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体验馆、诚信头盔借用亭、交警进课堂!劝导马路上这只“大军”,这个街道有一套

2020-06-10   萧山发布

原标题:VR体验馆、诚信头盔借用亭、交警进课堂!劝导马路上这只“大军”,这个街道有一套

供稿:宁围街道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

逐渐成为市民常用的出行工具之一

然而,其随意占用机动车道、闯红灯、

逆行、超载、超速等违规行为

也成了道路交通一大安全隐患

如何高效整治电动车乱象?

如何破解治理难题?

宁围街道交出了一份高分答案——

制定“九个一”工作法

守好“三门一口”

落实“四个有”......

快和小布一起去看看

这些方式是如何落实的吧!

01

制定“九个一”工作法

宁围街道以宁税社区为试点,制定“九个一”工作法——交治工作平台交通劝导工作专班、VR体验馆、交通劝导岗、 诚信头盔借用亭文明播报屏、宣传播报栏、交通治理员、 平安课堂等都在电动车整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个交治工作平台

在宁聚蓝·智社区系统设置交治工作平台,开展日常工作。

一个交通劝导工作专班

成立社区交通安全劝导工作小组,每周召开例会,推动工作落地。

一个VR体验馆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让居民参与体验,提高居民交通安全意识。

一个交通劝导岗

每天村三委干部、居民代表、保安等人员都会在社区主要道路、小区门口对交通违法违规人员开展劝导教育。

一个诚信头盔借用亭

提供出借头盔服务,培养居民佩戴头盔的习惯。

一个文明播报屏

不间断滚动播放交通事故案例,警醒居民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一个交通宣传栏

张贴交通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提升居民交通安全素养。

一个交通治理员

由社区治保主任担任交通治理员,组织人员开展交通劝导、上门告诫、培训教育等工作。

一个平安课堂

社区民警、交警等人员进课堂,围绕规范驾驶电瓶车等内容进行授课,形成人人遵守交规,人人守护平安的良好氛围。

02

守好“三门一口”

开展“守小门、戴头盔、文明行”活动,守住家门、校门、厂门和路口等“三门一口”。

对电动自行车闯红灯、停车越线、骑快车道、逆向行驶、不戴头盔、醉酒驾驶等6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开展严管严治。

守住家门

守住校门

守住厂门

守住路口

03

落实“四个有”

通过设置交通劝导岗,联合交通警务室、综管队员等在主要路口开展检查、“一对一”上门教育等形式,推动具体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一是:“出门有人劝”

成立一支由交警、网格员、志愿者、村干部、物业服务企业等人员组成的劝导队伍,落实门岗检查劝导工作。

二是:“路上有人查”

将“不戴头盔”列入严查名单,通过微信群接龙形式进行每日早晚检查情况汇报。

三是:“回来有人教”

根据下发名单,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者开展“一对一”上门安全教育,同时,向辖区内60周岁以上本地村民开展精准教育。

四是:“结果有人评”

用好积分“指挥棒”,结合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将结果与村民福利待遇、美丽宁围社会治理积分等相挂钩,防止教育反弹。同时,运用“结果性和过程性”双考核压实村社工作责任。

截至今日,宁围街道交治站已对工程车、小轿车、货车在内的2425辆车进行违停贴单,进行电动自行车违法宣教651次,向辖区内60周岁以上本地村民发放头盔13262个。

交通安全需要市民的参与支持

安全驾驶电动车,是保护自己

也是保护马路上同行的其他人!

部分文字:诸飞英

编辑:邹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