学们分享了立志技能报国的感人故事。
“获得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黄旭华院士,为研制中国核潜艇隐姓埋名,从1957年到1986年,整整30年,为了守住工作秘密,没有回过老家探望父母,他的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杨乐文勉励同学们,“坚定技能报国之心,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将改变自身命运、追求美好未来的理想寄予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青年教师张建强:
通过技能一定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青年教师张建强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题,结合日常教学,为同学们讲述了一个通过技能成就出彩人生的故事。
“我的学生艾成龙2013年入学时,特别不自信。但是,学起技能来,他不怕吃苦,迎难而上,最终能熟练操作多种广告设计软件。”张建强说,2015年,艾成龙从学校毕业后回到老家,向家人借了不到5万元开始创业。目前,艾成龙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金牌获得者肖星星:
人人皆可成才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金牌获得者肖星星,以“技能也能成才”为题,结合个人成长经历,讲述了自己从吉安市吉水县的一个小山村站上世界技能大赛最高领奖台的故事。
“2014年初中毕业之后,我选择了读技工学院。当时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专业技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肖星星说,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积极参加学校技能竞赛。因在学校技能竞赛节中获得电气装置项目一等奖,他被选入学校电气装置工作室,开启了世界技能大赛集训的新征程。
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电气装置这一项目的比赛,汇聚了45个国家的精英。面对赛场的工具不匹配、全新的比赛规则、全英文试题等情况,肖星星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思考,灵活应对,最终拿下了这一项目的金牌。比赛结束,巴西专家特意走过来向他表示祝贺。
回首参加世赛的历程,肖星星说:“人人皆可成才,技能成就出彩人生。”
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占绍林:
一切都难不倒学艺有心人
陶瓷拉坯,是陶瓷制作的重要工序之一。在昨日的“开学第一课”上,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占绍林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1994年,我16岁。最初的制陶条件十分艰苦,尽管怀揣着满腔的学艺热情,却依然会面临着诸如拉坯机数量有限、瓷泥短缺等客观问题。”占绍林说,为了能够尽早将技艺理论与拉坯实践融会贯通,他趁师傅中午休息时,偷偷地用小作坊老板不用的废泥在拉坯机上练习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最终让自己练就了拉坯一次成型技艺,人生也因此得以改变。
技工院校优秀毕业生代表陈芳芳:
学校让我获得了最宝贵的财富
技工院校优秀毕业生代表陈芳芳以“技工院校圆我创业梦”为主题,讲述了自己从技工院校毕业后创业的故事。
“从技工院校毕业后,我凭借在学校学习积累的技能,与同伴创办了南昌市元格图像设计有限公司。”陈芳芳说,创业初期,她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工作。慢慢地,公司积累了一些业务,开始招兵买马,壮大规模。
“起初,由于没有管理上的经验,我在管理这块特别吃力。于是,我就拿出在学校学习技能的劲头,开始学习怎么管理公司,如何让公司做强做大。”陈芳芳说,她购买了许多管理方面的书籍,并报名参加了管理课程的学习。通过不断地磨炼和努力,公司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了现在的30余人。
“在学校,我获得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两样财富——技能和做人。”陈芳芳说道。
编辑: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