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英国与法国签订了一个条约,中东之乱也由此开始

2019-10-02     乡土

1914年7月28日,在塞尔维亚拒绝奥匈的最后通牒后,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俄罗斯、德国、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统统加入其中,由此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大战的结果以英法美日为首的协约国赢得了胜利。在胜利之后,英发两国便开始了利益分割,在对奥斯曼帝国亚洲区的瓜分处理上,英法之间签订了一条不为人知的秘密协定,这个协定带来的影响极大,甚至有人说这个协定就中东之乱的根本,那么这个协定怎么回事呢?

由于起草的英国代表叫M.赛克斯,法国代表叫G.皮科,因此该协定又叫——赛克斯-皮科协定。这一个秘密协定可以说是人为制造了当时两个不存在的国家——叙利亚、伊拉克,并因为它导致了三场战争,上百万死亡,上千万难民,乃至动摇了欧洲经济体,该协定的主要内容一共五条:

黎巴嫩和叙利亚西部沿海地区(包括西利西亚),由法国直接占有

伊拉克中部和南部以及巴勒斯坦的海法和阿克两港,由英国直接占有

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

在叙利亚东部和摩苏尔(合称“甲区”)以及伊拉克北部和外约旦(合称“乙区”)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或独立的阿拉伯邦联国家

“甲区”和“乙区”分别划为法国和英国的势力范围。

这个协定可以说是彰显了两个赤裸裸的野心,不过知道这一个协定的。除了英国、法国、奥斯曼政府之外,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俄国,俄国也是协约国之一,因此也参与到了其中。

不过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新成立的布什尔维克政府不仅宣布退出该协定,放弃由协定规定在战后划归俄国的土耳其海峡等地区,而且还把协议全文加以公布。这一协议很快被英国的《曼彻斯特卫报》公开发表,之后引起了中东各民族和教派的普遍不满。

1、上图紫色部分由协约国共管

2、红色区域由英国直接控制

3、蓝色区域由法国直接控制

4、在蓝色和红色两个区域之间,建立了两个缓冲区,淡青色的“A区”是法国的势力范围,粉色的“B区”是英国势力范围。

不过后来,因为英法之间的矛盾、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胜利和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等因素,这一领土和势力范围划分的方案没有完全实现。但是,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三国的雏形,就是赛克斯-皮科协定画出的。

黎巴嫩和叙利亚由法国委任统治,伊拉克由英国委任统治。协定中规定的英国对波斯湾南岸各个酋长国的保护地位,后来被美国继承。这一领土和势力范围的划分完全无视中东各地区的历史传统、民族宗教、文化理念,强行把阿拉伯人、库尔德人和土耳其人都划分到不同的国家,并把逊尼派为主的摩苏尔地区和什叶派为主的巴士拉地区强捏在一起,由此引起各方不满,这一协定在中东地区并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支持。

二战之后,世界各地的反殖民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无力维持中东地区势力的英法两国也被迫撤回了军队,将国家交回了黎巴嫩、伊拉克、叙利亚人民手中,不过由于伊拉克境内什叶派占50%,逊尼派占30%,库尔德占20%,为了争夺国家统治权,三方展开了惨烈的种族屠杀,萨达姆政权共导致数十万什叶和库尔德民众死亡;而叙利亚正好反过来,逊尼派占50%,基督徒什叶派德鲁兹库尔德占50%,因此叙利亚各方也展开了残酷的军阀混战,而现在的叙利亚战争也是这一事件的后续。

同时,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约旦等国之间为了争夺巴勒斯坦地区控制权,而发起的中东战争,埃及、叙利亚等国发起的阿拉伯统一运动,叙利亚对黎巴嫩内战的长期干涉、土耳其和叙利亚之间的领土纠纷、乃至伊拉克和伊朗的战争,伊拉克吞并科威特,伊拉克战争,甚至叙利亚内战,都可以看作二战后中东地区新兴民族国家对赛克斯-皮科协定为基础所立秩序的否定和挑战。可见,一战期间的赛克斯-皮科协定和二战后的印巴分治一样,是老殖民主义留下的血腥罪恶毒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zhsAim0BMH2_cNUgQy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