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潮汕人,你知道潮汕地名的由来吗?

2019-10-21   潮汕说

潮汕历史十分悠久,潮汕人遍布全球,因善于经商而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作为一个潮汕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但你知道潮汕地名的由来吗?



山水相连的潮汕

潮汕,要山有“山”,要水有“水”

“潮汕”两字就十分富有内涵,要山有“山”,要水有“水”,难怪潮汕是一块风水宝地,千百年来人才辈出,盛产富豪,享誉全球。

原来,“潮汕”这个称呼的出现是在清末年间,迄今仅逾百年时间。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始有“潮汕”这个称呼。

1903年,在南洋侨领张弼士的劝说和鼓励下,印尼著名侨领张煜南(号榕轩,梅县松口镇人)应邀回国,决心参与家乡铁路建设。张煜南进京不久,便受到慈禧太后的接见,这在当时是一种特殊的荣誉。他向清廷提出在韩江下游修建潮汕铁路的计划,获得了批准。自此,他向“实业救国”的理想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张煜南准备兴建的潮汕铁路南起汕头,北迄潮安,全长39公里,后来又加筑了意溪支线,共42公里。路线确定后,清廷即派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前来实地勘测,决定兴工。全部工程、路轨、机车、车厢及站台由英国怡和洋行估价,计需180—190万元。据此,张煜南和张鸿南兄弟邀集亲友认股,股额定为300万元,其中张氏兄弟各认100万元。

潮汕铁路从1903年开始筹备,1904年动工兴建,至1906年10月全部干线完工,同年11月16日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正式通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的纯商办铁路。潮汕铁路所使用的车厢和车头均为进口,美国进口的燃煤车头为火车提供了强劲动力。由此始有“潮汕”一词,并日渐为人所知晓。

潮汕铁路从1906年通车开始,至1939年被日本侵略军破坏、拆毁为止,共存在了33年。在这期间,它对潮汕当地的客货运输和城乡经济的繁荣,都曾起过很大的作用。

1921年汕头建市,设立省直属市政厅,汕头开始与潮州府城并驾齐驱。“潮”、“汕”共荣格局自此形成,人们开始习惯于潮汕人、潮汕话等称呼。



汕头市区

汕头,原来叫“沙汕”

汕头是粤东的中心城市,但汕头的历史并不长,在宋元年间,汕头还只是一个小渔村,也还没有汕头这个名称。

汕头市区古为滨海冲积地,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

在宋代,砂尾(今金砂乡)已形成村落。明嘉靖年间(1507—1566年),从福建云霄县迁来的李姓人家在此定居。砂尾因以李姓为主,故称“砂尾李”。

至元代,汕头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

明嘉靖年间,潮州府置澄海县,今汕头市区一带属澄海县鮀浦巡检司(副县衙)蓬洲都。

清康熙年间潮州府在此建炮台,称“沙汕头”。直至雍正年间(1723—1735年),才简称汕头。可见,“汕头”这个名称,形成于二三百年前的清朝年间。

汕头港于1860年开埠,自此成为商贾重地。1921年成立汕头市政厅,与澄海分治。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滨海重镇,这里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

汕头市区的前身称鮀浦三都府(辖鮀江都、鳄浦都、蓬洲都三都),在北宋至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以前一直隶属揭阳县。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设置澄海县后,鮀浦三都(汕头的市区前身)就归给澄海县。

汕头别称鮀城。“鮀城”的说法,即源于蓬洲所城。元末明初,现今的汕头金平区鮀江街道的蓬州片区先民由中原迁移此地以逃避战乱,以捕渔为生,蓬洲片区也就成为了汕头市区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因为当时汕头市区称为鮀浦三都府(鮀浦巡检司或鮀浦渔政司),蓬洲所城民间俗称为鮀浦城,简称“鮀城”。

另据《澄海县志》记载:“鮀浦蓬洲所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而澄海县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才置县”。所以在汕头一带有句俗语说“未有澄海县,先有鮀浦城”。

如今,汕头成了粤东中心城市。人们很难想象数百年前,汕头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



潮州市区


潮州,潮水往复之意

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相继为郡、州、路、府治所。潮州别称为凤城,在宋代年间,即以凤凰山而得名“凤城”。

潮州的名称,源于隋朝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全国撤郡设州,义安郡因地临南海,因而取“潮水往复之意”,首命名“潮州”。“潮州”名称的正式出现,就是从隋朝开始的。以后1400多年来,基本都是沿用这个名称。

而在此之前,潮州有过多个名称,分别有:揭阳县(秦汉年间)、义安郡(东晋年间)等。

唐朝年间,潮州又再度改名。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全国改州为郡,潮州易名为潮阳郡。直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才再度改称潮州,至此潮州之名完全定型。

必须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潮州,不是仅指现今的潮州市,而是包括整个潮汕地区。



揭阳市区

揭阳,得名于“揭阳岭”

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东最古老的县份之一,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揭阳历史悠久,境内榕江流域地区是潮汕文化的发祥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遣任嚣、赵佗,攻取陆梁地,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并派兵戍守五岭。南海郡辖揭阳等六县。揭阳县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可见,揭阳得名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可见当时的揭阳县管辖的范围是相当大的,甚至包括了闽南一带。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潮汕与闽南同宗同源。

揭阳,别称“榕城”。榕城区也是揭阳的市辖区。

在潮汕的历史上,揭阳的历史是最为悠久的,揭阳得名比潮州还早了800年。不过,有趣的是,由于“潮汕”这个统称,有“潮”(潮州)有“汕”(汕头),却没有“揭”(揭阳),因此造成了很多误解。

比如,不少外地人听说你是潮汕人,十有八九会以为你是汕头人,或是潮州人,而说到揭阳,他们都会一脸茫然:揭阳在哪里?揭阳也是潮汕?当然,现在揭阳的经济蒸蒸日上,潮汕机场也设在揭阳境内,揭阳的知名度已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