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进幼儿园就像进入了“交响演奏大剧院”。孩子们的哭声是此起彼伏。朋友的儿子然然今年3岁了,第一天送儿子去幼儿园的时候一家人都很紧张,生怕孩子哭个不停,结果然然很开心,预想中的一场大战并没有发生。接连几天,孩子的表现都很乖,妈妈开始放心,因为工作忙,就把接送孩子的任务交给了爷爷奶奶,谁知道爷爷送他的第一天,他就开始哭闹,闹着要回家,怎么哄也不行,无奈,妈妈只好请假过来安抚他,隔天还是妈妈送,情绪就好很多了。
拿我的女儿举例子,我女儿是一个很慢热的性格,再加上上幼儿园总是生病,所以,适应了很长时间才能高高兴兴去幼儿园。有一次我和孩子爸一起去送女儿,我在幼儿园门口等着,等了十几分钟孩子爸都没有出来。正当我准备进去一探究竟时,看到一大一小两个人不紧不慢的从幼儿园里走出来。孩爸给我说,“你女儿说了,她宁肯回家罚站也不想去幼儿园。”我很纳闷的问:“你直接把她送进去不就行了?”孩爸说:“我看她哭,我就跟她讲道理,结果讲了很久她越来越听不进去。”听到这种说法我真是哭笑不得,为什么我每次送孩子,孩子都是高高兴兴的呢?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幼儿园的几十个孩子中,总有一些孩子很配合老师,能够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但也有的孩子送幼儿园很费劲,妈妈和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可是人家就是不想进教室,还有的孩子,因为送的人不同,情绪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排除孩子的分离焦虑症,其实,父母的行为也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情绪。
父母本身有严重的分离焦虑
就拿然然上幼儿园来说,妈妈总是鼓励孩子自己走进教室,并且在他回头的时候,用眼神和语言鼓励他,然然受到鼓舞,身上的独立意识就萌发了,但是轮到爷爷,他不放心孩子,不停地告诉然然,如果有小朋友欺负你,就告诉老师,如果想上厕所,也要告诉老师,书包里有替换的衣服,衣服湿了要换上,不然会着凉,孩子本来挺高兴的,但是听到这些话,就会莫名紧张起来,原来自己还要做这些事呀,情绪就崩溃大哭起来。
孩子刚刚上幼儿园,本身就很敏感,他们能够准确的感知父母或家人的情绪。如果父母总是处于很紧张的状态,不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和自理,会严重影响孩子,他会觉得上幼儿园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越想越抵触,自然不想上幼儿园了。
父母的告别方式出现问题,孩子也不愿意上幼儿园
拖拖拉拉的告别方式
总是拖拖拉拉的和孩子告别,孩子在班级门口拖延,和父母反复要求亲亲抱抱,或者是有说不完的话是很正常的。父母一遍遍的回应孩子,重复分别的“剧情”,孩子在门口呆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紧张,不想进去,所以此起彼伏的“妈妈,别走”,让父母更加不忍心。
偷偷溜走的告别方式
还有就是父母趁着孩子哭闹,偷偷溜走。这样虽然省时省力,但是却让孩子感觉到很恐慌。他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走的,也不知道父母还会不会来接自己,心里更加害怕。下一次送幼儿园的时候,孩子会哭的更厉害,害怕父母突然消失的那一刻再次发生。
不停地强调负面问题
幼儿园是好玩的,里面有好玩的玩具,好吃的食物,还有好多人陪你做游戏,这些叮嘱都是正面积极的,能够缓解孩子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但是如果过分强调负面问题,比如老师打你,同学们欺负你,你要自己上厕所,午睡等,孩子就会把幼儿园看成是洪水猛兽,幼儿园处处充满危险,自然不想去了。
父母这样做,孩子上幼儿园能更轻松
缓解自身的焦虑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会永远都在父母的羽翼下躲避着。要相信孩子,他会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父母不要焦虑,把情绪传达给孩子。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他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可以适应幼儿园,并且找到上幼儿园的乐趣。
郑重且不拖拉的告别
哪怕孩子哭的厉害,也要坚定的把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中,告诉孩子,放学时会早早来接他。告别后立马转身离开,相信老师可以解决好孩子哭闹的问题,不拖拉。你会发现,这样做以后,孩子的哭闹明显地减少了,父母身影消失的那一刻,孩子立马就不哭了,他的哭闹中,用可怜的情绪留住父母的动机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不是真的伤心,而是面对陌生环境,不想去适应罢了。
孩子上幼儿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就是一次考验。彼此都经历了“分离”带来的各种感受。希望各位爸妈们要打起精神,积极的应对,才能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