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经济将继续担当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2020-02-12   珠江频道

20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关键年份,一是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二是三大攻坚战即将取得决战成果,三是在人均1万美元收入基础上将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但就在新年开始之际,一场牵动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冲击。

短期来看,因疫情防控的需要,餐饮住宿、公共交通、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型消费的交易量骤减,对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现在预测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具体数据还为时过早。因为我国经济总量已接近100万亿元,与17年前13.66万亿元的规模相比,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结构、运行方式都已发生很大变化。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背景下,人们应对疫情的模式也发生巨大改变。客观来看,互联网化的重大疫情防控模式既有高效率的优势,也有容易诱发过度反应的弊端。当前,要在保持及时、全面、准确披露疫情信息的同时,加强预期引导,防止群体性的预期过度波动。

由于居民消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已超过50%,尽快遏制住疫情,才能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近期,针对部分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短期内面临的经营困难,财政、金融、税收等阶段性救济政策已经下达,特别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于所有关系国计民生领域的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时给予金融财政支持。相信随着疫情逐步缓和,经济运行特别是各类市场运行将恢复常态;经过努力,全年经济增长可以保持在合理区间。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全年的总量。中国也是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是全球产业链最齐全的国家。中国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个市场主体。这些市场资源是宝贵的,也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庞大的市场规模,开放发展的市场体系,广阔的产业成长和消费空间,不断增强的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共同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强劲、积极进取的全貌。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展现了中国上下一心应对危机的强大能量,体现了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这样一个现代经济体经得住风雨考验,扛得住疫情冲击,即使遭遇短暂迂回,仍能继续坚韧前行,继续担当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更多投资热点,

敬请关注珠江频道

周一至周五晚17点36《今日财经》

编辑 | 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