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伙伴都想知道
自己都交养老保险费
退休后到底能领多少养老金?
养老金是怎样计算的?
今天,小保就用最简单的情况为例
给大家讲清楚~
职工养老保险金=月基础养老金+月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
月基础养老金
月基础养老金=(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月过渡性养老金
月过渡性养老金=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1.2%
调节金
调节金计发标准,建立个人账户前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满十五年及以上,每人每月发15元。
解析
看不懂?没关系!
举个栗子来分析~
以某单位张先生的参保缴费情况为例:
他参加工作时间为1988年5月,在2019年10月时,60岁到龄退休,建立个人账户时间1996年1月1日,建立个人账户前的本人视同缴费年限91个月,实际缴费年限286月,全部缴费年限377月,个人账户储存额65336.84元,个人账户计发月数139个月,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1.0327。
张先生的养老金由4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
视同缴费年限是1988年5月到1995年12月,共91个月。
实际缴费年限是从1996年1月到2019年10月,共286个月。
全部缴费年限377个月,也就是31.42年。
视同缴费年限91个月,也就是7.58年。
基础养老金
将相关数据套用上面的公式
我们来看看张先生的基础养老金
有多少~
1、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142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0327。
2、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6142×1.0327=6342.84元
所以,张先生的基础养老金
(6142+6342.84)÷2×31.42×1%
=1961.37元
机智的你是不是发现规律啦?
累计缴费时间越长
缴费基数越高
基础养老金越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
张先生每个月个人缴的养老保险费
都计入了他的个人账户
并且计算利息
假设张先生60岁退休时
个人账户储存额65336.84元。
张先生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65336.84÷139(计发月数)=470.05元
过渡性养老金
张先生的过渡性养老金
6342.84×7.58×1.2%=576.94元
调节金
张先生建账前的视同缴费年限不满足15年,不计发调节金。
讲了这么多
退休后张先生第一年每月到手的养老金
究竟是多少呢?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1961.37+470.05+576.94
=3008.36元。
来源 | 兰州市社保局