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心脏骤停、心梗、休克……每一次突发急症,都是一场与死神的竞速赛跑。
在这场对决中,正确而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给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生命时报》邀请资深急救专家,教你应对几种常见夺命急症和突发情况,关键时刻或许能救你一命。
受访专家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主任 陈志
本文记者 | 张健
本文编辑 | 鲍捷
迅速开窗
一氧化碳中毒即常见的煤气中毒,是引起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一类急性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大脑会立即出现缺氧症状,时间越长,受损越难修复。中毒最初数小时是救治黄金时间。
其主要症状有头痛、眩晕、耳鸣、眼花、心悸、无力、恶心、呕吐等。可能还伴有烦躁不安、精神极度兴奋或错乱、出冷汗、四肢发凉、脉搏细弱、呼吸微弱、全身无力等情况。
中毒后,人会逐渐进入虚脱昏迷状态,如抢救不及时,中毒者会死亡。
急救要点:
4分钟
心脏就像生命的”发动机“,停止跳动的后果以分秒计算:10秒,人丧失意识;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4~6分钟后,脑细胞开始死亡;10分钟,脑死亡。
心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4分钟内是心搏骤停的最佳抢救时间,超过10分钟,基本上会死亡。
急救要点:
120分钟
从发病到打通梗塞血管,急性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只有120分钟。超过120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心肌坏死。
心梗前,注意识别典型征兆。患者通常会出现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同时伴有心慌、胸闷、出汗,甚至恶心、呕吐。每次持续时间在数分钟,甚至十几分钟不等。
急救要点:
研究显示,心梗时,心肌缺血每延长6分钟,死亡率便上升7%。心梗发生后,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决策越早,抢救效果越好。
4.5小时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中风,占脑中风患者总数的60%~70%。数据显示,我国现有中风患者达1494万人,每年新发病例达330万人。
一般来说,从患者发病到进院,脑梗死的黄金抢救时间是3小时内,最多4.5小时,大部分患者的生命可以被挽救。
急救要点:
脑梗急救要记住两个“120”:
防止6~8小时后复发
食物过敏反应时间较短,有的几分钟,有的几十分钟,甚至可能只吃一口就导致过敏休克。
食物过敏征兆是手心、脚心发痒、嘴唇红肿,全身起红斑,眼睛红肿,有的人还会咳嗽、呼吸困难;也可能出现眼睛看不清,或意识丧失的症状。
有过敏病史的人,平时应注意预防。严重过敏病史的患者,应随身携带医生建议的治疗过敏性休克的药物。
急救要点:
正确拨打120
急救时分秒必争,遇到突发急症要保持冷静,正确处置患者,就可能挽救一条生命。
当出现紧急情况,或者分辨不了是否需要急救,需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拨打120电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讲话要清晰,通话时间不宜较长,否则容易耽误急救;
提供具体信息,包括接应地点(街道、门牌号、楼层、房号等)、患者主要症状和基本情况,并留下有效电话号码,以便随时联系;
接应救护车,将救护人员领到病患所在地;等救护车时不要把患者提前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救治。
本期编辑:杨萌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