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全国各地高三初三陆续开学。学生们终于走出家门,回到熟悉的校园。疫情下,线上教育成为了线下教育的有力补充,也顺势催化了教育的深度变革。线上线下充分融合,正在成为学校及培训机构的重要选择。然而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启发?线上教育的这架“高速列车”,未来的行驶方向又是哪里?
傍晚,初三的李同学正在家中电脑前回看白天的课程。两个多月的网课教学让她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忙碌。在她看来,“隔空”接受各学科老师的冲刺指导和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也达到了较好的复习效果。“我感觉这种形式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复习进度,反而更培养了我们的自觉性。”
代同学今年读大二,每天“徜徉”于学校的网课中,享受着不同于黑板教学带来的乐趣。“上网课的时候,大家的状态是最舒服的。放松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更好,更活跃。”
还有一部分同学,在对比线上线下教学课程体验后,显示出对校园课堂的怀念。“上网课老师和学生不能面对面及时沟通,对知识的涉及还是有一些不清楚。”“网课只能循环播放,记忆不怎么深刻,而且没有课堂上那种氛围。”“我更喜欢在学校上课,不用费眼睛看电脑。”
对于学生家长而言,除了对孩子健康的顾虑,在线教育的教学效果同样令他们担忧。白天孩子自己在家,网课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网络、游戏等“诱惑”。
“孩子在家里不如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好,很多家庭里父母白天都要工作,孩子就只能扔给老人,对家长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就算家长有足够精力陪同孩子一起“学习”,效果也并不理想。高年级的知识点对于不少家长都很有难度,没办法进行监督辅导。
“孩子看着电脑,究竟学没学,学进去多少都不知道,有的时候我们家长也很困惑。”
作为网课的“输出端” ,学校将课堂从教室搬到“云端”,老师从讲台前,走进了屏幕中。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不少老师也措手不及。
罗老师是长春市某高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在她十六年的丰富工作经验中,给学生上网课,还是一块空白。第一次网上教学时,突发状况频出——网络卡顿、学生没有麦克风、板书拍摄不够清楚等等。她足足花了一周的时间,才渐渐捋顺了网络教学的各种问题,让课程步入正轨。
“最开始特别不习惯,但现在我觉得效果还是可以的,因为多媒体资源在通过网络给学生呈现的时候,其实要比在课堂上更方便。”
“云端课堂”开设了一段时间后,罗老师还有了意外的收获——学生们和她的接触更加亲密,更加频繁了。这对于学科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原来在学校课间时间短,学生可能还来不及提问,就上第二节课了。”现在网上教学以后,很多学生会主动加她的微信,有问题可以随时沟通。虽然空间上相隔甚远,但网络却把罗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在罗老师看来,网课让像她这样习惯于课堂教学的老师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工作,发现了很多此前从未注意的问题,是一次全新的、有价值的尝试和体验。但同时,她也发现了网上教学的很多不足。
“你不能直接跟孩子们有面对面的交流,只能是凭感觉。考试的时候,孩子在自己家里答题,肯定跟在考场上感觉不一样。”
线上教育,学生的自制力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课程建设部主任周莹认为,疫情下的线上教育,是对每一位教育参与者的考验。面对困难,学生和家长应该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疫情之下网上教学,每个老师都面对考验,学生和家长也面对考验。学生考验的自控能力、学习能力,家长考验陪伴的耐心和指导的方法。”
同样活跃在网络课堂中的,还有各类校外培训机构。与学校开办网课相比,培训机构更希望在这场转战互联网的战疫中,端好手中的饭碗。
国内某英语培训机构负责人王主任介绍,公司原本就有相关的网络课程服务,在疫情发生后,直接给老师进行培训,加快了培训机构改革方向。
然而据这位负责人介绍,尽管培训机构这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开启了学费打折优惠,但仍有一部分家长选择退费。
与之相比,长春市石梦非硬笔书法培训学校,却在疫情期间呈现出报名学习的学生数量不降反升的态势。
据学校在线课程负责人王牧晗透露,去年学校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线上课程,这次疫情期只是加速了线上授课的推出。
“线上跟线下两种教育模式完全不同,需要专门针对线上来开发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完全把线下的教学方式照搬到线上,效果不一定好。”
眼下,吉林省高三学年刚刚复课,随着疫情的不断好转,校园里将陆续恢复朗朗读书声。而对于线上教育未来发展究竟该何去何从,无论是教育从业者,还是学生及家长,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期许。
大学二年级学生代同学:“我希望网课都能留有回放,方便学生回顾知识点。网课也应该自己的创新跟特色,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试图模拟真正的课堂而已。”
学生家长表示,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孩子,如果能在细节上完善会更好。比如强制开摄像头、增加提问回答的互动环节等。
某英语培训机构负责人王女士认为,下一阶段,培训机构将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发展模式为学生提供服务。
长春市石梦非硬笔书法培训学校学校在线课程负责人王牧晗则十分看好线上教育的发展前景,他认为,线上教育无论是在教学服务,招生渠道,以及招生规模上,都将对线下教育起到很好的补充和拓展。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其实有两个条件已经很成熟了。一个是移动互联网,另一个是家长的年龄。教育其实是父母的决策过程,互联网的原住民开始有小孩了,那么在线教育的尝试就开始大量发生了,接受程度要比以前好很多,未来在线教育的市场会更大。”
长春市第一实验中海小学课程建设部主任周莹表示,教育部提出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中小学校常态化按需应用,其中就包括“名校网络课堂”。对此,学校将会把线上教育纳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作为一种补充和储备,以应对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需求及各种突发的情况。
“首先作为教师要丰富各种技能,才能适应多样化的的学习需求;第二要加强团队的合作和分工,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第三就是要换位思考,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也要考虑学生背后的家长,减轻家长的负担。”
时代的车轮终于把这一新潮却早已不新颖的教学方式加速推向了人们的生活,线上教育这把双刃剑也已清晰地展现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虽然在应急情况下网课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并不圆满,但是线上教学已经显露出它对于传统线下教学的支持补充作用。
在未来,线上教学势必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让现有的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当“停课不停学”的新鲜感过去,线上教育会焕发全新活力,用更加从容的姿态服务于学生、老师和家长。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李婷 吴爽
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